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64篇
化学   428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31篇
综合类   19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10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从理论上研究了共轭高聚物链中在电场作用下极化子运动的热效应.基于SSH模型以及通过绝热动力学演化的方法,模拟了共轭高聚物链中极化子在电场作用下从链左端向右端运动的过程.晶格受到的热扰动作用假设为通过局域的晶格范围内原子位移的随机涨落来实现.结果发现,晶格中的局域热涨落对于运动中的极化子而言等效于一个势垒.势垒高度由高分子中受到热扰动的区域的范围大小以及该区域与其周围环境的温差来决定.当分子中存在热吸收不均匀的现象时,链内极化子迁移率在低电场范围内随电场的变化遵循对数曲线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2.
二氧化碳从它溶胀后的聚合物中的解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经过40℃,8.0 ̄14.0MPa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胀后的6种聚合物LDPE、PP、PA6、EVA、PU中的CO2解吸情况,模拟了聚合物中CO2的解吸规律,即以时间的自然指数递减规律,并根据Fick扩散定理从理论上推导出CO2在聚合物中的解吸方程,由解吸方程计算解吸扩散系数,结果表明CO2的解吸扩散系数数量级达10^-7cm^2/s,解吸扩散系数与CO2在聚合物中的浓度和温度以及解吸前聚合物  相似文献   
103.
固态高聚物的屈服和塑性变形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锡雄 《力学进展》1992,22(4):449-463
固态高聚物屈服和塑性变形的固体力学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研究这类材料产生屈服和塑性变形的条件及其具体的行为特征;②从整体上分析其应力应变行为,力求建立起相应的本构关系方程。本文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发展状况作一述评,并简要介绍我们最近取得的一些成果。内容包括屈服变形的现象与特征,屈服准则,取向材料的变形行为,热激活塑性变形理论,材料的本构方程,以及我们提出的粘弹塑性理论模型与本构方程。   相似文献   
104.
本文进一步研究了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L61和F68)、聚丙二醇(PPG)分别与十六醇(CA)、硬脂酸(SA)所形成的二元混合膜。根据对π-α实验结果的分析, 表明PPG-CA、PPG-SA、F68-SA和L61-SA的混合单分子膜是不相混溶的, 而L61-CA和F68-CA的混合单分子膜则是混溶的。  相似文献   
105.
聚合物的热压力系数及内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国杰  虞大红 《化学学报》1996,54(2):113-118
本文将我们在前文中提出的修正van der Waals模型, 推广到了液态聚合物中, 从而建立了一个能在宽阔温度范围内准确计算聚合物热压力系数的关系式。式中ν和M分别为聚合物的比体积和链节的摩尔质量, A为聚合物的特性常数。对于本文考察的五种聚合物, 发现它们的链节大小均为聚合物的三个结构单元。  相似文献   
106.
丁杰  董绍俊 《化学学报》1996,54(2):193-197
本文通过对不同条件下的Co(W~2O~7)~6^1^0^-和CuW~1~2O~4~0^6^-掺杂聚吡咯膜ESR谱线的分析并以相同条件下NO~3^-掺杂聚吡咯膜作为参照, 表明杂聚阴离子不仅起着中和电性的作用, 而且与聚吡咯分子链相作用形成某种加合物, 它影响聚吡咯的电结构, 这种加合物在过正或过负的电位下均不稳定。首次发现在CuW~1~2O~4~0^6^-掺杂的干态聚吡咯膜具有Dysonian线型, 表明膜中其它电结构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7.
2,5-噻吩齐聚物链结构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镛  过丁  叶成  潘美 《化学学报》1987,45(11):1072-1076
本文合成、分离和纯化了一系列2,5-噻吩齐聚物(n=2-5),作为聚噻吩的模型化合物.首次系统报道了这类化合物的质谱、^1H、^1^3C核磁共振谱和红外光谱,以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所得结果与用电化学方法制备的中性聚噻吩的相应结果进行比较,表面聚噻也具有α-α'连结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8.
顾庆超  叶温温  小林通雅 《化学学报》1987,45(12):1195-1198
应用衰减全反射二向色性表征聚合物的表面取向,可不必测定样品的折光率使大多数实验简化.以聚环氧乙烷为例.用衰减全反射偏振红外光谱测定了它的表面二向色性比和计算了相应的取向函数.  相似文献   
109.
Styrene-2-(methylsulfinyl)ethyl methacrylate copolymer-supported MCl3 complexes, where M = La, Pr, Nd, Eu, Ho, Er, Tm, and Yb, were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by IR spectroscopy.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polymer-supported NdCl3-(iso-Bu)3Al system towards stereospecific polymerisation of butadiene was 2-3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NdCl3-(iso-Bu)3Al-DMSO system. The cis-1,4 content of polybutadiene formed was >98%.  相似文献   
110.
周子南  冯之榴 《化学学报》1988,46(2):165-171
本文应用Flory的链分子统计理论研究1,2-聚丁二烯的链构象,选择固定键长和键角的分子模型,计算构象能,构成势能面图,并由势能面的构型积分,得到了表征1,2-聚丁二烯链构象特征的统计权重矩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