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8篇
  免费   690篇
  国内免费   506篇
化学   628篇
晶体学   172篇
力学   627篇
综合类   190篇
数学   641篇
物理学   1676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231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51.
对称性匹配微扰理论(symmetry-adapted perturbation theory, SAPT)能把总作用能分解成有物理意义的各作用能项, 是了解分子间力的基本手段. 本工作的开展是因为目前标准SAPT方法无法计算含能大体系的作用能项. 对于大体系而言, 基于Kohn-Sham轨道的SAPT(SAPT(DFT))具有高的计算效能, 但对作用能项的计算效果却不佳. SAPT(DFT)的缺陷产生于常用交换-关联势的错误渐近特性. 为了消除这些缺陷, 借助于van Leeuwen 和 Baerends(LB)模型势及Fermi-Amaldi (FA)类型势, 把两种渐近修正技术应用于三个供测试的二聚体小体系(He2, HF2和(N2)2)和一组处于不同分子间距的硝酰胺二聚体体系. 结果显示: 当使用新近发展的依频密度极化率(frequency-dependent density susceptibilities, FDDS)技术用于计算色散能时, FA渐近校正方案非常有效地克服了SAPT(DFT)中的缺陷, 并比LB校正具有更好的精度. 经FA校正的SAPT(DFT)方法能够正确地定量预测所有测试系统结合能的趋势, 并且与标准的SAPT相比, 大大减少了计算代价. 这个方法成功应用于硝酰胺二聚体表明: 此方法在精确计算更大的体系, 如含能体系的分子间力方面很有潜力.  相似文献   
52.
掺杂SiO2—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对染料废水脱色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53.
溶剂对固相反应法制备H7PW12O42掺杂聚苯胺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固相反应法,分别以微量的水和乙腈作为溶剂,制备了磷钨酸(H7PW12O42)掺杂聚苯胺,并以红外光谱(FTIR),电子扫描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循环伏安(cyclic voltamogram)等测试方法对聚苯胺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固相反应法合成的聚苯胺分子链排列有序,晶化率较好,并且表现出有较好的电化学稳定性。而以微量的乙腈作为溶剂通过固相反应法得到的磷钨酸掺杂聚苯胺在颗粒形貌、结晶性、导电率等方面均优于相同条件微量的水作为溶剂时的掺杂聚苯胺。  相似文献   
54.
对130℃下1,3 二烯基 1,1,3,3 四甲基二硅氧烷(DVDS)/苯乙烯(St)的溶液环化共聚合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根据低转化率(<10%)的共聚物组成及环状结构比例,通过参数估计方法,求得环化率与竞聚率,分别为r1=0102、r2=348、rc=00210、Kc=381mol/L、K′c=0389mol/L,同时得到它们95%置信概率的联合置信区间及其交互影响的联合置信区间.表明DVDS的反应活性较St低,其非环状结构自由基具有较强的分子内环化反应能力;环的位阻效应使环状结构DVDS自由基的活性低于其非环状结构自由基.  相似文献   
55.
由聚苯胺粒子组成的电流变液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由经碱处理的掺杂态聚苯胺(PAn)制得高介电常数的半导体PAn粒子,将其悬浮于电绝缘油可组成电流变液,讨论了电流变(ER)液的静态屈服应力(τ_s),电流密度等性能与PAn的介电常数(ε_p),导电率(σ),体积分数和应用电场强度的关系。对导电率相同的PAn粒子,用氨水处理的PAn粒子ε_p较用NaOH液处理的高,前者在σ足够低如σ≤1.0×10 ̄(-7)/cm时,ER液的τ_s随偶极系数的平方(β ̄2)的增大而呈现非线性增加;后者ER液的τ_s随β ̄2的增大出现一最大值.结果表明:由聚苯胺粒子可组成高电流变活性的无水ER液.  相似文献   
56.
为探讨糖尿病肾病 (DN)患者血镁水平 ,以 1 5 9例 2型糖尿病 (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 ,用xylidylblue比色法测定了其正常白蛋白尿期、微量白蛋白尿期 (早期DN)、临床DN及晚期DN血镁水平 ,与 2 0例正常对照组相比较 ;同时将 1 1 0例DN患者分为肾功能不全代偿组、失代偿组和肾功能衰竭组 ,将其血镁水平与 1 0 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 (CGN)患者相比较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对 79例T2DM正常白蛋白尿期及微量白蛋白尿期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与血镁水平进行了等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T2DM正常白蛋白尿期、早期DN及临床DN血镁水平降低 ,晚期DN血镁水平升高 ,各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 <0 0 1 ) ;T2DMDN及CGN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失代偿期及肾功能衰竭期血镁水平渐升高 ,且肾功能处于同一期的DN和CGN相比 ,前者血镁水平均较后者显著降低 (P <0 0 1或P <0 0 5 ) ;T2DM正常白蛋白尿期和微量白蛋白尿期血镁水平与UAER呈负相关 (r=0 5 47,P <0 0 1 )。提示T2DM患者肾功能正常时存在低镁倾向 ,但晚期DN血镁水平升高 ;随着肾功能不全进展 ,DN和CGN患者血镁水平升高 ,但前者血镁水平仍较后者低 ,镁代谢紊乱与DM及其并发症的相互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血镁水平测定可否作为DN的早期诊断指标亦  相似文献   
57.
BaCe1—xRExO3—0.5x的溶胶—凝胶法合成及离子导电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志奇  蒋凯 《应用化学》1998,15(3):22-25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系列钙钛矿结构的BaCe1-xRExO3-0.5x(RE=La,Nd,Sm,Eu,Gd,Dy,Ho,Er和Y)复合氧化物,通过XRD和热分析对样品结构及生成过程进行了研究.测定了不同温度下样品的交流阻抗谱,讨论了稀土离子掺杂对BaCeO3电性质的影响.溶胶-凝胶法比固相反应法合成温度降低了600~800℃,稀土掺杂使BaCeO3离子导电率提高了10~40倍.  相似文献   
58.
铕的电化学还原动力学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Sm-Eu-Gd氯化物体系,用带隔膜的电解槽和恒电位法,研究了铕电还原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在研究的参数范围内,随体系温度升高,搅拌强度增大,阴极电位降低、阴极面积增大及料液浓度增高,铕的还原速度加快;而随料液酸度增高,给出了本实验条件下铕的电还原动力学经验方程。  相似文献   
59.
顺磁性聚酯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驰豫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或乙二胺四乙酸(EDTA)的双酸酐与二元醇或二元酚进行聚合反应,制备了两个系列共15种新的聚酯型大分子配体及其顺磁性金属配合物,用核磁、红外光谱以及元素分析表征了配体和配合物的结构。初步试验结果表明,与相应的小分子金属配合物相比,聚酯金属配合物具有较高的弛豫性能。  相似文献   
60.
几种非金属矿物对硫化氢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某些非金属矿物具有吸附性[1 5]。本文测试了硅藻土、浮岩、沸石和麦饭石等非金属矿物的主要理化性能,研究了上述矿物在不同条件下对硫化氢的吸附性能,探讨了吸附剂粒度、用量、吸附时间和温度对吸附率的影响及吸附机理。在适当的条件下,各种材料对硫化氢的吸附率均能达到90%;吸附能力依次为硅藻土>麦饭石>沸石>浮岩。1 实验部分1 1 材料和试剂采集原矿标本硅藻土(抚松露水河)、浮岩(长白山天池)、麦饭石(长白山遥林)、斜发沸石(长春市净月潭),经粗选、粉碎、制备成不同粒径的吸附剂。X荧光光谱仪(PW140/10型,荷兰)和等离子直读光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