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0篇
  免费   294篇
  国内免费   1749篇
化学   2828篇
晶体学   149篇
力学   22篇
综合类   30篇
数学   15篇
物理学   519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锂离子选择性微电极在生物体液中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几年已报道了几种锂离子选择性电极.本文作者曾研制了以苯基膦酸二辛酯(DOPP)为溶剂,四苯硼酸盐为活性物质的PVC膜锂离子选择电极.本文在此基础上研制了锂离子选择性微电极,比较了以四苯硼酸钾(KTPB)及四苯硼酸钠(NaTPB)为活性物质的锂微电极的性能.同时考察了微电极在细胞内液、血清及生理盐液中对锂离子的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102.
尖晶石型LiMn2O4电池材料的元素掺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尖晶石型LiMn2O4正极材料因资源丰富、无毒、安全及制备简单、技术较成熟等优点而成为最具竞争力的新一代商用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之一.由于LiMn2O4的循环稳定性、高温(>55℃)稳定性和大电流放电等因素限制了推广应用.本文从材料的结构组成对锂离子嵌脱过程的作用机理,论述了元素掺杂对尖晶石型LiMn2O4正极材料电化学特性的影响,指出了元素掺杂本体改性锰酸锂正极材料的方法和特点.  相似文献   
103.
With inorganic salts such as LiNO3, Li2CO3, surface-coated LiMn2O3.95F0.05 were prepared by melt-impregnation method. When these surface-coated LiMn2O3.95F0.05 were used as cathode materials, their charge-discharge characters were carefully compared. As a result, they exhibited good charge-discharge properties at 50℃ high temperature. Especially, LiNO3 surface-coated LiMn2O3.9F50.05 retained nearly 80% initial reversible capacity after 130 cycles at 50℃.  相似文献   
104.
董殿权  钟杰 《应用化学》1998,15(3):114-115
尖晶石构造LiCu0.5Mn1.5O4的合成及其在水溶液中对Li+的抽出/嵌入反应董殿权钟杰柳敦雷刘亦凡*(青岛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青岛266042)关键词尖晶石,Li-Cu-Mn复合氧化物,合成,锂离子交换1997-09-17收稿,1997-12-2...  相似文献   
105.
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功率大、使用寿命长、无记忆效应、性能价格比高等优点,从而成为可充式电源的主要选择对象.锰由于资源丰富、价廉、环境友好等优点,使锰酸锂(LiMn2O4)成为最有希望取代钴酸锂的正极材料.但锰酸锂的放电容量相对较低,结构欠稳定,容量衰减严重,作为正极材料还无法与钴酸锂相比,近年来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以改善它的电化学性能[1~6].最近Youngjoon Shin等研究发现[7]用少量的Li与Ni共同替代LiMn2O4中的Mn得到的LiMn2-2yLiyNiyO4的电化学性能要优于单元素替代的LiMn2-xMxO4(M=Li,Cr,Fe,Co,Ni)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6.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的低热固相合成与性能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手提电话、便携式电脑、摄像机等设备中。其正极材料的研究是锂离子电池的研究重点。层状结构的LiCoO2、LiNiO2和尖晶石结构的LiMn2O4是仅有的三种能在3.5V以上电位可嵌入Li的正极材料[1~3]。目前市售的锂离子电池主要采用LiCoO2作正极材料,但由于Co资源缺乏和价格相对昂贵,而锰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且无毒,对环境友好,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大力进行以LiMn2O4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的实用化研究。LiMn2O4传统的制备方法是高温固相反应合成法[4~7],但由于Mn的变价多,与Li形成贫Li或…  相似文献   
107.
采用裸露簇和嵌入簇模型, 对β-MnO2 (001), (110), (111)三个晶面以及O2在(110)晶面的单址吸附模式(Pauling和Griffths模式), 进行从头计算. 从β-MnO2 (001), (110), (111)三个晶面的电子结构差异以及O2在(110)晶面吸附的吸附能、几何结构、集居数以及净电荷数分析得到: (001), (110), (111)三个晶面中(110)晶面的催化活性最高, 其活性顺序为(110)>(111)>(001). 氧气在(110)晶面的吸附, Pauling和Griffths两种吸附模式均存在, 属于化学吸附中的离子吸附. 氧气与MnO2固体间发生了单电子转移, 氧气得到电子被还原成O2-, 转移电子属于整个体系, 具有离域性.  相似文献   
108.
以CH3COOLi.2H2O、Cu(NO3)2.3H2O、V2O5和双氧水(30%)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LiCuVO4,其结构、组成和形貌经XRD和SEM确认。结果表明,本文所合成的LiCuVO4具有隧道结构的形貌,颗粒粒径为0.2~6μm。将LiCuVO4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首次循环的放电比容量达到160mAh/g;而作为负极材料,其最大放电比容量达到481mAh/g。在两种电化学测试中,LiCuVO4都显示了良好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109.
110.
负极材料是目前制约水溶液锂离子电池的关键.采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软模板辅助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片状LiV3O8材料.XRD和SEM测试表明,目标材料为纯相的片状结构LiV3O8,属单斜晶系,P21/m点群.组装LiMn2O4//Li2SO4//LiV3O8水溶液锂离子电池,测试发现片状LiV3O8具有较高的倍率性能和较好的循环寿命.在0.1C下,LiV3O8的放电比容量为154 mAh·g-1.在1C、5C和10C时,放电容量分别为134 mAh·g-1、78 mAh·g-1和54 mAh·g-1.1C前170周循环的容量保持率约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