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8篇
  免费   1792篇
  国内免费   2450篇
化学   3518篇
晶体学   578篇
力学   70篇
综合类   71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3166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191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228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229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239篇
  2014年   415篇
  2013年   411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340篇
  2010年   347篇
  2009年   330篇
  2008年   321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244篇
  2002年   227篇
  2001年   223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本文采用熔融KOH刻蚀方法详细研究了液相法生长的重掺杂P型6H-SiC晶体中的位错情况,探究了时间、温度变化对液相法生长的重掺杂P型6H-SiC晶片表面刻蚀的影响。当提高腐蚀时间或腐蚀温度时,晶片表面的腐蚀坑尺寸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加,过高的温度及长时间刻蚀均导致过腐蚀现象的发生。根据不同腐蚀条件下腐蚀坑的形貌与分布,确定出刻蚀重掺杂P型6H-SiC晶片的最佳工艺参数。利用晶片在不同温度下的腐蚀速率变化关系及阿伦尼乌斯公式计算出晶体的反应活化能为10.59 kcal/mol。最后,对穿透型螺位错(TSD)和穿透型刃位错(TED)的形貌、尺寸和内部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P型6H-SiC晶体中腐蚀坑的倾角与腐蚀时间无关。  相似文献   
972.
制备单层二硫化钨(WS_2)与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CMWCNTs)复合材料,用以修饰玻碳电极(GCE),构建了 WS_2/CMWCNTs/GCE电化学传感器测定水中对硝基苯胺(PNA)。采用循环伏安法(CV)对修饰电极进行表征,探讨了 PNA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WS_2/CMWCNTs复合膜对PNA有显著的电催化作用,循环伏安曲线显示在pH 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PNA在-0.7 V处有明显的还原峰,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PNA的浓度在500 μmol·L~(-1)以内与其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0.63 μmol·L~(-1)。应用构建的修饰电极对废水进行分析,加标回收率为92.8%~102%,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5.0%。  相似文献   
973.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系统研究了类石墨烯氮化镓(g-GaN)和掺杂过渡金属原子(TM)的 g-GaN 对 Cl2和CO气体分子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 Cl2和 CO在本征 g-GaN上的吸附均为物理吸附, 2个体系的吸附能均为正值, 表明体系不稳定。相反, Cl2和 CO在 Fe和 Co掺杂的 g-GaN上吸附时的吸附能为负值, 且吸附能较小, 表明吸附体系稳定。通过分析态密度、电荷密度差和能带结构等性质, 可以得出结论:过渡金属原子的引入能有效增强气体分子与 g-GaN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74.
砷掺杂的ZnO纳米线的发光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GaAs基底上制备了高质量的直径为10~100 nm、长度约几个微米的As掺杂ZnO纳米线. 扫描电镜、EDX分析及透射电镜分析显示, ZnO纳米线具有较好的晶态结构. 对As掺杂前后的ZnO纳米线进行光学特性测量, 结果表明, ZnO纳米线在385 nm处有较强的紫外发光峰, 在505 nm左右有较弱的蓝绿发光峰; As掺杂较大地改变了ZnO纳米线的发光性质, 使本征发光峰移到393 nm处, 蓝绿发光强度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975.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例新颖的稀土钨多酸化合物H26(C2H8N2H2)K(H2O)[K(H2O)Nd8(H2O)2(W3O12)(SiW10O38)4]·18H2O 1。该化合物的不对称单元由两个[SiW10O38]12-通过一个{Nd4(H2O)12+}结构单元和W3O12连接而成。化合物1簇阴离子通过K离子连接成一维无限链,再通过氢键连接成二维平面结构。针对该化合物,做了一系列表征,测试了其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并对其作了详细分析,结果说明化合物1簇阴离子振动偶极矩对磁...  相似文献   
976.
碳点具有合成简单、光学性能良好、生物相容性优异以及制备成本低廉等优点。本工作以柠檬酸为碳源,硫脲为氮源和硫源,用溶剂热法合成了氮硫共掺杂碳点。制备的碳点具有蓝色荧光,且展现出高的光热转换能力,其光热转换效率达40.86%,可同时作为光敏剂和光热剂使用。  相似文献   
977.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 TMDs)因其显著的光学和电学特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其块状材料为间接带隙半导体,而单层材料则具有直接带隙半导体的特性。对于单层半导体材料,其拥有原子级别的厚度,容易引入外界环境掺杂,从而影响其发光特性。本文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高质量,大面积的单层及少数层N-型二硫化钨(WS2)材料。使用拉曼进行表征,通过其特征声子振动模式所对应的频率差,来确定材料层数。在此基础上,对比了材料中心和边缘的光致发光(Photoluminescence, PL)。相比于中心位置,边缘位置的荧光强度更强,且峰位也发生红移。这是由于生长过程中造成的缺陷密度不同。基于此,使用掺杂剂对材料进行处理,来改变其缺陷密度。处理后发现,边缘和中心位置峰位均发生蓝移,强度减弱,同时中性激子发射占据了主导。该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本文生长的单层WS2为N-型半导体材料。  相似文献   
978.
提出并建立一种基于2T2D相关特征切谱掺杂牛奶判别方法。制备两个品牌纯牛奶和掺杂三聚氰胺牛奶(0.02~2 mg·mL-1)各80个样品,共160个,以浓度为外扰,构建同步2T2D相关红外谱,并在纯牛奶和三聚氰胺特征峰位置对同步谱进行切谱处理,得到每一个样品的特征切谱。分别基于2T2D相关特征切谱、同步谱和室温下一维中红外光谱建立两个品牌融合的掺杂牛奶判别模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2T2D相关特征切谱判别方法不仅压缩了数据,而且有效提取了特征信息,提高了判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979.
张敏  刘冬杰  魏忆  党佩佩  李国岗  林君 《发光学报》2023,(12):2098-2119
三价铋离子(Bi3+)是一种优良的发光材料激活剂和敏化剂,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研究。Bi3+离子发光易受晶体场强度的影响,在紫外和近紫外激发下可获得覆盖整个可见光区域的丰富发射颜色及近红外发光,因而受到广泛关注,同时相关发光材料在固态照明、显示、生物医学和光学传感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综述总结了Bi3+的发光特点,重点阐述了几类Bi3+掺杂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并详细介绍了其发光性质与晶体结构间的构-效关系。针对Bi3+掺杂发光材料的发光性能精准调控与优化的关键问题,本综述讨论了组分取代、能量传递、混合价态等设计策略诱导性能调控与优化的机理。最后,我们探讨了Bi3+掺杂发光材料研究未来的一些挑战和机遇,以期指导pc-LED应用中新型发光材料的开发。  相似文献   
980.
根据朗伯 比耳定律,建立了用于多组分分析的数学模型,将系统聚类法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用于地质样品中钼钨锡锑的同时测定,其相对误差小于±12.5%。对神经网络隐层节点数的确定,样本及其个数的选择,以及如何防止过拟合现象的产生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