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化学   31篇
晶体学   2篇
物理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酶的高选择性和高效催化作用使生命体能在温和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研究发现[1]酶的活性部位具有特定的结构,可以通过体积识别、氢键、配位键等非共价相互作用对底物进行选择性识别.  相似文献   
12.
以3,5-二溴苯甲醚为起始原料,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制得3,5-二吡啶苯甲醚(3); 3经三溴化硼脱保护得到3,5-二吡啶苯酚(4); 4进一步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得到化合物5;化合物6与5组装得到新型铂基超分子大环,其结构经1H NMR和31P NMR表征。  相似文献   
13.
李鸣芳  王兵 《化学学报》2012,70(7):921-928
以槲皮素-钴(Ⅱ)的配合物为模板分子,在强极性甲醇溶剂中分别采用低温光引发和高温热引发聚合制备槲皮素-钴(Ⅱ)配位印迹聚合物.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确定了槲皮素与钴(Ⅱ)形成配合物的最佳配位比.根据印迹聚合物的平衡结合量优化功能单体丙烯酰胺用量.利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和平衡结合实验,考察不同引发方式对聚合物的结构、微观形貌及结合性能的影响.进一步通过特异吸附容量和印迹指数确定,低温光引发聚合更适于配位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同时研究了不同阳、阴离子对印迹聚合物选择识别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引发的金属配位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吸附选择性,印迹指数可达3.919.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一类定量检测生命体内的PET型荧光探针的组成及功能,涉及离子检测、配位键、能级、电子跃迁等知识,供一线教师用作高中化学补充教学材料。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RI-UMP2方法、TZVPP基组和BSSE校正计算得到的能量数据,推导了描述氢分子与含有不饱和配位键的Cu的金属羧酸配合物相互作用的分子力学力场. 用巨正则系综蒙特卡洛模拟(GCMC)计算了氢在含四方形配位Cu的MOFs材料上的吸附等温线. 通过对比CuBTC的实验吸附数据发现,虽然理论预测含有四方形配位Cu的MOFs具有比含有四面体配位Zn的MOFs与氢分子更强的相互作用,实验合成得到的材料尚未反映这一区别. 以现有的CuBTC实验数据为参照消除理论计算和实验测定的系统偏差,预测了3种含有四方形配位Cu的MOFs材料以CuBTC作为参照的储氢能力.  相似文献   
16.
17.
张益伟  马雪璐  张欣  雷鸣 《化学学报》2016,74(4):340-350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了具有仿生固氮结构的两类化合物[Cp*Fe(μ-η22-bdt)(μ-η11-MeN=NMe)FeCp*]以及[Cp*Fe(μ-SEt)2(μ-η11-MeN=NMe)FeCp*]的90种不同结构, 调变过渡金属中心, 研究不同自旋态下(单重态和三重态)具有side-on或end-on配位键型的双核双氮过渡金属配合物, 基于计算结果分析了BDT(邻苯二硫酚)和乙基类型配体的不同过渡金属配合物活化双氮的程度. 研究结果表明, N-N键活化程度与配合物过渡金属中心所在周期存在密切关系, 更高周期对双氮的活化程度更高, 同周期金属过渡金属配合物对N-N键的活化程度从第四副族至第八族呈现折线型下降, 同时, 过渡金属中心的外层价电子数的奇偶性对双氮的活化程度具有一定影响. 此外, side-on键型对双氮的活化程度要高于end-on键型, 具有不同基团的同种骨架配体对N-N键的活化能力没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8.
生物有机大分子中血红素铁可见光谱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实验的基础上 ,对单体血红素、血红蛋白、细胞色素C、过氧化物酶等的可见光吸收光谱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生物有机大分子中血红素铁的第五、第六个配位键影响了该有机大分子的可见光谱的特性 ,使吸收峰的形状、位置发生变化。血红素b中铁的第六个配位键的形成使二价铁血红素在红光区有二个吸收峰 ,此时铁原子处于低自旋 ,相对较稳定 ;而在无第六个配位键的高自旋二价铁状态下 ,血红素在红光区表现出只有一个大吸收峰 ,分子处于活泼态。铁第五、第六配位键的状况对含血红素有机物吸收光谱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铁在卟啉环平面上的空间位置和自旋状态等 ,从而改变整个血红素的电子状态所致。血红素的这些光谱特征有利于对含血红素生物有机分子的性质、功能、稳定性等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work, DSC and SEM studies indicate that ion-ligand interaction can be utilized toenhance the interaction of poly (styrene-block-2-vinyl pyridine)[P (S-b-2VP)] and polyethylenebased ionomer (Surlyn). The compatibility for this blending system can be improved by this specialinteraction and 20/80 wt is the optimum blending composition with good compatibility. FTIR resultsfurther certify that strong interactions exist in the blending system.  相似文献   
20.
采用高温浸渍法,通过Ce~(3+)、Ti~(4+)和浓硫酸磺化反应对多壁纳米碳管进行了改性处理,制备了Lewis酸型固体酸催化剂Ce~(3+)-Ti~(4+)-SO_4~(2-)/MWCNTs,并采用透射电镜、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吡啶吸附红外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和NH_3程序升温脱附等多种测试技术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特性和结构特征进行了表征。以Ce~(3+)-Ti~(4+)-SO_4~(2-)/MWCNTs为油酸与甲醇经酯化反应合成生物柴油的催化剂,对其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醇油物质的量比为12∶1,催化剂与反应物质量比为1%,反应温度为65℃,反应5 h,油酸转化率为93.4%。催化剂Ce~(3+)-Ti~(4+)-SO_4~(2-)/MWCNTs在重复使用八次后,油酸的转化率仍为80.8%,由此表明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是因为,纳米碳管的C 1s结合能较一般炭材料低,使得电子在其管状结构中的流动和逃逸非常容易,从而有助于负载于纳米碳管之上的活性组分之间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最终促使Ce~(3+)和Ti~(4+)分别与SO_4~(2-)形成稳定的配位键,增大催化剂的晶化程度,并使SO_4~(2-)与纳米碳管结合的更加牢固,增强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减少了催化剂中活性组分的流失。最后,由于SO_4~(2-)与Ce~(3+)的强相互作用,在不增加纳米碳管表面缺陷的情况下,改变了Ti~(4+)-SO_4~(2-)中表面原子的化学状态,使得S~(6+)离子和Ti~(4+)离子的吸电子能力增加,使催化剂以Lewis酸性活性位为主,避免了SO_4~(2-)/MWCNTs因为以Brnsted酸位为主,而在富含水的反应介质中,由于水合反应而降低其催化活性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