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6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1075篇
化学   2384篇
晶体学   57篇
力学   30篇
综合类   34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46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121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93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12-钼磷酸—聚乙烯醇的光电子转移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2-钼磷酸—聚乙烯醇体系具有不可逆光致变色的特性。根据X射线光电子能谱、电子自旋共振谱、紫外及可见光谱的测试结果,笔者认为:在PMo_(12)-PVA的光电子转移反应中,PMo_(12)既是氧化剂也是光敏剂。PMo_(12)分子中氧可分成O_p、O_b和O_t三种情况.其中O_t可成为光化学的活性位置,它和PVA羟基上的氧均较易被紫外光激活。激活的0_t边使周围的一个电荷向金属原子(Mo~(Ⅵ))转移,边与PVA羟基上被激活的氧作用,电子就由此羟基上的氧向O_t转移,致使体系中部分PMo_(12)与PVA发生二电子或四电子氧化还原反应,形成Mo(Ⅵ、Ⅴ)配合物而变色,同时,PVA分子的部分羟基及该羟基位的碳上脱氢形成羰基而具有酮结构。此外,从Mo(V)的ESR特征信号随时间变化而减弱,但其吸收光谱的吸光度未变,于是推断该光化学反应过程中尚有Mo(Ⅳ)生成,已由XPS谱证实。  相似文献   
92.
李晓平  孙琼丽 《化学学报》1985,43(10):905-910
本文报道一个新的三核钼原子簇化合物在室温和77K固态和液态的EPR谱,这些谱均呈现出a,b两套谱线的叠加,分析谱线的强度比,线宽和谱参数,认为g值较大的a谱归属于三核钼原子簇化合物,而b谱归属于单核钼杂质。从由X射线晶体结构方法确定的空间结构出发,三核钼原子簇化合物可能有两种分子形式:Mo3(μ3-S)(μ2-S)3Cl[S2P(OEt)2]4 1Mo3(μ3-S)(μ2-S)(μ2-Cl)2Cl[S2P(OEt)2]4 2分别用简单量子化学理论和EHMO法计算出未配对电子所处的分子轨道,求出g1和g1,并与EPR实验值相比较,认为该化合物的分子式应为2,簇骼{Mo3}属七电子体系,在77K温度下,其未配对电子主要局域在三个钼原子所组成的近似等腰三角形簇骼的顶点钼原子周围。  相似文献   
93.
加氢脱氮催化剂中硫化钼结构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重油加氢脱氮(HDN)所用Mo-Ni/Al2O3催化剂需经预硫化后始有显著的活性,关于硫化的条件工业上已较成熟,但在持续反应过程中硫化催化剂的结构与活性间的关系则很复杂,如硫化钼的价态和结构、金属组分和担体间的相互作用、反应条件及原料对催化剂组分的影响,以及硫化态催化剂中MoS2结晶的形貌等都可以引起催化剂活性本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94.
催化极谱法连续测定岩石中钨和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在二苯基乙醇酸-二苯胍-氯酸钠催化极谱体系测钨后,加入少许钛铁试剂,使钼产生一个极灵敏的导数波。谊波形尖锐、对称,便于测量钼。建立的连测体系简便灵敏,用于岩石样品中钨和钼的测定,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5.
硫化态K—Mo合成低碳醇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和载体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浸渍法制备以KCl为助剂的ZrO_2、γ-Al_2O_3和SiO_2负载硫化态钼基催化剂,研究了钼和助剂钾两种组分浸渍顺序、助剂含量、载体差别以及浸渍溶液的酸碱性对催化剂上CO加氢合成低碳混合醇性能的影响。ZrO_2按先钼后钾、γ-Al_2O_3和SiO_2则按相反的顺序浸渍两种组分、且K/Mo原子比分别为0.5,0.8和1.0制备催化剂,其合成醇活性最佳。由于载体性质的差异,K-Mo/SiO_2、特别是K-Mo/ZrO_2的合成醇活性强烈依赖于钾助剂含量。而K-Mo/SiO_2在较宽的钾含量范围内,其活性差别不明显。适当选择较高碱性的浸渍溶液制备K-Mo/γ-Al_2O_3催化剂,有利于醇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6.
耐磨高铬合金铸铁以其良好的耐磨、耐蚀及耐热性能,得到了广泛应用。因该类样品不易溶解,单个元素分析难以满足快速分析的需要。本文在文献的基础上,采用王水溶解、硫一磷混酸高温下滴加硝酸氧化发烟以破坏碳化物。控制试验条件,对其中的铬、铜、镍、钼、锰采用联合测定,减少了重复操作,提高了分析速度。本方法应用于耐磨高铬合金铸铁中铬、铜、钼、镍、锰的联合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7.
在pH 4.0的乙酸盐缓冲溶液中,钼(Ⅵ)与钙镁试剂(CLG)生成的络合物在滴汞电极上产生良好的极谱吸附波,其波峰现于-0.66 V(vs.SCE)。在最佳条件下,在峰电流的二阶导数值(I″p)与钼(Ⅵ)浓度在5.0×10-8~1.2×10-5mol.L-1之间呈线性关系(r=0.999 7)。此方法的检出限(n=8)为5.0×10-9mol.L-1钼(Ⅵ)。应用于两种豆类植物试样中钼的测定,结果的RSD值均小于5%,回收率在97.2%~102.0%之间。测定了钼(Ⅵ)与钙镁试剂之间的络合比,结果为[Mo(Ⅵ)∶R]为1∶2,对络合物所产生的极谱吸附波的电化学性质也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98.
乐英红  孙渝  高滋 《化学学报》1998,56(7):649-654
制备了新型的结构排列无序的介孔分子筛KIT-1和负载Ni, Mo的KIT-1加氢脱硫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MoO3较易分散在KIT-1的表面,而NiO则容易在其表面形成小晶粒。与以MCM-41和NaY分子筛为载体的Ni, Mo催化剂相比, KIT-1负载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加氢脱硫催化活性,因为KIT-1载体具有相互交错的三维孔道结构, 有利于反应物和产物的扩散, 而不容易受孔道堵塞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
镧系元素杂多钼磷酸钾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首次报道了K_(17)[Ln(P_2Mo_(17)O_(61))_2]·xH_2O(Ln=La~(3+),Ce~(3+),pr~(3+),Nd~(3+),Sm~(3+),Eu~(3+),Gd~(3+),Tb~(3+),Yb~(3+))的合成方法,取测定结果表明,与(?)系离子配位的配体P_2Mo_(17)O♂♀~-为α_2-型,Ln的配位数为8,推测其结构类似于K_(16)[Ce(Ⅳ)(α_2-P_2W_(17)O_(61))_2]·xH_2O,还进行了UV光谱、CV、极谱、TG-DTA及磁化率等性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0.
Dawson结构钼钒磷杂多化合物对苯酚过氧化氢羟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Dawson结构钼钒磷杂多化合物对苯酚过氧化氢羟化作用的研究于剑锋,杨宇,吴通好,孙家锺(吉林大学化学系理论化学研究所,长春,130023)关键词Dawson结构钼钒磷杂多化合物,苯酚羟化,过氧化氢苯二酚(DBH)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由芳香化合物羟化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