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354篇
化学   578篇
晶体学   21篇
力学   11篇
综合类   20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13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张学军  饶坚  邓杨保  蒋练军  田野 《物理学报》2014,63(19):193601-193601
采用相空间积分方法严格导出了各态历经条件下单势阱粒子溢流模型中系统温度和阱内粒子数涨落的解析表达式,着重讨论了热力学量涨落与总粒子数和势阱体积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系统总粒子数越少以及势阱体积越小,热力学涨落越显著,并且热力学涨落与阱内粒子的溢出密切相关.粒子的溢出和系统负比热及热力学大幅涨落的发生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这一对应关系的根源可以从表观能量逆均分来理解.  相似文献   
142.
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多晶银电极在0.1 mol/L HClO4溶液中氢析出反应的温度效应. 发现当从析氢起始电位负向扫描至零电荷电位(-0.4 V)时,氢析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app)和指前因子(A)均随着电势的负移而增大(对应的Ea,app从24 kJ/mol增大至32 kJ/mol).继续负向扫描至零电荷电位以后,Ea,app随电势的负移而减小但A不随电势变化. 推测Ea,app和A在零  相似文献   
143.
运用核磁共振(NMR)方法分别测定了表面活性剂辛基苯聚氧乙烯醚(TX-100)和十六烷基三甲溴化铵(CTAB)在不同温度下的临界胶束浓度.阐述了应用1D NMR线型分析方法对表面活性剂快交换体系平均停留时间的定量测量.实验测量了TX-100和CTAB胶束溶液中表面活性剂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平均停留时间.结果显示,平均停留时间随温度的增加逐渐减小,说明TX-100和CTAB分子进出胶束的速率随温度的增加逐渐加快.利用阿伦尼乌斯公式拟合,获得了TX-100和CTAB的表观交换活化能,TX-100的表观交换活化能为17.6 k J/mol,CTAB的表观交换活化能为75.3 k J/mol.对TX-100和CTAB平均停留时间和表观交换活化能进行分析,得出平均停留时间和表观交换活化能与分子结构的关系:表观交换活化能反映的是疏水相互作用和静电斥力的大小;而平均停留时间不仅受活化能的影响,还与分子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44.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研究了单重态GeH2与HNCO的反应机理。在B3LYP/6-311++G**水平上对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进行了全几何参数优化,通过频率分析和IRC确定中间体和过渡态,用QCISD(T)/6-311++G**方法计算了各个驻点的单点能。计算表明单重态的锗烯与异氰酸的反应有抽提氧、插入N-H键、抽提亚氨基的共七条反应路径。采用经Winger校正的Eyring过渡态理论分别计算了1个大气压、不同温度下反应势垒较低通道的热力学及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插入N-H键反应(GeH2+HNCO→IM7→TS6→P2)通道在温度400K~1400K内,有较高的平衡常数和反应速率常数,为主反应通道,主产物为GeH3NCO。  相似文献   
145.
The crystalline phase formed during aluminum titanate at 750-1300 ℃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s content change and decomposition dynamics was mainly discussed in this paper.Dynamical equation was established for calculating the reaction activation energy.It aimed at providing dynamics basic data for taking up necessary measures to inhibit the decomposition of aluminum titanate.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aluminum titanate would decompose into TiO2 and corundum at 750-1300 ℃.Content of aluminum titanate would reduce with the increase of decomposition time,and the order of decomposition rate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was 1100 > 1200 > 1000 > 900 ℃.The decomposition was a chemical reaction with control steps,and could meet the first order reaction dynamic equation-F(G) = [(1-G)-2/3-1] = Kt.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ion,rate constants of different decomposition reaction dynamic equations were K900 = 2.2×10-3,K1000 = 1.2×10-2,K1100 = 4×10-1 and K1200 = 1.5×10-1,and the reaction activation energy ΔGave = 203.21 KJ/mol.  相似文献   
146.
鹿鹏举  赵峥  刘文彪 《物理学报》2012,61(5):50401-050401
从一类参数未定的一般形式的乌龟坐标变换出发, 找出了在动态Vaidya黑洞背景下能将波动方程化为标准形式且无发散的乌龟坐标所满足的条件. 结果表明, 以乌龟坐标变换为主要特征的Damour-Ruffini方法, 用来计算动态黑洞的Hawking辐射时, 只适用于事件视界, 无法应用于表观视界.  相似文献   
147.
以( NH4) 2Fe( SO4)2·6H2O和NaWO4·2H2O为起始原料,水热合成了FeWO4微晶.采用X射线衍射(XRD)以及透射电镜(TEM)对制备的微晶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在水热温度110℃,24h条件下即可制备出单一物相的FeWO4微晶.随着水热时间的延长和水热温度的增加,产物由针状变为粒状结构,并且产物的结晶性能有所提高,晶粒尺寸逐渐增大.动力学研究表明,FeWO4微晶粒生长符合Brook关系,计算得到晶粒生长活化能为Ea=17.36 kJ/mol.  相似文献   
148.
张林进  叶旭初 《应用化学》2009,26(6):697-701
以氯化锶和硼酸氢铵为原料,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了片状水合硼酸锶(SrB6O10•5H2O)粉体,并用XRD、FT-IR及SEM进行了表征。利用热重分析法对片状纳米硼酸锶粉体的脱水热分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分别采用 Coats- Redfern 方程和 Flynn-Wall-Ozawa(FWO)法对热重分析数据进行了处理和拟合,初步确定了水合硼酸锶的四步脱水过程及相应的热分解反应机理,得到各步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  相似文献   
149.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铜铁矿结构的CuAlO2微晶,利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对其合成活化能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XRD、TEM等分析方法对CuAlO2微晶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乙酸铜、硝酸铝和乙二醇为反应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可以成功制备CuAlO2微晶.前躯体在烧结过程中,首先生成了CuAl2O4和CuO中间相,然后继续反应再形成了CuAlO2微晶.DSC分析表明CuAlO2的合成温度在1181 ℃左右,计算得到其合成活化能为88.25 kJ/mol.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CuAlO2微晶的光学带隙约为3.85 eV.  相似文献   
150.
陈国强  邢铁玲  黄才荣  周翔 《化学学报》2002,60(6):1106-1110
研究了一缩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在空气存在下,用过硫酸钾(KPS)在水液 中对真丝的接枝。对接枝的条件,如单体、引发剂、甲酸(FA)和乳化剂OP的浓度以 及温度和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进行了测试。发现了较佳的接枝条件是:温度 = 80 ℃,时间 = 30 min,[KPS] = 1.85% (owm),[OP] = 1% (owf),[FA] = 0.2%。 接枝率的大小可以用单体浓度来调节,接枝活化能是86.94 kJ/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