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29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48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活体成分无创测量中,人体组织的漫射光谱之间存在千差万别,即使同一组织的光谱也时刻发生着变化,这是影响活体组织成分测量精度的重要原因。通过漫射光谱实时监测组织的光学特性非常重要。由于漫射光的吸光度光谱沿光源-探测器距离不再呈现线性变化,不同距离下的测量结果不易相互借鉴,因此不宜采用单一距离的漫反射光测量方式。采用双光源-探测器距离的测量方式,通过差分测量获得了组织有效衰减系数,其与测量距离无关,是反映组织吸收、散射的综合光学参数。实验系统采用中心光纤入射,距中心0.6和2.0 mm的两个环状分布的光纤束接收漫反射光,并据此推测出被测组织的有效衰减系数。通过实时监测组织的有效衰减系数,可以监测组织的状态与成分变化信息。采用Intralipid脂肪乳作为组织仿体,考察了其中的葡萄糖浓度、血红蛋白浓度、颗粒密度、温度四个因素变化时在1 000~1 300 nm波段的有效衰减系数光谱,比较了它们的光谱特征。结果表明,有效衰减系数的光谱形状主要由介质的吸收变化决定。其中血红蛋白的有效衰减系数光谱显示出其在1 000~1 200 nm波段吸收显著,1 200~1 300 nm吸收减弱,这与血红蛋白的吸收特征一致;温度的光谱显示出与温度对水吸收光谱影响的光谱形状一致; 葡萄糖与颗粒密度引起的有效衰减系数光谱相似,原因在1 000~1 300 nm波段葡萄糖吸收较弱,其主要影响介质散射特性。最后测量了不同人体的手指、手掌、手背、手臂外侧、手臂内侧的有效衰减系数光谱,比较了部位差异和个体差异。从人体光谱差异上很明显地看到了血红蛋白、散射特性不同引起的光谱差异。综上,提出的有效衰减系数光谱测量方法特别适用于活体组织的成分测量,为实时监测组织的散射、吸收变化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82.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血清中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镍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人体某些酶的代谢和组成,对维持人体生理功能起一定的生物作用。据文献报道,镍能增强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水平,刺激造血功能,促进红细胞的再生,可治疗贫血和肝硬化;镍还对肺心病、哮喘病及心肺功能不全者有缓冲作用。因此血清中镍的测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