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86篇
化学   267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10篇
综合类   25篇
数学   12篇
物理学   8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李从军  陈迪华 《化学学报》1993,51(9):915-918
分自大花翠雀(delphinium grandiflorum)地上部分的一个新二萜生物碱,命令为翠雀花明(delgramine,1),根据IR,MS,^1H和^13CNMR,OFR及^1H-^1HNOESY,^13C-^1HCOSY二维谱阐明了其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162.
Three new C19-diterpenoid alkaloids, giraldines A (1), B (3) and C (4), were isolated from the roots of Delphinium giraldii Diels, together with three known C19-diterpenoid alkaloids, dihydrogadesine (5), tatsiensine (6) and siwanine A (7), as well as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chemical evidence and spectral analyses, including IR, MS, 1D NMR and 2D NMR.  相似文献   
163.
建立了鞣花酸(EA)测定痕量Fe~(2+)、Fe~(3+)的荧光分析法,并讨论了常见金属离子、甲醇体积分数以及pH值对Fe~(2+)、Fe~(3+)定量检测的影响。实验发现,Fe~(2+)、Fe~(3+)在浓度0.08~1.1μmol/L范围内与EA的荧光猝灭程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72、63 nmol/L。同时发现酒石酸二铵对Fe~(3+)的掩蔽效果良好。通过Job?s plot得到EA与Fe~(2+)及Fe~(3+)的配位比分别为1∶3和1∶2。采用所建立的方法对自来水与珠江水中的Fe~(2+)、Fe~(3+)进行测定,其加标回收率为81.0%~116%。  相似文献   
164.
本文报道了一种测定紫锥花草药中咖啡酸、对羟基苯甲酸、对-香豆酸、原儿茶酸、丁香酸、阿魏酸、香草酸、咖啡奎尼酸、洋蓟酸、菊苣酸和紫锥花苷等11种酚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本法可应用于各种紫锥花草药中酚类化合物的测定。结果表明,在紫锥菊种属中含量最多的酚类化合物是菊苣酸、咖啡奎尼酸和紫锥花苷;在狭叶紫锥菊种属中含量较丰的是紫锥花苷和菊苣酸;而在白花紫锥菊种属中则以紫锥花苷以含量较多。  相似文献   
165.
166.
多孔球状淀粉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报道了一种多孔球状淀粉接枝共聚物的合成。此球有很强的机械性能,良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致孔率,平均孔径约为19.5nm,以其为载体固定化糖化酶活力为1462IU/g干胶,比活为29.31IU/mg蛋白。  相似文献   
167.
以鞣花酸为原料经关键的二异丁基氢化铝还原首次合成了数个拥有4个骨架的多取代联苯化合物,并对其人类肿瘤细胞毒活性进行了体外测试。  相似文献   
168.
球状再生纤维素离子交换剂的制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球状再生纤维素为基体,采用一种新颖的合成方法,成功地制备出一系列阴离子和阳离子交换剂。作者对合成条件进行了正交优化,筛选出最佳的合成条件,所制备的交换剂具有疏松的大孔网状结构和良好的水力学性能,对大分子有高的交换容量,可应用于蛋白质,酶等大分子的分离提纯。  相似文献   
169.
建立了测定草莓中鞣花酸含量(包括游离鞣花酸和总鞣花酸)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MS)分析方法。草莓中游离鞣花酸在酸性条件下用甲醇提取,经C18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后可直接测定;总鞣花酸经酸性水解呈游离态再经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后进行测定。净化液经C18色谱柱分离,以甲醇和0.5%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负离子(ESI-)模式电离,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PLC-MS/MS)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10~500 ng/m L浓度范围内鞣花酸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8 1,游离鞣花酸的定量下限为0.5 mg/kg,总鞣花酸的定量下限为5.0 mg/kg。在低、中、高3个加标浓度的回收实验中,游离鞣花酸的加标回收率为86.7%~113.6%,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适用于草莓中鞣花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0.
刘正 《合成化学》2016,(10):861-865
首次报道通过一种聚苯乙烯磺酸钠(PSS)和三嵌段共聚物(P123)辅助的水热法,以Ni(NO3)2为原料,合成了新颖的绒球状β-氢氧化镍微米球(P1),其结构和形貌经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表征。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P1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质,在1 A·g-1电流密度下,电容量达1 214 F·g-1,经过1 000次循环后其容量可保持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