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87篇
化学   476篇
晶体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物理学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pH 4.2的乙酸盐缓冲介质中并在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存在下,曙红Y试剂分别与5种有机锡化合物,包括三苯基氯化锡(Ⅰ)、三苯基氢氧化锡(Ⅱ)、三环己基氢氧化锡(Ⅲ)、三苄基氯化锡(Ⅳ)及二苄基二氯化锡(Ⅴ)形成紫红色络合物。其中化合物Ⅳ的吸收峰位于549nm处,其余4种化合物的吸收峰均位于544nm处,并测得5种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依次在28.9,22.0,23.1,19.2,33.5mg·L-1范围内与其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据此提出了以曙红Y为显色剂,测定5种有机锡化合物的分光光度法。上述5种化合物的显色体系的表观摩尔吸光率(ε546)依次为(4.63,4.41,5.09,4.87,5.21)×104L·mol-1·cm-1。应用此方法测定了模拟水样中有机锡化合物的含量,结果与加入量基本一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均小于3%。  相似文献   
42.
通过4-(4-吡啶基甲基硫代)苯甲酸与三苯基氧化锡以及三环己基氢氧化锡反应,合成了三苯基锡4-(4-吡啶基甲基硫代)苯甲酸酯(1)及三环己基锡4-(4-吡啶基甲基硫代)苯甲酸酯(2)。它们的结构通过红外,核磁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得到确证。化合物1表现为一维链状结构,而化合物2通过分子间的O-H…O和O-H…N氢键形成二维网状结构。生物活性测试表明,这2个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43.
利用三有机锡氢氧化物和手性配体(4R)-3-[[(2S)-5-氧-2-吡咯烷基]羰基]-4-噻唑烷甲酸(HL)反应合成了3个三有机锡(4R)-3-[[(2S)-5-氧-2-吡咯烷基]羰基]-4-噻唑烷甲酸酯R3SnL[1,R=c-C6H11(a),C6H5(b),C6H5C(CH3)2CH2(c)],通过元素分析、IR、1H NMR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了其结构。化合物1a属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化合物1b属单斜晶系,P21空间群。二者均为由羧基氧和内酰胺羰基氧桥联配位形成的右螺旋链状有机锡配位聚合物,锡原子具有五配位[SnC3O2]畸变三角双锥构型。化合物1a和1b对体外2种人癌细胞Colo205和Bcap37增殖均有强的抑制作用,其活性为1b1a。  相似文献   
44.
在含水甲苯中,2,4-二氯苄与锡粉反应合成了二(2,4-二氯苄基)二氯化锡,将其分别与2-羰基丙酸(苯甲酰基)腙及2-羰基丙酸(水杨酰基)腙反应,合成了2个取代苄基锡配合物(C2、C3),配合物C2和C3通过元素分析、1H NMR、13C NMR、IR、UV-Vis等表征,运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试了2个有机锡配合物的分子结构,结构分析表明,锡与配位原子形成变形五角双锥构型的双核有机锡配合物,分子以Sn2O2四元环为中心对称。热分析结果表明,在空气氛下,配合物C2在121℃、C3在128℃以下可稳定存在;在Tris-HCl缓冲溶液中,以EB做为荧光探针,用荧光光谱法初步研究了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与鲱鱼精DNA作用是插入结合与静电结合共同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45.
研究了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啉酮(PVP)、(NH4)2SO4对RE(Ⅲ)、Fe(Ⅲ)、Zr(Ⅳ)、Th(Ⅳ)、Cu(Ⅱ)等离子与变色酸双偶氮类试剂显色反应的影响。建立了大量稀土存在下测定微量Fe(Ⅲ)的新方法。纯稀土中Fe(Ⅲ)的测定,回收率在98.0%~101.0%;对矿样测定,6次测定RSD为1.79%。  相似文献   
46.
47.
在甲醇微波溶剂热中,二丁基氧化锡分别与4-甲基苯甲酸、4-二甲氨基苯甲酸反应,合成了2个具有梯形结构的二丁基锡羧酸酯[(μ3-O)(μ2-OMe)(n-Bu2Sn)2(O2CR)]2(R=4-Me-C6H4(1),4-Me2N-C6H4(2)),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IR和(1H,13C和119Sn)NMR光谱表征。X射线晶体衍射分析表明,化合物1、2具有Sn4O4构筑的3个四元环梯形骨架平面结构,μ3-O桥联2个环内梯锡和1个环梯端锡原子,此外,甲醇氧还以μ2-O桥联1个环内梯锡和1个环梯端锡原子,锡与配基原子构成畸形三角双锥六面体。化合物对人结肠癌(HT-29)、肝癌细胞(Hep G2)、乳腺癌(MCF-7)、鼻咽癌(KB)和肺癌细胞(A549)均显示出比临床使用的顺铂还强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48.
吡啶-4-甲酸与(n-Bu)2SnO反应合成二(μ-氧)二(μ-羟基氧)桥联四[二(正丁基)锡]二(吡啶-4-甲酸酯),经元素分析、1H NMR、IR和X-射线衍射表征分子结构,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晶胞参数:a=1.306 5(3)nm,b=1.314 5(2)nm,c=1.660 8(3)nm,β=96.180(5)°,V=2.835 7(9)nm3,Z=4,Dc=1.454 g.cm-3,μ(Mo Kα)=1.784 mm-1,F(000)=1 248,R1=0.044 9,wR2=0.124 1(I2σ(I))和R1=0.088 7,wR2=0.175 6(对所有的衍射)。共收集15 802个衍射点,其中独立衍射点4 885个,可观察衍射(I2σ(I))点2 733个用于结构精修。中心Sn原子形成五配位畸变三角双锥构型,分子间通过N…H-O氢键作用形成二维网络结构。利用量子化学G98W软件,在Lanl2dz基组对配合物的稳定性、前沿分子轨道组成及能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9.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电子电气产品塑料部件中有机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电子电气产品塑料部件中一甲基锡(MMT)、二甲基锡(DMT)、一丁基锡(MBT)、二丁基锡(DBT)、三丁基锡(TBT)、一辛基锡(MOT)、二辛基锡(DOT)、三辛基锡(TOT)、三苯基锡(TPhT)。溶解于四氢呋喃的样品经四乙基硼酸钠水溶液衍生、沉淀后,以GC-MS定性定量检测。方法平均回收率为85.9%~107.2%,RSD低于10%。在9个电子电气产品塑料部件样品中,2个样品检出含有0.050%~0.212%的MMT及DMT,GC-MS与ICP-AES方法测得总锡含量分别为0.21%、0.18%,方法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0.
香根草在离子型稀土堆浸矿场的修复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香根草对离子型稀土堆浸矿场开展修复试验,研究香根草对土壤中氨氮、总氮及重金属的去除效果,及香根草茎叶和根系对稀土元素的富集能力.结果 显示,在0.5和1m深土壤中,氨氮、总氮均显著降低;对重金属Se,Sb去除率在95%以上,Pb去除率在50%~70%之间,Cd去除率在32%~45%之间;香根草根部和茎叶对稀土元素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