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7篇
  免费   692篇
  国内免费   1093篇
化学   1627篇
晶体学   83篇
力学   43篇
综合类   23篇
数学   24篇
物理学   112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31.
以1,4-二硝基苯甲酸(HL)和1,10-邻菲罗啉(phen)为配体,通过水热法与镧系金属盐合成了7个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其分子式为[Ce2L6(phen)2]n1)和[LnL3phen]n(Ln=Sm,2;Eu,3;Gd,4;Tb,5;Dy,6;Er,7)。由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化合物晶体结构,通过磁性以及荧光测试表征了部分化合物的磁性和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32.
报道了2个基于四甲基取代胍环的三明治型四核稀土簇合物, [Ln4(μ3-OH)4(μ2-OH)2(H2O)4(NO3)2(TMeQ[6])2]·(NO3)4·26H2O(Ln=Dy, 1; Ln=Tb, 2)。晶体结构分析显示2个簇合物包含2个四甲基取代胍环夹心的四核稀土立方烷结构, [Ln4(μ3-OH)4]8+磁性研究显示化合物1显示了慢磁弛豫行为。由于胍环配体可以有效的传递能量给稀土铽离子, 化合物2具有较好的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133.
采用MnCl2(或Mn(NO3)2)与teaH3和KSCN混合配体合成了1个七核锰配合物{K[MnⅡMnⅢ6(teaH)3(tea)3(NCS)6]}n(1)(teaH3=三乙醇胺),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通过X-单晶衍射确定了其晶体结构。1的阴离子由外围6个锰髥与1个中心Mn髤通过6个μ3-O键连接成1个类似车轮的环状结构。直流磁化率研究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具有较高的自旋基态(S=29/2),其磁性行为说明在高自旋的Mn髤和Mn髥之间存在铁磁性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4.
以共沉淀法制备出Fe3O4纳米粒子,通过聚乙烯亚胺(PEI)修饰Fe3O4纳米粒子,再原位复合上Au纳米粒子,制得Fe3O4/PEI/Au纳米颗粒微球。再将Fe3O4/PEI/Au纳米颗粒与巯基乙酸修饰的量子点CdSe/CdS连接,成功制备了Fe3O4/PEI/Au@CdSe/CdS多功能复合微球。经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荧光分光光度计、荧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的表征。结果表明:多功能复合微球的粒径在40 nm左右,具有超顺磁性,剩磁,矫顽力近似等于零,饱和磁化强度为28.83 A·m2·kg-1,同时兼有优越的荧光性能和金纳米粒子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5.
合成了以Fe3O4为核,以SiO2为壳的磁性纳米微粒(Fe3O4@SiO2),并采用沉淀沉积法将ZrO2包覆到材料表面。通过XRD、TEM、XPS和N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材料Fe3O4@SiO2@ZrO2上沉积了氧化锆纳米颗粒,具有超顺磁性,可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实现从水中快速分离。同时系统研究了材料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沉积ZrO2使得材料对磷酸盐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并且随着沉积量的增大吸附量增加。吸附等温线可用Freundlich方程拟合。吸附动力学可用拟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吸附速率随初始浓度增加而减缓。磷酸盐吸附量随溶液pH值的增大而减小,但几乎不受离子强度影响。  相似文献   
136.
以氯化铜和烟酸(Hnic)为原料, 在水热条件下得到了一个配位聚合物[Cu2(nic)4(H2O)] n(1), 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单晶洐射对其进行了表征。该晶体属单斜晶系, P21/c空间群, a=1.071 56(3) nm, b=1.958 79(6) nm, c=1.379 50(3) nm, β=104.498 (2), V=2.803 31(13) nm3, Dc=1.501 g·cm-3, Z=4, F(000)=1 280, Goof=1.014, R1=0.041 7, wR2=0.113 2。单晶结构分析显示, 相邻的2个Cu(Ⅱ)离子通过2个羧基和1个水分子体桥联形成双核铜单元, 双核铜单元再通过烟酸配体连接形成五连接的三维(44·66)结构的金属有机骨架。变温磁化率研究显示, 双核单元内铜离子之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7.
以希夫碱衍生物4-氨基安替比林缩吡啶-4-甲醛为配体(L),采用溶剂热合成法,成功合成了2个Schiff碱Co(Ⅱ)配合物[CoLCl2](1)、Mn(Ⅱ)配合物[MnLCl2](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XRD、TG和磁性分析等测试手段对2个配合物进行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得Co(Ⅱ)、Mn(Ⅱ)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单晶结构表明,配合物1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c;配合物2的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配合物1是以Co(Ⅱ)为中心的扭曲四面体构型,配合物2是以Mn(Ⅱ)为中心的扭曲八面体构型。  相似文献   
138.
利用一种柔性二羧酸,辅以不同的双咪唑配体在水热条件下构筑了两例具有穿插特征的钴配位聚合物,{[Co(bimb)(L)]·H2O}n(1)和{[Co(bbix)(L)]2}n(2)(H2L=4,4'-(2,2'-oxybis(ethane-2,1-diyl)bis(oxy))dibenzoic acid, bimb=1,1'-(1,4-butanediyl)bis(imidazole), bbix=1,4-bis(benzimidazole-1-ylmethyl)-benzene)。单晶X-射线衍射研究发现配合物1为2D→3D 4-连sql拓扑构型的三重穿插网格;配合物2为3D 4-连66 dia拓扑构型的六重穿插网格。该结构分析结果表明作为辅助配体的双咪唑配体的构型对配合物的穿插特征有重要影响。另外,我们还研究了配合物12的热稳定性及磁性。  相似文献   
139.
石墨烯及其衍生物氧化石墨烯均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其巨大的表面积和丰富的官能团使其成为良好的吸附材料。石墨烯基磁性材料则综合了石墨烯的吸附能力和磁性材料易分离的特性,是水处理过程中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的吸附材料。本文在论述了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及铁氧化物磁性材料对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染料及含苯环的芳香类污染物的吸附富集性能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石墨烯基铁氧化物磁性材料的不同合成方法及复合材料在水处理中去除污染物的能力,探讨了复合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0.
以沉淀法制备了正癸酸修饰磁性纳米Fe3O4,采用XRD、TEM和FT-IR对修饰前后的磁性纳米粒子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表征。将修饰后的磁性纳米粒子用于对溶菌酶蛋白进行吸附分离,研究了溶液的pH、温度、时间、溶菌酶初始浓度、离子强度等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pH=10.7,吸附温度为25℃,吸附时间为2.0 h,溶菌酶初始浓度为0.30 mg·mL-1,最大吸附容量为35.0 mg·g-1。修饰后的磁性纳米粒子用于从鸡蛋清中提取溶菌酶,纯化倍数为30.9,酶活力收得率为7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