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2篇
  免费   999篇
  国内免费   2656篇
化学   5020篇
晶体学   181篇
力学   326篇
综合类   131篇
数学   55篇
物理学   2074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180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240篇
  2014年   383篇
  2013年   346篇
  2012年   284篇
  2011年   341篇
  2010年   358篇
  2009年   417篇
  2008年   393篇
  2007年   354篇
  2006年   387篇
  2005年   299篇
  2004年   306篇
  2003年   299篇
  2002年   268篇
  2001年   239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179篇
  1998年   151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41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赵翔  袁铭泽  方仕童  李映辉 《力学学报》2023,(10):2228-2238
为研究轴向载荷及梁上外激励共同作用下自旋梁结构强迫振动的压电振动能量采集问题,文章提出运用格林函数法求解自旋梁压电俘能器强迫振动下的电压解析解.基于Euler-Bernoulli梁理论,采用扩展Hamilton原理及PZT-5A压电本构,建立了自旋梁压电俘能器强迫振动的力电耦合模型.采用Laplace变换法求得耦合振动方程的格林函数解,并根据线性叠加原理和格林函数的物理意义,对耦合的系统方程进行解耦,进而求得强迫振动下自旋梁压电俘能器的电压解析解.数值计算中,通过与现有文献中的解析解以及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解的有效性,并分别分析了自旋梁压电俘能器的压电响应与电阻、转速等重要物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数值分析研究表明:(1)自旋梁俘能器的压电响应随电阻阻值的增大而增大,直至阻值达到最优负载电阻;(2)通过调高转速,可以提高压电俘能器的最大输出电压;(3)通过降低轴向载荷,可在保持俘能器高效工作的情况下改善俘能器的高基频现象.  相似文献   
992.
采用电絮凝法处理脱硫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研究去除过程的影响因素及动力学模型,并对电絮凝产物进行分析。考察电絮凝时间、电流密度、废水pH、曝气量对电絮凝法处理重金属离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絮凝时间40min,电流密度4mA/cm2,废水pH=7,曝气量0.4m3/h时,四种金属去除率达90%。电絮凝产物为铁的多核羟基络合物,且去除过程具有一级动力学反应特征。  相似文献   
993.
李苏辉  张韫宏 《化学通报》2004,67(7):511-516
利用电动态平衡技术,将单个带电煤颗粒悬浮在样品池中,可以实现煤颗粒燃烧过程的原位微观研究。本文简要介绍了电动态平衡技术的原理和相关的操作方法,总结了该技术应用于煤燃烧研究的进展,进一步探讨了结合时间分辨光谱技术研究煤燃烧物理化学过程细节的可行性与发展前景。目的在于向国内研究者介绍这一新技术并激发更多的研究兴趣。  相似文献   
994.
芳环的二氯膦化产物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中间体,广泛应用于不对称合成领域制备手性膦配体,紫外光固化领域合成膦酰氧光引发剂等。文献报道的芳环二氯膦化方法有如下几种:(1)由芳基溴制备格氏试剂或由芳基溴直接锂化,然后与三氯化膦反应。(2)由芳基溴经格氏试剂或直接锂化,然后与二(二乙胺基)氯化膦反应,最  相似文献   
995.
高子伟  赵晓鹏 《化学学报》2004,62(4):418-423
用改进的Renard方法控制合成了6种不同交联度的水溶性β-环糊精聚合物.以3-羟基-2-萘甲酸为荧光探针,考察了聚合物交联度对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稳定性及荧光性质的影响,发现生成常数和相对荧光强度均随交联度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并发现其相对荧光强度的增量与对应的交联度存在线性关系.用β-环糊精聚合物及其与3-羟基-2-萘甲酸构筑的超分子配合物分别与二甲基硅油配制了电流变液,流变学性能测试发现这些聚合物电流变液均有很好的电流变活性,其中,单纯聚合物电流变液的屈服应力随交联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而超分子配合物电流变液则表现出更高的电流变活性,但当交联度太大时,其屈服应力甚至低于对应的聚合物,并随交联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介电性能测试发现,交联度对电流变液介电常数和体积电导率的影响均出现了与电流变液效应相类似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6.
以SBA-16为模板电沉积生长多孔氧化铁纳米线阵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克英  辛柏福  池玉娟  付宏刚 《化学学报》2004,62(19):1859-1861
采用电化学沉积法以Mn改性的三维体心立方结构的介孔SBA-16膜为模板制备Fe纳米线.沉积Fe后的SBA-16膜以2%HF溶解SiO2骨架,样品于550℃焙烧4 h.SEM和TEM的研究结果显示,所制备的Fe2O3纳米线互相平行,孔径均匀.XRD、电子衍射及HRTEM研究表明Fe2O3纳米线具有(多孔)单晶结构.  相似文献   
997.
薄膜润滑中双电层效应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考虑双电层效应的有限宽组合滑块薄膜润滑数学模型,并利用组合滑块与圆盘的滑动摩擦试验对双电层效应进行研究,利用实验结果修正了润滑过程中双电层效应的计算,给出电粘度的计算公式并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薄膜厚度较薄的情况下,双电层效应使得流体的等效粘度随膜厚减小而迅速增加;随着膜厚增加,双电层的电粘度效应逐渐减弱;随着电场强度增加,双电层的电粘度效应增加,当电场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双电层的电粘度效应开始减弱.  相似文献   
998.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了0.94(Na0.5 Bi0.) TiO3-0.06BaTiO3-3wt; Bi2 O3-xwt; Nd2O3(x=0,1.5)陶瓷.研究了Bi3+和Nd3+掺杂对0.94 (Na0.5 Bi05)TiO3-0.06BaTiO3陶瓷结构和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i2O3和Nd2O3掺杂不影响0.94(Na0.5 Bi0.5) TiO3-0.06BaTiO3的钙钛矿结构.3wt; Bi2O3添加使得铁电陶瓷0.94(Na0.5Bi05) TiO3-0.06BaTiO3转变为反铁电陶瓷.反铁电陶瓷0.94(Na0.5Bi0.5)TiO3-0.06BaTiO3-3wt; Bi2O3具有更高的相转变温度Tm(~320℃).Nd2O3添加不改变0.94(Na0.5 Bi0.5) TiO3-0.06BaTiO3-3wt; Bi2O3陶瓷的反铁电态,但增强了陶瓷的介电性能和弛豫性能.  相似文献   
999.
碳纳米管增强镍基复合镀层的形貌及摩擦磨损行为研究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6  
利用碳纳米管作为增强相制备了镍基复合镀层 ,并对其表面形貌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 :碳纳米管均匀地嵌镶于基体中 ,且端头露出 ,覆盖于基体表面 ;镍基复合镀层具有优良的耐磨性和自润滑性 ,可以显著改善金属表面的耐磨和减摩性能 ;复合镀层优良的耐磨和减摩性能归因于碳纳米管的超强超韧特性和自润滑性能 ,碳纳米管以网络和缠绕形态分布于复合镀层基体中 ,使复合镀层在摩擦磨损过程中不易脱落拨出  相似文献   
1000.
膜/液界面浓度极化现象的介电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由强、弱荷电膜和溶液构成的膜/液非均匀体系,在10-107Hz频率范围进行了介电测量,在直流偏压下,该体系显示了二个显著的介电弛豫.利用具有电导率分布相,即浓度极化相的介电理论对强行电的离子交换膜的结果进行了介电解析,从实验上测得的介电参数求出了反映膜/液界面浓度极化层构造的参数,讨论了该体系产生介电弛像的原因、说明了介电理论的合理性,并提出了膜/液界面体系产生介电弛豫现象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