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89篇
  免费   987篇
  国内免费   4168篇
化学   9724篇
晶体学   140篇
力学   354篇
综合类   271篇
数学   104篇
物理学   3651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297篇
  2022年   360篇
  2021年   424篇
  2020年   313篇
  2019年   401篇
  2018年   220篇
  2017年   397篇
  2016年   421篇
  2015年   472篇
  2014年   831篇
  2013年   720篇
  2012年   664篇
  2011年   628篇
  2010年   567篇
  2009年   681篇
  2008年   665篇
  2007年   659篇
  2006年   619篇
  2005年   620篇
  2004年   536篇
  2003年   534篇
  2002年   447篇
  2001年   408篇
  2000年   265篇
  1999年   264篇
  1998年   241篇
  1997年   245篇
  1996年   214篇
  1995年   220篇
  1994年   176篇
  1993年   148篇
  1992年   123篇
  1991年   133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91.
随着电(分析)化学的发展,表面活性剂在电化学中的应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在金属防腐[1-2]、提高电分析测定方法的选择性[3]、电活性物质增敏检测[4-5]等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要搞清楚相关作用机理,就需要研究表面活性剂本身在电极表面的电化学行为,而这大都与它们在电极表面的吸附有关[6].因此,研究表面活性剂在电极表面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吸附模式就显得很重要,而相关的研究报导较少.  相似文献   
992.
用乳过氧化物酶(LPO)和伴刀豆球蛋白A(Con A)共修饰金电极,首次得到了乳过氧化物酶的直接电化学响应,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乳过氧化物酶对过氧化氢(H2O2)的电催化活性,并研究了一氧化氮(NO)对LPO电催化活性的影响.在Con A的作用下,乳过氧化物酶在循环伏安图中显示1对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峰,表现出薄层电化学行为.在pH 7.4的磷酸缓冲溶液中的表观氧化还原电位为 -190 mV.该共修饰电极对H2O2表现出电催化还原活性,由此构建的传感器对H2O2的检测范围是2.0×10-5 ~4.0×10-3 mol/L.实验发现,微摩尔量级的NO会抑制乳过氧化物酶对H2O2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93.
利用分子印迹传感器选择性测定绿麦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绿麦隆为模板分子,邻氨基酚为功能单体,在金电极表面电聚合制得具有特异性识别孔穴的绿麦隆分子印迹膜。采用循环伏安、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印迹膜的性能、结构、分子印迹效应和模板分析物,并比较了传感器对其它结构相似化合物的选择性响应,发现该传感器对绿麦隆检测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绿麦隆浓度在3.0×10-7~1.5×10-6mol/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7mol/L,在干扰物质共存情况下的回收率为105%~116%。  相似文献   
994.
采用循环伏安法在普鲁士蓝膜中掺杂Cu2+,制得掺Cu(Ⅱ)类普鲁士蓝膜(Cu-PB膜)。利用循环伏安法、库仑分析法和电化学阻抗法对Cu-PB膜进行电化学表征,结果显示Cu2+进入普鲁士蓝的内部结构,取代了其中的高自旋铁。该Cu(Ⅱ)类普鲁士蓝膜对对苯二酚具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电极反应过程是扩散控制的准可逆过程,在5.0×10-5~1.0×10-3mol.L-1范围内,还原峰电流与对苯二酚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6mol.L-1。计算了对苯二酚在Cu-PB膜修饰电极上电极过程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995.
α'-NaV2O5 was prepared by a simple hydrothermal process.X-ray diffraction confirmed the orthorhombic structure of α'-NaV2O5,with preferential growth along the (001) direction.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howed α'-NaV2O5 was composed of flake-shaped crystals.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confirmed the co-existence of V4+ and V5+ in α'-NaV2O5,which results in an average V4.5+ oxidation state of α'-NaV2O5.The observed Raman bands are ascribed to different V―O vibrations.α'-NaV2O5 shows a reversible specific capacity of about 100 mA·h·g-1 between 3.5 and 1.0 V,with a good capacity retention.The good electrochemical stability of the material is attributed to its structural stability during Li+ intercalation.  相似文献   
996.
<正>A novel third-generation hydrogen peroxide(H_2O_2) biosensor(Hb/CdS/MWNTs/GCE) was fabricated through hemoglobin(Hb) adsorbed onto the mercaptoacetic acid modified CdS QDs/carboxyl 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s'(MWNTs) films.Cyclic voltammogram of Hb/CdS/MWNTs/GCE showed a pair of well-defined and quasi-reversible redox peaks with a formal potential(E~0) of-0.230 V(vs.Ag/AgCl) in 0.1 mol/L pH=8.0 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which was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Hb heme Fe(Ⅲ)/Fe(Ⅱ) redox couple.The biosensor shows an excellent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to the reduction of H_2O_2.The response time of the designed biosensor to H_2O_2 at a potential of -0.30 V was less than 2 s and linear relationships were obtained in the concentration ranges of 2.0×10~(-6)—2.7×10~(-3) mol/L and 2.7×10~(-3)—7.7×10~(-3) mol/L 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3.0×10~(-7)mol/L(S/N=3).The apparent Michaelis-Menten constant K_m was estimated to be 1.324 mmol/L that illustrated the excellent biological activity of the fixed Hb.  相似文献   
997.
根据卟啉类试剂的特性,从其在分析化学中的显色性、荧光性、超分子特性、电化学活性等方面,简要综述了近几年来卟啉类试剂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998.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CE-ECL)法检测泛昔洛韦的新方法。考察了检测电位、运行高压、进样电压与时间、检测池中磷酸盐的pH值、运行缓冲溶液的pH值及浓度等测试条件对电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在最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泛昔洛韦在5.0×10-6~2.5×10-4mol/L浓度范围内与电化学发光强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73,检出限为3.5×10-6mol/L。该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应用于泛昔洛韦原料药及制剂的质量控制。初步探讨了CE-ELC检测泛昔洛韦的机理。  相似文献   
999.
以室温固相合成法制备纳米ZnO,通过壳聚糖(CHIT)的成膜效应将纳米ZnO固定在玻碳电极(GCE)表面,制得的ZnO/CHIT/GCE电极成为DNA固定和杂交的良好平台。DNA的固定和杂交通过电化学交流阻抗进行表征。以电化学交流阻抗免标记法检测目标DNA,固定于电极表面的DNA探针与目标DNA杂交后使电极表面的电子传递电阻增大,以此作为检测信号可以高灵敏度地测定目标DNA。电化学阻抗谱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基因片段的线性范围为2.0×10-11~2.0×10-6mol/L,检出限为2.0×10-12mol/L。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应用循环伏安法和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两种新型单、双核多吡啶钌(Ⅱ)配合物在铟锡氧化物(ITO)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对双酚A(BPA)的催化氧化。研究结果表明,单、双核配合物在ITO电极上均出现两个归属为中心离子和亚胺基的氧化波,双核配合物的峰电流约为单核的2倍,表现为通过桥联配体在两中心离子间的电子转移速度较其与电极间的大。同时,两种配合物对BPA的氧化呈现相近的催化氧化活性。此外,讨论了pH值对单、双核钌配合物电化学行为的影响,比较分析了它们对BPA的催化氧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