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8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428篇
化学   1863篇
晶体学   69篇
力学   215篇
综合类   22篇
数学   50篇
物理学   91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介绍氧弹分解-原子荧光法测定煤中汞含量的研究进展。影响该方法主要因素为称样量、氧气浓度、吸收剂、还原剂、煤种以及灰分含量。分别综述了各个因素对该方法的影响,可为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该方法能够简单、经济、快速地测定煤中汞的含量,但是目前学者们对于该方法的相关研究还存在分歧,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验证;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研究方向:吸收剂和还原剂的选择对汞回收率的影响;吸收剂在密闭氧弹中对汞的回收率及吸收时间的研究;氧弹废气中汞含量的测定;煤种和灰分含量对汞含量测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
催化燃烧是目前最有效的处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技术之一. 本文从催化剂活性组分、催化剂载体、有效组分颗粒大小、水蒸汽的影响及催化燃烧反应中的积碳等几个方面, 对近年来催化燃烧处理VOCs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分析表明: 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主要着重于选择有效的载体和双组分贵金属催化剂; 非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活性的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钙钛矿和尖晶石型等催化剂的研制, 还有这些活性组分粒径大小及载体对催化燃烧VOCs反应活性的影响;此外, 在实际应用中,水蒸汽和催化剂积碳失活等问题对催化燃烧VOCs的反应也有很大影响. 本文的评述将为选择合适的催化燃烧技术处理VOCs污染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3.
煤中15种微量元素在燃烧产物中的分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建立了燃煤中15种向量元素在悄灰和底灰中含量分布的经验公式,该公式可以估算煤中微量元素在燃烧产物中的分配及传输通量。煤中非挥发性元素大部分存在于底灰和飞灰中,挥发性元素进入大气的量较高。  相似文献   
44.
采用燃烧法合成了CeO2:Er纳米荧光粉,研究了不同粒径大小的CeO2:Er的晶型和晶貌并对该现象进。TEM结果表明无定形CeO2:Er包围着纳米晶CeO2:Er,可起到表面修饰的作用。光声光谱在保持纳米材料表面状态不改变的前提下,分析了不同粒径的CeO2:Er的光谱性质,解释了随纳米粒径减小CeO2光谱峰吸收峰有蓝移而Er^3 没有明显谱峰位移的原因。在荧光光谱中,发现小粒径的CeO2:Er有较大的红绿发射比,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45.
用于煤气化CO2还原反应的一种催化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6.
运用半连续反应装置对山西吴家坪煤和四川华蓥山煤中氯在亚临界水条件下的脱除规律及形态变化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压力对氯脱除率的影响;同时还运用化学提取法对原煤及残渣中氯的形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煤中氯的脱除率也增加,在410℃、15MPa、60min、水流量为580mL/h时,吴家坪煤中氯的脱除率为84.6%,华蓥山煤中氯的脱除率为72.4%。吴家坪煤中氯在15MPa时的脱除率最大。华蓥山煤中氯主要以有机氯的形态存在,而吴家坪煤中氯有8%为离子可交换态的无机氯,其余为有机结合的氯;在亚临界水萃取煤的过程中,离子交换态结合的有机氯比共价键结合的有机氯更容易挥发,有机氯要首先转化为无机氯然后再逸出。  相似文献   
47.
采用分步浸渍法制备了系列Mg改性的Co/γ-Al_2O_3-TiO_2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UV-vis)、N_2吸附-脱附(BET)、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考察了其对丙烷燃烧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Co在原始γ-Al_2O_3-TiO_2载体和Mg改性MgO/γ-Al_2O_3-TiO_2载体上均以Co_3O_4的形式存在;Mg掺入后与Al_2O_3作用形成MgAl_2O_4尖晶石,改善了载体的织构性质,提升了Co_3O_4在催化剂载体表面的暴露数量和分散程度。此外,MgAl_2O_4与Co_3O_4相互作用提升了Co_3O_4颗粒表面Co~(3+)/Co~(2+)和O_(ads)/O_(latt)的比例,并削弱了Co-O键键能,从而提升了其对丙烷的催化燃烧活性。当Mg负载量为15%(质量分数)时,在Co/MgO(15%)/γ-Al_2O_3-TiO_2催化剂上进行丙烷燃烧,丙烷90%转化率的温度比无Mg掺杂的Co/γ-Al_2O_3-TiO_2催化剂的降低了45℃,并且连续反应40 h其活性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48.
孝义煤电化学脱硫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地我高硫煤在碱性体系中的脱硫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当「NaOH」=1mol/l,「煤」=0.025g/ml,I=100mA/cm^2,T=343K时可达最佳脱硫效果,产物分析表明O2的通入可同时提高无机硫和有机硫的脱除率。  相似文献   
49.
南桐煤镜质组非晶结构的X射线衍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对经典煤核结构模型评述后,提出了多元非晶煤结构概念。用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南桐煤镜质组的原子径各分布,论证了煤大分子中同时存在芳香结构单元和脂环结构单元,它们对X射线射射强度均有贡献,非晶煤结构的有序性不在于1nm。  相似文献   
50.
采用柠檬酸溶胶鄄凝胶法制备CeO2基固溶体催化剂(Ce0.7Zr0.3O2-δ、Ce0.7Pr0.3O2-δ和Ce0.7Gd0.3O2-δ), 并考察了固溶体和三种常用载体(TiO2、SiO2和Al2O3)及其负载KNO3后的催化碳黑燃烧活性. 结果表明, CeO2基固溶体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燃烧活性, 其活性接近TiO2、SiO2和Al2O3负载30%KNO3催化剂的活性. 因为纳米CeO2基固溶体的形成, 提高了催化剂的抗烧结能力, 使氧更活泼, 从而提高氧化还原性能, 有利于碳颗粒燃烧. 由于CeO2基固溶体本身的高活性, 因此KNO3的添加不能明显提高CeO2基固溶体催化剂(尤其是Ce0.7Zr0.3O2-δ和Ce0.7Pr0.3O2-δ)的催化燃烧活性, 但KNO3能显著提高TiO2, SiO2和Al2O3的催化燃烧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