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0篇
  免费   383篇
  国内免费   410篇
化学   998篇
晶体学   73篇
力学   88篇
综合类   61篇
数学   56篇
物理学   115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利用链段浓度和链头浓度的概念,根据热力学涨落理论,给出了聚合物二元共混体系deGennes散射函数的一个普遍的热力学证明,指出了这个函数和Flory-Huggins共混自由能公式一样,也依赖于忽略构象涨落的假设.  相似文献   
42.
用Monte Carlo分子模拟方法对正己烷-甲醇溶液体系处于临界状态时微观结构随浓度变化的情况进行了研究。模拟采用随机边界条件,得到了不同浓度条件下体系各基团的径向分布函数。结果表明,在溶液临界状态,正己烷分子有较强的聚集行为,随着溶液中甲醇浓度的变大,正己烷分子的聚集程度逐渐下降;甲醇分子周围正己烷分子的分布有一个最佳的浓度范围,在甲醇浓度为22.5%时,配位数达到最大;超临界正己烷-甲醇溶液  相似文献   
43.
本文用Tl(I)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了Tl^3^+-H2O2-Fe^2^+体系的反应参数, 据此计算了该体系的反应级数, 得到了反应速率方程式, 对该反应体系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并用稳态处理法对所提出机理进行验证, 其结论与实验所得速率方程完全符合。  相似文献   
44.
本文研究了苯乙烯-异戊二烯两嵌段共聚物在CHCl_3中的折光指数浓度增量(dn/dc)和紫外吸收光谱。嵌段共聚物dn/dc具有很好的加和性,可以测定嵌段共聚物的组成。紫外吸收光谱的结果表明,除低苯乙烯含量的样品外,其它嵌段共聚物都显示明显的紫外增色性(UV hyperchromism)。因此UV和UV-RI双检测GPC不会得到可靠的嵌段共聚物组成数据。这种增色现象与其特征的紫外吸收谱图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45.
选用了青岛大扁藻、亚心型扁藻、中肋骨条藻和小新月菱形藻四种海藻, 进行一氧化氮(NO)对其生长影响的实验, 初步从化学角度研究了一氧化氮对海洋浮游植物生长的具体影响规律. 结果发现: (1) 一次性加入不同浓度NO或每天两次加入不同浓度NO, 这四种藻的生长在f/2或f/50培养液中均显示出明显的促进或抑制作用; (2) NO对海洋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均呈峰形, 不同浮游植物有不同的最佳NO峰值, 这与NO对高等植物生长的作用效果是基本一致的; (3) 一氧化氮对实验中所用的青岛大扁藻(非赤潮藻)与中肋骨条藻和小新月菱形藻(赤潮藻)的影响情况是不同的; (4) 提出“NO阈”的观点. 这些都可能为赤潮发生机理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6.
高效前沿分析的发展及在药物-蛋白结合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高效前沿分析方法的原理、特点、种类,综述了它在药物与蛋白结合研究中的应用及国内外研究概况;通过与高效液相色谱/前沿分析比较,阐明了毛细管电泳/前沿分析在药物蛋白结合研究中的优势;分析了在药物与蛋白结合研究中所采用的各种研究方法,通过与这些研究方法的比较,阐明了高效前沿分析的优越性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提出了在高效前沿分析方法中有待完善和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7.
氰乙基纤维素在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乙腈以及丙酮等溶剂中可以形成溶致性液晶。随浓度增加,溶液从各向同性状态经两相共存态转变成为完全的液晶态。升高温度到T_c,液晶相消失;降低温度到T′_c,液晶相再生成。T_c总大于T′_c。而且,浓度越高,过冷温度△T=T_c—T′_c越小。在各向同性,两相共存或完全的液晶状态,溶液平均折射率和消光度均与浓度呈线性关系。但在两相间相互转变时,即在C_1~*和C_2~*处,n-C和 A-C 曲线上出现转折点。高聚物与溶剂的相互作用参数X_(12)愈小,临界浓度C_1~*愈小。把描述大分子链柔顺性的参数f与X_(12)联系起来,可用 1956年 Flory的理论定性地解释溶剂对高聚物溶致性液晶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
丁酸壳聚糖液晶的临界行为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用偏光显微镜法测定了丁酸壳聚糖在四种酸性溶剂中的临界浓度值.发现临界浓度值(v/v%)与溶剂的酸性无关,都是16%~17%.在以二氯乙酸为溶剂时,不同丁酰化程度的丁酸壳聚糖有相同的临界浓度.用DSC法测定了丁酸壳聚糖/二氯乙酸体系的临界温度,并绘制了相图.结果表明,浓度达60%(w/w%)后,临界温度基本不再变化,稳定在39℃左右.  相似文献   
49.
二苯胺是一种易挥发的毒性化工原料,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10 mg·m-3[1].测定二苯胺的方法主要有荧光法[2],气相色谱法[3,4],气相色谱-质谱法[5],间接光度法[6]等.  相似文献   
50.
支化高分子在溶液中的交叠与缠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  金鹰泰 《应用化学》1992,9(4):31-34
溶液中高分子的交叠和缠结与其链结构密切相关。支化聚苯乙烯的临界交叠浓度C和临界缠结浓度C_E比分子量相同的线型聚苯乙烯的大,说明交叠和缠结同分子在溶液中线团的体积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