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4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827篇
化学   1764篇
晶体学   91篇
力学   13篇
综合类   23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49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Mg(OH)2•2MgSO4•2H2O晶体的水热生长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MgSO4-NaOH-H2O四元交互体系在160 ℃水热条件下,相同物料配比,不同反应时间的晶体生长过程进行了研究,得到5Mg(OH)2•MgSO4•2H2O(简称MOS)晶须和Mg(OH)2•2MgSO4•2H2O棒状晶体两种硫氧镁化合物.通过化学分析、X-ray粉末衍射、FT-IR光谱和SEM对反应产物进行了表征.前者是该体系水热条件下介稳产物,而新的硫氧镁化合物Mg(OH)2•2MgSO4•2H2O是该体系的稳定相.  相似文献   
992.
本文研究了季胺盐型表面活性剂CPB、CTMAB以单分子及胶束形式与镁试剂I的显色反应.认为单分子或胶束与镁试剂I反应均为离子缔合机理,缔合比均为2:1,且造成镁试剂I的吸收光谱相同波数的红移,但形成胶束后(?)和镁试剂I的K_(?)(?)增加的更大.应用该显色体系测定了CPB、CTMAB的临界胶束浓度,探讨了微量CPB、CTMAB测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93.
通过低还原电位的含活泼氢的烃类化合物及苯腈在消耗性镁阳极存在下的有机电解反应证实了阴极上高分散活性镁的存在,且其活性比以往方法所得的活性镁的活性更高。  相似文献   
994.
TiH2颗粒可以作为多孔铝的发泡剂[1,2]. Al2O3包覆TiH2颗粒与未包覆的TiH2颗粒相比, 可以起到控制(延迟)其发泡的作用, 提高泡沫铝材料的孔隙均匀性. 然而, 目前采用的包覆方法是将细小Al2O3粉通过机械研磨包覆在TiH2表面[3].本文尝试采用化学法制备Al2O3/TiH2包覆颗粒, 并研究其包覆的效果. 用化学法制备Al2O3/TiH2包覆颗粒, 并用其作为多孔铝制备中的发泡剂, 此项研究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995.
MgO·2B2O3-18%MgCl2-H2O过饱和溶液于20℃恒温静置,其结晶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结晶析出三方硼镁石(MgO·3B2O3·7.5H2O),第二阶段析出章氏硼镁石(MgO·2B2O3·9H2O).未得到多水硼镁石和库水硼镁石.探讨了两种析出团相的结晶机理并拟合出结晶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两种固相结晶机理均为多核表面反应控制生长.  相似文献   
996.
MgO,2B2O3-18%MgCl2-H2O过饱和溶液于20℃恒温静置,其结晶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结晶析出三方硼镁石(MgO,3B2O3,7.5H2O)。第二阶段析出章氏硼镁(MgO.2B2O3.9H2O),未得到多水硼镁石和库水硼镁石,探讨了两种析出固相的结晶机理并拟事出结晶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两个种固相结晶机理场为多核表面反应控制生长。  相似文献   
997.
氢化钛的制备及其分解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钛是具有吸氢作用的金属元素之一,用于制备超纯氢气“’“,但纯金属钛作为储氢材料却一直认为没有实用价值“‘.近年来对钛与氢作用引起的微观缺陷及钛的氢化物结构和形成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j,但并未解决钛与氢作用的实用性问题.本文对在常压下钛与氢气的化学反应、所生成氢化物的结构形态,及分解释放氢气的条件和热力学关系进行了研究.取海绵钛颗粒于石墨舟中,然后将石墨舟推入430X2mm的1.5m长石英反应管,该反应管置于管式炉中.在持续氢气流中缓慢加热升温,随时调节氢气流量,以维持系统恒压,并在35OC恒温3Om…  相似文献   
998.
1,4—二氢吡啶及其衍生物电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11种1,4-二氢吡啶及其衍生物在乙腈溶剂中和铂盘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1,4-二氢吡啶及其衍生物在铂盘电极上的反应是受扩散和化学反应速率控制的两电子不可逆氧化过程,经连续两步失电子脱氢后形成相应的吡啶。用紫外吸收光谱电化学方法观测了电化学氧化过程。并与化学氧化产物的紫外光谱作了比较,证明1,4-二氢吡啶的电化学氧化产物与化学氧化产物一致。因此,电化学氧化是一种不需加化学试剂可使  相似文献   
999.
取代邻硝基苯酚的聚合物负载催化剂还原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聚合物硼氢阴离子交换树脂(BER)、活性碳钯(Pd/C)和聚合物负载金属钯(Pd/D411)等催化剂,对各种取代的邻硝基苯酚进行了催化氢化还原反应。比较了上述三种催化剂对各种底物的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邻硝基苯酚的苯环上取代基不同或取代基的位置不同时,它们被还原的难易程度不同。另外,催化剂载体对催化剂的性能也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The effect of Al2O3 on the Cu-ZnO-Al2O3-SiO2 catalysts prepared by a pseudo sol-gel method has been investigated and these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H2-TPR, XPS, NH3-TPD and CO2- TPD techniques. As revealed by XRD and H2-TPR, the added alumina produces high dispersion of CuO and makes the reduction of CuO difficult. XPS analysis detects a remarkably high Al^3+ enrichment at the surface of calcined samples, along with a decrease of Eb of Cu 2p3/2, which confirms the Cu-Al interaction. Another important role of Al203 would be to incorporate into the SiO2 structure to form the acid-base sites for ether formation. The reaction results shows that the addition of Al2O3 exhibits a promoting effect on the CO2 conversion only when its content is below 1.4%, and an optimal DME selectivity is obtained when 4.0%Al2O3 is added, indicating a better 'synergistic effect' is present between the methanol forming component and the acidic component in bifunctional catalysts.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atalytic activity and the Cu-Al interaction as well as the surface acidity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