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1篇
  免费   469篇
  国内免费   415篇
化学   953篇
晶体学   42篇
力学   200篇
综合类   126篇
数学   227篇
物理学   1517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本文利用便携式拉曼光谱仪并结合显微拉曼光谱仪对几件清末彩瓷的拉曼光谱进行了研究。根据谱峰分析, 这几件晚清彩瓷中暗红色釉料均为Fe2O3; 浅红色和绿色彩釉的主要原料是碱式碳酸铜, 是由于工艺不同而导致铜化合物显色不同; 青黄色颜料的主要原料则是复合铅锡锑黄釉料。  相似文献   
992.
综述了近红外显微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图像处理、应用领域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3.
采用共聚焦显微拉曼技术研究了炭疽病感染所致茶叶细胞壁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变化。对茶叶健康和染病组织细胞进行微米级空间分辨率的显微拉曼光谱扫描,并结合透射电镜观察炭疽病侵染所致的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染病前后细胞壁的拉曼光谱位移和强度都有明显的差异,表明炭疽病侵染导致细胞壁中化学成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由纤维素,果胶,酯类化合物产生的拉曼峰强度都有明显下降,说明细胞壁中这些物质的含量在染病后减少了;而木质素拉曼散射引起的拉曼峰强度有所上升,说明木质素的含量在染病后有所增加。随后基于纤维素的拉曼指纹波数和显微空间结构信息实现了茶叶健康组织和染病组织细胞壁中纤维素的化学成像分析,结果显示炭疽病侵染不仅导致细胞壁中纤维素的含量大大减少,而且纤维素的有序结构被破坏。由此得出结论:在无需对样本进行染色或复杂的化学处理的情况下,共聚焦显微拉曼可以揭示由炭疽病侵染引起的茶叶细胞壁化学成分和结构的变化,本研究是共聚焦显微拉曼技术首次用于植物病理学中寄主-病原物互作机制的研究,将为深入研究寄主-病原物在细胞层面上的互作机制开辟蹊径。  相似文献   
994.
针对内部员工信息安全胜任评价这一重要问题,在分析内部信息攻击行为的特点及全面总结胜任特征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内部员工信息安全胜任特征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组织内部员工信息安全胜任特征评价模型。模型基于安全风险防范思想,将评价环节分为两个环节,综合考虑了决策者制定决策偏好和候选员工的个性优势,更实际地反映了候选员工间的差别。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该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5.
以硫酸镍、硫酸钴和氧化锆为主要原料,采用脉冲沉积技术在Q235钢基体表面沉积了Ni-Co-ZrO2复合镀层,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分别观察和表征了复合镀层的显微形貌、成分组成和相结构,并对Ni-Co-ZrO2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ZrO2颗粒弥散分布于Ni-Co合金中,基体与镀层界面处无孔隙、裂纹等缺陷,镀层厚度约为60μm;镀态下Ni-Co-ZrO2复合镀层基质合金为晶态结构,主要生长晶面为Ni(111)和Co (110),XRD衍射图谱呈现出低强度、大峰宽和多晶向的相结构特征.随着镀层内ZrO2颗粒含量的增加,Ni-Co-ZrO2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磨损量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当ZrO2含量为20 g/L时,复合镀层的硬度最高、磨损量最少,磨痕形貌呈现出轻微磨损.  相似文献   
996.
丁俊  蒋丽  冯钰锜 《色谱》2014,32(10):1094-1103
油菜素甾醇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起显著调节作用。已报道的油菜素甾醇分析方法存在样品前处理过程复杂和灵敏度低等问题。本研究采用C18 PEEK管填充柱为富集柱,以4-N,N-二甲氨基苯硼酸为衍生试剂,搭建了基于双泵-双六通阀的在线管内固相微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联用系统,对油菜素甾醇进行在线富集和原位衍生,实现植物组织中内源性油菜素甾醇的自动化分析。该系统程序化地控制了油菜素甾醇的进样、萃取、衍生、分离和检测过程,有效简化前处理过程,节省人力;在线富集步骤实现了样品溶液大体积进样,提高样品利用率;原位衍生改善了油菜素甾醇电喷雾的离子化效率,使油菜素甾醇的电喷雾质谱检出限降低至pg/mL。该系统可在300 mg鲜重植物组织中检测到内源性油菜素甾醇,已成功用于水稻、油菜中多种油菜素甾醇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997.
孔雀石绿(MG)和结晶紫(CV)具有抗菌等活性,常被违法用于水产养殖业。但MG、CV及其代谢产物隐色孔雀石绿(LMG)、隐色结晶紫(LCV)具有致癌性。所以水产品中染料的残留检测是食品安全分析的重要问题。由于水产品基质复杂,样品前处理尤为重要。本文发展了一种基于QuEChERS技术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的方法,用于鱼肉中4种染料的同时检测。对QuEChERS方法中提取剂体积、提取次数以及分散固相萃取材料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反相/强阴离子交换材料(C18SAX)能有效提高回收率。在最优条件下,4种染料在0.5~1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该方法在鱼肉中的回收率为73%~91%,RSD为0.66%~5.41%。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高效,适合于鱼肉中染料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998.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非接触电导检测法, 使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50 μm i.d.×45 cm, Leff=40 cm), 以3.2 mmol/L氢氧化钠+0.4 mmol/L柠檬酸+2.5 mmol/L乙酸铜+5.0 mmol/L L-精氨酸+15.0 mg/L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电泳运行液, 实现了未衍生化的D,L-丝氨酸对映体的基线分离和检测. 其线性范围为0.35~30 mg/L, 检出限(S/N=3)为0.10 mg/L. 对影响分离度的因素如手性选择剂、 电泳运行液的组成和浓度、 分离电压和进样方式等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 该方法无需衍生化预处理, 高效低耗, 可实现常见氨基酸共存组分的不干扰测定, 能有效测定小鼠脑组织样品中的D-丝氨酸含量.  相似文献   
999.
人体内各种血液生化成分含量的变化是评价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人体皮肤中,血糖、胆固醇等生化成分主要存在于真皮层的血液中,本文通过研究最佳的探测距离,提高真皮层的近红外光谱信号强度,排除表皮层、皮下组织产生的干扰。首先,通过对人体皮肤的组织结构进行分析,计算得到了皮肤各层的组织光学特性参数,以葡萄糖在合频波段吸收峰2 270 nm处的组织光学参数为例建立了皮肤的蒙特卡罗模型;然后,利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了光在皮肤中的传输规律,得到了平均路径长度、平均探测深度以及各层吸收光子能量比例随入射角度、探测距离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光子以小于45°角入射时,可以忽略入射角度对光子传输路径的影响。探测距离为1 mm时,真皮层吸收光子能量所占比例最大,同时又能保证探测器接收到较多的能量。本文确定1 mm作为最佳的探测距离,可以有效降低皮肤中其他组织的干扰,获取真皮层中血液的光谱信息,有利于生化成分的近红外无创检测,为后续实验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Effects of cold rolling deformation on the microstructure, hardness, and creep behavior of high nitrogen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HNASS) are investigated. 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shows that 70% cold rolling deformation results in significant refinement of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is steel, with its average twin thickness reducing from 6.4 μm to 14 nm. Nanoindentation tests at different strain rates demonstrate that the hardness of the steel with nano-scale twins (nt-HNASS) is about 2 times as high as that of steel with micro-scale twins (mt-HNASS). The hardness of nt-HNASS exhibits a pronounced strain rate dependence with a strain rate sensitivity (m value) of 0.0319, which is far higher than that of mt-HNASS (m = 0.0029). nt-HNASS shows more significant load plateaus and a higher creep rate than mt-HNASS. Analysis reveals that higher hardness and larger m value of nt-HNASS arise from stronger strain hardening role, which is caused by the higher storage rate of dislocations an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dislocations and high density twins. The more significant load plateaus and higher creep rates of nt-HNASS are due to the rapid relaxation of the dislocation structures generated during load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