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3篇
  免费   244篇
  国内免费   1512篇
化学   4295篇
晶体学   138篇
力学   33篇
综合类   75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56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240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104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酞菁锌参杂二氧化硅凝胶基质的光谱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溶胶-凝胶技术将四磺化酞菁锌(ZnPcS4)成功地引入到了二氧化硅凝胶基质中,制备了均匀掺杂的有机/无机复合干凝胶。研究ZnPcS4分子在溶胶-凝胶过程中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变化规律以探索其在复合体系中的存在状态。实验表明,在溶胶阶段,随着时间的延长,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单体的吸收峰强度增大,说明凝胶中酞菁单体的浓度增大;而形成凝胶后,随着时间的延长,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单体的吸收峰强度减小,二聚体的吸收峰强度增大,说明由于体系结构和微化学环境的变化,酞菁分子趋向于聚合。  相似文献   
22.
质谱分析时,在样品涂样过程中加入发射剂来提高钚的电离效率是一种可靠的方法。一般采用的发射剂有活性炭颗粒和树脂珠,因活性炭颗粒和树脂珠在样品涂样和测量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实验研究中衔活性炭颗粒研磨成细粉,制成活性炭粉,克服了活性炭颗粒容易使铼带烧穿的缺点。初步研究了活性炭粉在钚质谱分析中的离子产额,发现使用活性炭粉可以提高钚质谱分析灵敏度近20倍。  相似文献   
23.
三嗪类光学探针与标记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会民  苏美红  梁树权 《分析化学》2003,31(10):1256-1260
评述了以三聚氰氯作桥联剂或骨架而合成的三嗪类衍生物、特别是其光学标记探针的研究进展及分析应用。  相似文献   
24.
本文利用^1HNMR,UV-Vis方法,研究了t-BuNO二聚体在有机溶剂及水溶液中的裂解反应产物,分析了其反应的动力学,提出了在非极性的有机相中t-BuNO二聚体为均裂反应,而在极性的水相中为均裂和异裂同时进行的竞争反应。  相似文献   
25.
本文提出了用活性炭吸附分离饲料中有机砷化合物的新方法。,有机砷化合物经分离后用DDTC-Ag比色测定10^-6级的无机砷。本法操作简便、快速、其测定误差小于平均值的15%。  相似文献   
26.
离子交换法提取赖氨酸的解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碳化母液(NH_4OH-CO_2)为解脱剂,逆流解脱的新工艺。与现行的用氨水为解脱剂,顺流解脱工艺相比较,具有缩短解脱时间、减少解脱液体积,去除解脱收集液中部分杂质离子、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和一定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7.
葡辛胺的催化加氢合成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地研究了以Raney镍为催化剂同呼正辛胺形成Schiff碱后催化加氢合成葡辛胺的反应,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特别是通过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量的三乙胺,改善了催化剂的性能,降低了催化剂的用量,有效地抑制了副反应的发生,缩短了反应时间,反应产率达到70%以上,并对失活的Raney镍催化剂的再生进行了初步试探。  相似文献   
28.
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分散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四氯化钛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技术合成路线,获得了平均粒径为63nm的二氧化钛粉末。采用分散技术,不仅可以改善粒子的分散性能,而且对粒子的生长也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1)采用SDS作为分散剂时,其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分别与水和纳米TiO2粒子相结合,从而阻隔了TiO2粒子的团聚,起到分散作用。(2)以稀土元素La作为分散剂,其独特的轨道结构,不仅扩大了能量吸收的范围,更重要的是它与TiO2形成的络合物,使其成为相对独立的小团体,而它本身很小的固溶度使其难于形成合金化组元,结果被释放出来,从而形成更小的纳米TiO2粒子,起到分散纳米TiO2粒子的作用,并同时抑制纳米TiO2粒子的生长。  相似文献   
29.
氟碳铈矿-独居石混合精矿碳热氯化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氟碳铈矿-独居石混合精矿的高温氯化反应, 发现在活性脱氟剂存在下, 在500~800 ℃之间, 稀土氯化率由无脱氟剂时的55%~88%增至92%~99%. 当氯化反应温度低于600 ℃时, 氯化产物的酸不溶物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而当温度高于900 ℃时, 酸不溶物的量明显增加. 脱氟剂的作用可以使氟碳铈矿-独居石混合精矿氯化反应在600 ℃的低温下进行, 这和1000~1200 ℃的Goldschmidt加碳氯化工艺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30.
KMnO4引发魔芋粉-丙烯腈的接枝共聚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田大听 《合成化学》2003,11(4):327-330
以KMnO4为引发剂进行魔芋粉与丙烯腈的接枝共聚反应。研究了魔芋粉预氧化时间、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酸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反应物加料方式等聚合条件对接枝效率的影响,并对接枝机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