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22篇
  免费   1448篇
  国内免费   307篇
化学   157篇
晶体学   113篇
力学   2364篇
综合类   158篇
数学   1581篇
物理学   4404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202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202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503篇
  2013年   306篇
  2012年   384篇
  2011年   505篇
  2010年   438篇
  2009年   531篇
  2008年   669篇
  2007年   407篇
  2006年   360篇
  2005年   342篇
  2004年   372篇
  2003年   395篇
  2002年   237篇
  2001年   289篇
  2000年   250篇
  1999年   156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本文采用流固耦合的数值方法研究了机翼在0°~50°攻角下的颤振。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来流攻角α0的增大,机翼的固有频率对颤振的影响越来越大,颤振由线性的强迫振动逐渐发展成为非线性的自激振动,而当α0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大尺度分离流交替地从机翼头部和尾部产生,机翼和流场会发生共振,引起机翼的失速颤振。  相似文献   
12.
轴流风扇叶片端导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叶片端导叶对轴流风扇性能的影响。通过与普通开式轴流风扇比较,分析了叶片端导叶对内部流动作用的机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叶片端导叶的安装位置将影响轴流风扇气动效率,安装叶片端导叶不能提高风扇静压升,但是在压力面安装时能有效地减小风扇叶顶泄漏流与主流的掺混损失;在设计流量下,压力面安装叶片端导叶使泄漏涡的作用范围较小,涡核更靠近吸力面;吸力面安装叶片端导叶弱化了泄漏涡的强度但没有减小泄漏涡的作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叶型优化在非定常流动条件下效果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叶型优化在非定常流动条件下的效果进行数值研究。叶型优化基于比较成熟的在定常流动条件下的反问题解法,非定常流动则考虑到动静叶栅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定常流动的求解在N-S方程的基础上采用分区计算的方法来完成。数值计算的结果表明,定常流动条件下优化得到的叶型在非定常流动条件下同样具有较好的气动性能。  相似文献   
14.
在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时,人们非常希望能够实时地对计算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可视化显示,从而及时高效地分析数据,并且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对计算程序中的相关参数进行调整或终止程序运行,这不仅有利于提高计算效率,而且对计算程序的改进与发展也有相当大的辅助作用。为此,开展了跟踪驾驭式可视化技术的研究,并设计开发了一个在单机环境下运行的跟踪驾驭式可视化系统TSV(Tracking and Steering Visualization)。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前缘弯掠斜流转子叶顶间隙内的流动特性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叶顶间隙气流与主流发生卷吸而生成泄漏涡。泄漏涡作用的区域具有较低的压力分布。在叶片通道内,泄漏涡沿着与转子旋向相反的方向朝相邻叶片的压力面移动。大间隙时的泄漏涡比小间隙时强烈。低流量时泄漏涡的作用区域比高流量时大。在各种流量特性下,叶顶尾缘近吸力面区域都存在着二次间隙流。  相似文献   
16.
基于稠密气体分子运动论和颗粒动理学,建立可压稠密气固两相流动模型。采用梯度模拟来考虑气相可压缩性对气相湍流的影响。模拟计算表明气固两相射流速度沿轴向和径向减小,颗粒浓度下降。气固两相射流具有高的颗粒温度,呈现强烈的气固两相湍流流动特性。  相似文献   
17.
设V是一个n维线性空间,V_x~m(G)为V上的张量对称类.A为V的线性算子T的矩阵,K(A)为V_x~m(G)上的诱导线性算子K(T)的矩阵.本文从K(A)的数值半径Υ(K(A))和可分数值半径Υ_x(K(A))定义出发,研究了Υ(K(A))、Υ_x(K(A))与范数||A||_p(1≤p≤2)、广义矩阵函数d_x~G(A)的关系,得到了它们之间的两个不等式.  相似文献   
18.
机载海洋激光测深系统参量设计与最大探测深度能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详细讨论了机载海洋激光测深系统最大测量深度与相关因子之间的关系,并利用最小可探测信噪比为判据,对机载海洋激光测深系统在白天和晚上工作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比较最大测量深度与激光脉冲峰值功率、接收视场角、接收口径和光谱接收带宽等关系,确定了系统的主要参量。以确定的参量建立的系统具有白天49m和晚上65m的最大测深能力,可完全满足在沿岸带以及岛礁的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19.
By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Inverse Approach based on the Hill quadratic anisotrop-ically yield criterion and the quadrilateral element, a fast analyzing software-FASTAMP for the sheet metal forming is developed. The blank shapes of three typical stampings are simulated and compared with numerical results given by the AUTOFORM software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respectively. The comparison shows that the FASTAMP can predict blank shape and strain distribution of the stamping more precisely and quickly than those given by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and the AUTOFORM.  相似文献   
20.
30J能量驱动类镍银X光激光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1.2×1013W·cm-2低功率密度下,对基频激光预主短脉冲驱动类镍银X光激光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证实了在靶长23 mm范围内X光激光都能获得有效放大,取得了和实验相符合的结果。考虑了单柱面镜线聚焦沿靶长度方向功率密度的非均匀性对X光激光放大的影响,采用弯曲靶能有效克服折射以及单柱面镜线聚焦功率密度非均匀带来的不利影响。理论模拟给出的类镍银X光激光的出光下限泵浦功率密度也与实验符合得很好。理论模拟还表明,采用1%左右的预脉冲强度并对预主脉冲时间间隔进行优化,X光激光的输出能量和能量转换效率将获得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