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0篇
  免费   552篇
  国内免费   472篇
化学   703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211篇
综合类   180篇
数学   2240篇
物理学   932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247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随着市场反弹,私募业绩出现起色,少数优秀私募甚至已经借助今年以来的反律行情一举弥补了去年的损失。2012年,反弹成为市场关键词,截至3月14日,沪深300指数收于2605.11点,短短2个多月,A股已经迅速收复2011年部分失地。但与此同时,私募基金的反弹之路则走得有些崎岖。  相似文献   
43.
胺、醇、醚类化合物电离能的自相关拓扑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原子的染色序数 fi 定义为 :fi=gi·xi,式中 gi 为原子i在分子中的序数 ,xi 为其染色系数 .基于fi 建立改进的原子序数自相关拓扑指数mF ,其中的1F对烷烃及其衍生物具有良好的结构选择性 .使用第一电离能 (Ip)与0 F ,1F的数量关系模型对 32种脂肪族胺、醇、醚进行估算、预测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4.
45.
对40个二芳基三嗪类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进行了分子对接研究,结果表明,2个疏水性芳香取代基团与结合口袋底部形成的疏水和范德华相互作用、三嗪环母核及其R4取代基与结合位点产生的氢键和静电作用以及R4取代基与袋口形成的空间位阻效应是影响该系列化合物活性的重要因素.根据对接优势构象进行分子叠合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  相似文献   
46.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四极质谱法和顶空-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对鱼腥草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运用保留指数结合准确质量测定,分别从鱼腥草茎和叶中鉴定出49、39种挥发性组分,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鱼腥草茎和叶中的挥发性成分差别较大。鱼腥草茎以α-蒎烯(12.24%)、β-蒎烯(22.42%)、月桂烯(11.98%)、乙酸冰片酯(10.97%)、甲基正壬酮(10.83%)为主要成分,而鱼腥草叶则以月桂烯(39.48%)、(Z)-β-罗勒烯(26.52%)、癸醛(10.35%)、桧烯(4.43%)、甲基正壬酮(2.44%)为主。结合保留指数和准确质量测定能显著提高质谱定性的准确性,有利于解决质谱检索时定性不确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47.
顶空进样GC-MS结合保留指数分析墨旱莲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S-GC-MS)对墨旱莲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并结合保留指数对其分析鉴定。结果检测到60个组分,鉴定出33个可能的组分,占挥发性成分的70.0%。该研究为墨旱莲药材挥发性成分的指纹图谱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8.
选取8个典型的二价金属卟啉MP(M=Ca,Mg,Zn,Cu,Ni,Fe,Co,Mn)与三聚氰胺(L)形成轴向金属配合物(L-MP),应用概念密度泛函工具,系统地计算和比较了L键合前后对其结构和反应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除钙的特别不稳定物外,L配体对其余6种MP的结构影响较小,它们有较高的化学势指数和较低的总化学硬度而趋向配体的解离;与铁卟啉能形成最稳定的轴向配合物,电子由配体N原子流向铁,中心铁的亲核Fukui指数值大于体系里其他原子的Fukui指数,且发生符号改变.在这些典型的赤道键合配合物中,金属M、配体N之间的二级微扰相互作用能,自然电荷布局以及概念密度泛函指数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线性关系.以上结果可为体内三聚氰胺致结石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49.
采用流动注射光度法对海水化学需氧量(CODMn,高锰酸盐指数)进行快速测定。实验以KMnO4作氧化剂,淀粉-KI作显色剂,葡萄糖作标准物质;对流动注射分析流路进行了设计,优化了反应圈长度、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进样量、泵速等实验条件;并通过自动加热装置对反应器进行在线加热;在最优条件下,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6mg·L-1(实际需氧量),最低检出限为0.13mg·L-1,实际海水测定时加标回收率在96%~104%范围内,对1mg·L-1的COD标准溶液进行了11次连续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8%。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灵敏度高,用于海水实际样品分析时,其测定值与国标法测定值一致。  相似文献   
50.
秦波  张颖 《力学与实践》2024,46(2):332-341

奇异非混沌动力学是非线性动力学领域中的新课题。本文以准周期激励Duffing振子为例,对其产生的奇异非混沌吸引子(strange nonchaotic attractors, SNAs)进行分析。通过三维庞加莱截面和定量方法如傅里叶变换、李雅普诺夫指数、李雅普诺夫维数、关联维数和盒维数检测SNAs是否存在。研究结果表明,傅里叶变换无法判断混沌与奇异非混沌行为。而李雅普诺夫指数、李雅普诺夫维数可以作为检测系统混沌与非混沌指标。关联维数和盒维数显著表明系统奇异与非奇异性,从而阐明适用于准周期驱动Duffing振子中存在SNAs的判别方法,并为其他类似系统检测SNAs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