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化学   86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8篇
物理学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62.
Amino-Konjacglucomannan(NH2-KGM) was prepared through the reaction of ammonium hydroxide with KGM by ultrasonic. The influence of amount of ammonium hydroxide, concentration of KGM and ultrasonic time on the extent of amination was studied. Then, NH2-KGM and zinc sulfate were used as material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NH2-KGM-Zn complex.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xtent of amination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he ammonium hydroxide. The optimum concentration of KGM and ultrasonic time are 0.3% and 75 min respectively. IR showed KGM is successfully aminated and NH2-KGM forms stable complex with zinc(Ⅱ). The hydrogen bonding network structures of NH2-KGM-Zn are more stable and the key linking points of hydrogen bonding network are at the OH(6) and O(3) positions of mannose and OH(2) of glucose and O(3) of mannose on the KGM ring. It is more favorable for NH2-KGM-Zn to form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s between KGM.  相似文献   
63.
以蔗渣木聚糖磷酸酯和壳聚糖为主要原料,三聚磷酸钠为离子交联剂,制备了蔗渣木聚糖磷酸酯-壳聚糖水凝胶,并用SEM、IR表征了其结构。考察了影响制备及水凝胶粒子应用的因素,探讨了诸因素对水凝胶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分别得出两种方法制备水凝胶的优化条件:在pH=1.7的缓冲溶液中,蔗渣木聚糖磷酸酯浓度为0.10g/mL,壳聚糖浓度为0.04g/mL,三聚磷酸钠的浓度为0.20g/mL,成膜时间120min,用直接造粒法;在pH=6.8的缓冲溶液中,蔗渣木聚糖磷酸酯浓度为0.10g/mL,壳聚糖浓度为0.04g/mL,三聚磷酸钠浓度为0.20g/mL,成膜时间为90min,用间接造粒法。在优化制备条件下,通过模拟十二指肠缓冲溶液,得出在pH 4.8、三聚磷酸钠浓度为0.20mol/L时,水凝胶的载药量和药物释放行为较佳。  相似文献   
64.
本文用CuSO4溶液处理羧甲基葡甘聚糖制得了一种新型吸附材料—羧甲基葡甘聚糖铜凝胶球,研究了该凝胶球对尿素的吸附性能。分别考察了吸附时间、羧甲基葡甘聚糖浓度、CuSO4浓度、pH值、温度和尿素浓度对吸附的影响,同时用红外光谱初步表征了Cu2+交联羧甲基葡甘聚糖凝胶球-尿素复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310K时,凝胶球对尿素的吸附反应在9h时达平衡。当羧甲基葡甘聚糖浓度为2%,Cu2+质量分数为2%,尿素浓度为800mg.L-1时,pH值为6.5,吸附量为101.85mg.g-1。根据不同温度下凝胶球吸附尿素的等温线,计算了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参数,同时用Freundlich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发现该方程适用于所研究的吸附体系。该体系为自发放热过程,体系熵减少,降温有利于吸附。  相似文献   
65.
建立了一种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海带中岩藻聚糖的单糖及糖醛酸组成的方法.岩藻聚糖经4 mol/L三氟乙酸降解后,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进行衍生化,并采用配有紫外检测器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仪在250 nm波长下进行测定,实现了7种单糖和糖醛酸的良好分离.结果表明:该岩藻聚糖样品由5种单糖和2种...  相似文献   
66.
以市售酵母细胞壁为原料,考察不同提取工艺条件下酵母甘露聚糖的得率.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60,115℃,浸提90 min,此时甘露聚糖最大得率可达到18.71%,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依次为: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对甘露聚糖进行初步纯化,结果显示Polar MC 60-Q型预装纯化柱的多糖损失率较低(38.21%),而蛋白去除率最高(90.97%),显示出较好的纯化效果.经初步纯化的甘露聚糖涂膜处理苹果显示出较好的抗褐变性能;保鲜剂组分为0.2%甘露聚糖、0.3%丙酸钙、0.3%抗坏血酸时,对葡萄进行涂膜处理,测得五日失重率为3.95%,较对照组降低19.70%,五日好果率77.78%,该配方保鲜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测试组.  相似文献   
67.
熊莹莹  陈云龙  鞠熀先 《化学学报》2019,77(12):1221-1229
聚糖是细胞的一种重要组成物质,主要由单糖、寡糖或者多糖组成.它们与蛋白质或脂质相连接,形成糖缀合物.聚糖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糖缀合物包含丰富的关于细胞和疾病状态的信息.因此,细胞分泌的聚糖分析对细胞以及疾病状态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在细胞外聚糖的相关研究,综述了细胞分泌聚糖的类型、生物功能和生物学意义,并重点归纳了细胞分泌聚糖的识别方法和检测技术,展望了细胞分泌物中聚糖分析的前景.  相似文献   
68.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岩藻聚糖硫酸酯中As,Hg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岩藻聚糖硫酸酯结合大量的重金属,降低了它的生物活性,使之在保健品、药物开发中的应用受到限制。文章采用高压微波消解、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HG-AFS)法测定了岩藻聚糖硫酸酯中的As,Hg含量,并对仪器工作参数(原子化器温度、灯电流、负高压等)及氢化物发生条件(载流酸度、载气流量、KBH4浓度等)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脱盐后岩藻聚糖硫酸酯中As和Hg的含量分别为2.78和0.119 mg.kg-1。说明As和Hg是以结合态形式存在于岩藻聚糖硫酸酯中。As,Hg的检出限分别为0.173和0.012 2ng.kg-1,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3.31%~100.9%,91.21%~106.1%。  相似文献   
69.
阎超 《色谱》2010,28(4):327-328
1可媲美二维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一维毛细管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 如今二维鸟枪式(shotgun)液相色谱结合串联质谱用于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屡见报道,通常使用反相液相色谱和其他可以正交的分离模式联用结合串联质谱可以分离上千种蛋白质。由于整体硅胶柱具有优越的渗透性,因此其可以长柱形式实现高效分离;结合平缓的梯度洗脱可以分离高复杂性的样品。日本Keio University的Yasushi Ishihama等成功地将整体硅胶柱应用于一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LC-MS/MS)中,鉴定了大肠杆菌细胞表达的蛋白质组。他们使用的是一根长350 cm、内径100 μm的整体硅胶-C18毛细管柱来进行鸟枪式蛋白质组分析。实验中将4 μg大肠杆菌的胰蛋白酶酶解物进样至整体柱,随后启动一个长达41 h的梯度程序,采用流量为500 nL/min、压力不超过20 MPa的非超高压液相色谱条件,最终大肠杆菌中2602种蛋白质(包括830种膜蛋白)的22196条非冗余肽段得到了鉴定。相比使用传统的15 cm长、3 μm粒径的C18硅胶填充柱的LC-MS/MS,该体系可以获得较之平均高约5倍的峰响应值。如此高的响应值可能是因为使用长的整体硅胶柱以及缓慢的梯度获得的高效分离大大降低了电离抑制影响的缘故。因为这个高分辨率的体系不需要任何预分离,这种单次蛋白质组学检测方法可以大大地简化鸟枪技术的工作量,也降低了所需样品量,虽然采用了长时间的缓慢梯度,但是仍然减少了总的分析时间。(来源: Anal. Chem., 2010, 82: 2616-2620) 2纳米结构启动质谱技术 质谱在检测生物分子方面有很大的潜力,但现有方法仍存在灵敏度不够高、需要基质分子促使分析对象发生离子化等缺陷。纳米结构启动质谱(nanostructure-initiator mass spectrometry, NIMS)技术使用纳米结构表面的“启动子”或者“笼状物”进行释放和离子化吸附在其表面的完整分子,能以极高的灵敏度分析非常小的区域,从而允许对肽阵列、血液、尿和单个细胞进行分析,而且还能用于组织成像。此技术克服了一般质谱方法灵敏度低和需要基质辅助离子化的缺陷。近几年,来源于动植物油脂及微生物代谢的生物柴油因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而受到关注。由于柴油的品质与其脂肪酸的含量和性质密切相关,因此建立与当今代谢工程匹配的最佳脂肪酸克隆体高通量分析方法是生物柴油发展的关键。Wolfgang Reindl和Trent R. Northen将NIMS技术作为一种快速简便的分析手段用于植物及微生物脂肪酸的分析。研究证明,NIMS技术在负离子模式下可实现大量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的直接检测,并且在几个数量级范围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可达fmol级;另外,可以实现微量橄榄油、黄豆油和藻类短杆菌肽的定性及定量分析。NIMS的独特表面允许样品进行原位净化,这使得信噪比可以达到10倍以上。这项研究为植物及微生物油脂的快速分析奠定了基础,促进了生物柴油的发展。(来源: Anal. Chem., Article ASAP DOI: 10.1021/ac100159y, Publication Date (Web): March 31, 2010, in press) 3在线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多级质谱(CE-LIF-MSn)技术用于母乳喂养婴儿的食用母乳和粪便中寡聚糖图谱的建立 CE-LIF常被用在碳水化合物的检测分析中。没有紫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经过衍生可以在很低浓度水平被检出,灵敏度可达到pmol,所以在复杂生物样品的检测中CE-LIF备受关注。但是对检出物质进行确认却是一个复杂和耗时的过程。CE-MS则在物质鉴定方面有独特的优势。荷兰Wageningen University的Henk A. Schols教授课题组将在线CE-LIF-ESI(电喷雾离子源)-MSn用于母乳喂养婴儿的 食用母乳和粪便中的寡聚糖图谱的建立。LIF通过CE毛细管上的窗口进行柱上检测,毛细管中的液体通过一个鞘流接口进入到MS中。这种设计可以在同一次分析中既得到LIF信号又得到离子强度信号,并可将两组信号进行相关分析以进行物质确证。通过在线CE-LIF和ESI-MS串联对母乳喂养婴儿所食的母乳和其粪便中8-氨基芘-1,3,6-三磺酸钠盐(APTS)衍生的人乳低聚糖物质(HMOs)分析图谱的比较,对HMOs在胃肠道中的代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母乳中的寡聚糖相比,在母乳喂养婴儿的粪便中确证了lacto-N-fucopentaose (LNFP)和lacto-N-neo-tetraose(LnNT)两种新的异构体。通过粪便中的寡聚糖图谱可以推断出高相对分子质量的HMOs在胃肠道中的生物转化和降解。(来源: Electrophoresis, 2010, 31: 1264-1273) 4动态针捕集技术在临床呼气试验中的应用 现代分析科学为各领域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在医药学领域,使用超痕量分析对人呼气中存在的挥发性生物标志物或药物进行检测的新型诊断方式便是一例。德国罗斯托克大学的Maren Mieth等曾提出个性化的动态针捕集技术用于呼吸气体的取样和富集(见: Anal. Chem., 2009, 81: 5851-5857)。动态针捕集技术利用装有吸附填料的捕集针对所要分析的气体进行采集,在样品处理方面较之固相萃取或者固相微萃取技术更加快速、灵敏、稳定、即时。最近,他们又首次在医疗机构的临床条件下,针对低量(20 mL)呼出气体,完成了多床层动态针捕集联合中心切割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和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GC×GC/TOF-MS)的分析。为了实现快速有效的分离分析,他们应用高通量自动化解吸和分离系统,采用22根不锈钢针(60 mm×0.41 mm i.d., 0.72 mm o.d.)捕集气体,针管吸附物可稳定存在约7.8 h。实验中首先建立中心切割GC/MS方法,在消除了高浓度的挥发性消毒剂和麻醉剂的背景干扰后,采用该体系成功地测定了11位接受心脏手术病人的呼出气体,找出了5种病人呼出物随时间变化(术前、 术后各时间点)的规律,显示了此方法具有作为判断病情发展的辅助手段的良好潜力。接下来又采用GC×GC/TOF-MS对被分析物进行无偏向性的筛查和鉴定,从一位麻醉后病人呼出物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采用该方法能检测到超过200种物质,并可成功地鉴定其中的60种。因此,可将检测结果作为进一步筛查标志物的依据和基础。此项研究表明了动态针捕集技术结合色谱-质谱联用能够为临床呼气试验提供特定的解决问题的途径。(来源: Anal. Chem., 2010, 82: 2541-2551) 5采用小分子作为亲和色谱配体纯化蛋白质的新方法 亲和色谱(AC)是目前进行蛋白质纯化的最有效的色谱分离技术,但现有配体基本上是蛋白质,使该技术的使用范围受限,同时又具有价格昂贵和易降解的缺点。采用化学稳定的小分子配体将大大扩大AC在生物药品净化上的使用范围,但设计能与大分子蛋白质紧密并特异性结合的小分子存在很大的技术难度。丹麦University of Copenhagen的J. E. Rasmussen和K. J. Jensen等报道了一个完 整的用于开发和建立新型小分子亲和树脂的综合方法。该方法组合了虚拟筛选和颗粒上自动串行库筛选,其中使用了一种新的光编码方案促进结构的全面完整的“一珠一化合物”库的亲和力映射。他们用该方法制备了用于识别人生长激素(hGH)的小分子亲和树脂,并评价其对大肠杆菌裂解液中hGH的选择吸收和洗脱能力,hGH的纯度(91%)和回收率(61%)均较好。(来源: Angew. Chem. Int. Ed., published online: 18 Mar, 2010)  相似文献   
70.
以大粒车前子来源阿拉伯木聚糖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酸水解结合高效阴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法测定单糖组成,系统优化酸的种类和浓度、水解温度和时间、水解后样品放置时间等水解条件.结果表明,将车前子多糖置于2 mol/L H2 SO4、120℃常压油浴条件下水解2 h时,效果较好,但水解后稀释液放置时间不宜超过6 h.大粒车前子多糖主要由阿拉伯糖(8.89%)和木糖(41.52%)组成,同时检测出半乳糖醛酸(0.73%)、葡萄糖醛酸(3.44%)和微量的半乳糖、葡萄糖,结果重现性良好.利用上述最优条件水解黍子壳、燕麦麸皮和青稞来源阿拉伯木聚糖并分析单糖组成,均获得较好结果.本研究为分析各种来源阿拉伯木聚糖的单糖组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