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8篇
  免费   381篇
  国内免费   871篇
化学   1224篇
晶体学   127篇
力学   98篇
综合类   37篇
数学   19篇
物理学   59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The measurement of low-field susceptibility X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T for La2/3Ca1/3MnO3 shows a significant downturn in 1/X(T) above the Curie temperature Tc, a behaviour generally observed in perovskite manganites. Such a downturn is argued to be due to the segregation of ferromagnetic clusters with larger spins in the paramagnetic matrix. Based on this consideration, a phenomenological expression for X(T) is proposed,in which the total susceptibility is assumed to be a sum of two susceptibilities arising from magnetic entities in the PM background and the FM clusters with T-dependent effective spin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obtained in La2/3Ca1/3MnO3.  相似文献   
13.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a2/3Sr1/3MnO3+xWO3(x=0~25%)系列多晶陶瓷样品.结果表明。随着WO3掺杂量的增加,样品的电阻率增大,金属-绝缘体相变温度(Tp)值下降.在1.4T磁场下,当0≤x≤12.5%时,样品的室温磁电阻值从5%增大到15%,提高了200%.当12.5%〈x≤25%时,室温磁电阻值从15%降低到0.这对磁电阻材料在室温下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于CO在钙钛矿氧化物上的吸附,Tascon等人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认为CO是吸附在表面O~(2-)上,O_2吸附在金属位上,且他们提出了氧化反应的可能机理为吸附态的CO与吸附态的氧生成CO_3为速度控制步骤,他们还认为该步骤是以生成稳定的双齿碳酸盐再变成单齿碳酸盐而进行的.即  相似文献   
15.
16.
采用sol—gel法,分别在不同温度下退火2h,制得一系列纳米氧化物La0.68Pb0.32FeO3粉体,并测定了该材料对乙醇的气敏性能。随退火温度的升高,所得样品逐渐向单一钙钛矿结构转化。应用Scherrer公式对退火温度分别为200,400,600,800,1000℃的样品粒径进行了计算,样品粒径依次为11.5,13.6,16.4,20.0,25.3nm。这说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样品粒径逐渐增大。对乙醇气敏性能的测定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的升高,材料对乙醇的最佳灵敏度先升高、又降低,退火温度为800℃的样品最佳灵敏度达到51.7。  相似文献   
17.
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为模板制备了含稀土元素La的无机-有机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RD、SEM、HRTEM、EDX等的表征,证明所得的稀土复合物为层状结构,且十二烷基磺酸钠与La的比例为1∶1。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原料配比等对复合物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微乳液法制备超细K2Ln2Ti3O10及其光催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以钛酸四丁酯、氢氧化钾和镧系金属氧化物为原料。采用微乳液法制备了系列超细K2Ln2Ti3O10(Ln=La.Ce,Pr.Nd,Sm,Eu,Gd)光催化剂。并考察了其光催化活性。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微乳液法制备催化剂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900℃),用较短的烧结时间(3h)合成结晶度高、粒径较小(200Mm)的K2Ln2Ti3O10钙钛矿型层状结构化合物。催化剂在紫外光和可见光条件下均具有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活性。紫外光条件下可以明显提高光催化降解活性,降解率达到60%。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共沉淀水热法制备了镍铝铈三元复合层状氢氧化物.详细探讨了合成体系pH值、Ce/Al比及陈化条件对合成产物物相的影响;通过XRD,ICP,TG-DTA手段研究了合成物物相、组成及热行为.考察了以合成物为前驱体经焙烧后转化为镍铝铈复合金属氧化物在催化消除NO反应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合成镍铝铈三元复合层状氢氧化物的适宜条件是:M2 /M3 =2,Ce/Al=0.07~0.75,pH=5.5~6.9,水热处理条件为110℃,5 h;在pH=5.5~6.9条件下,合成原料配比不同,产物物相相同,但组成不同;合成物热稳定性较差,在T=100~400℃之间,层间吸附水及层间平衡阴离子NO3-脱去,转化为复合氧化物,将此氧化物应用于NO消除反应中,表现出高的低温活性,400℃进行反应,NO转化率达95%,N2选择性几乎100%.  相似文献   
20.
无机层状复合氢氧化物中顺铂-DNA模型分子的选择性插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药物分子的选择性包裹和控制释放是药物研究领域中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方向。本文研究表明:顺铂-DNA模型分子cis-[Pt(NH3)2(5′-GMP)2](5′-GMP 5′-单磷酸鸟苷)可插入无机层状复合氢氧化物[Zn0.68Al0.32(OH)2](NO3)0.32·mH2O。但另一种层状复合氢氧化物[LiAl2(OH)6]Cl·H2O由于其阳离子层中正电荷密度较高、阳离子层与层间阴离子之间静电作用较强,因而顺铂-DNA模型分子不能通过离子交换方式插入其层间。光谱数据证实插入层间的顺铂-DNA模型分子结构不变。这可能为铂-DNA分子的传递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