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   84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基于对乙酰氨基酚在碱性介质下对CdS量子点-高锰酸钾-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强烈的抑制作用,建立了对乙酰氨基酚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的测试条件为:5.0×10-3 mol·L-1 NaOH、1.0×10-5 mol·L-1 KMnO4、6.0×10-4 mol·L-1CdS量子点、5.0×10-4 mol·L-1鲁米诺、样品(标准品或水)的体积比为1∶1∶4∶2∶1;方法对对乙酰氨基酚的线性范围为1.0×10-8~1.0×10-4 mol·L-1,相关系数R为0.9991,检出限为6.0×10-10 mol·L-1;对1.0×10-6 mol·L-1的对乙酰氨基酚溶液平行测定11次,其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该方法可应用于药物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2.
对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校准用标准物质对乙酰氨基酚–甲醇溶液和咖啡因–甲醇溶液进行了比较选择。与对乙酰氨基酚相比,咖啡因的缺点是色谱峰对称性稍差,优点是没有杂质峰,更重要的是咖啡因已经研制出国家二级标准物质,可以很好地溯源,所以咖啡因更适合作ELSD的校准物质。  相似文献   
7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氯美扎酮分散片溶出度。以稀盐酸24mL加水至1000mL为溶媒,转速为100r.min-1,取样时间为15min,在227nm波长处测定其溶出度。对乙酰氨基酚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0.59%;氯美扎酮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0.86%。3批样品15min溶出度均在90%以上,且溶出均一。本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溶出度测定。  相似文献   
74.
采用KromasilC4(200×4.6mm;5μm),以甲醇-水-冰乙酸(27∶63∶0.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7nm,对乙酰氨基酚和氯美扎酮浓度分别在0.035—0.212mg/mL和0.008—0.048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和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和100.0%。本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回收率高,且可同时测定对乙酰氨基酚氯美扎酮分散片中两组分的含量,并可用于其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5.
对乙酰氨基酚的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文章用理论计算(DFT,密度泛函理论)和实验两种方法得到了对乙酰氨基酚的拉曼光谱(NRS)和红外光谱(IRS)。得到的理论值和实验值的基本符合。通过对其对比分析,再结合相关文献,对其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振动模式的归属分别进行了指认。  相似文献   
76.
探讨了在HCL体系中用双波长等吸收点分光光度法及系数倍率法同时测定对乙酰氨基酚合成过程中对硝基酚,对氧基酚和对乙酰氨酚三组分含量的可行性,对硝基酚的最大吸收为318nm,线性范围为0-30mg/L;对乙酰基酚的测定波长为240nm,参比波长为358nm;对氨基酚的测定波长为240nm,358nm,361nm。  相似文献   
77.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制备纳米银-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Ag NPs-GN),将其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纳米银-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Ag NPs-GN/GCE)。在p H 4.78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用循环伏安法(CV)和方波伏安法(SWV)研究了对乙酰氨基酚在Ag NPs-GN/GCE和GN/GCE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二者对对乙酰氨基酚的氧化还原反应均有电催化作用,而且复合纳米材料Ag NPs-GN具有较单一GN更好的催化效果。用方波伏安法测得对乙酰氨基酚的还原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7~5.0×10-4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3.0×10-8mol/L。建立了片剂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测定的新方法,修饰电极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78.
以金属有机骨架材料ZIF-67为前驱体,在N;保护下碳化热解形成C-N-Co(3)O_(4)多孔碳材料。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N;物理吸附仪对材料的形貌、比表面积及孔分布进行表征。由于该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及优良的导电性,将C-N-Co(3)O_(4)固定到玻碳电极表面(GCE)构建了电化学传感器,用于检测对乙酰氨基酚(AP)。采用循环伏安、电化学交流阻抗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最优实验条件下,C-N-Co(3)O_(4)修饰传感器的峰电流与AP溶液浓度在2.0×10^(-4)~1.5 mmol/L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0 nmol/L。该传感器用于西药样品中AP检测,加标回收率为94.1%~103.8%。  相似文献   
79.
基于碱性条件下,CeO_2纳米粒子能够有效增敏鲁米诺-KMnO_4体系的化学发光,并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种对乙酰氨基酚测定的新方法。实验研究了影响化学发光检测信号的多种因素,并初步探讨了可能的化学发光机理。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对乙酰氨基酚浓度在1.0×10-7~5.0×10-5mol/L范围内与相对化学发光强度的抑制值呈良好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2)为0.996 4,检出限(3σ)为3.3×10-8mol/L。对5.0×10-6mol/L的对乙酰氨基酚溶液平行测定11次,计算得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该法用于银翘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8.0%;对尿液的加标回收率为97.9%~98.7%,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0.
逆最小二乘法同时测定合成醋氨酚样品中6组分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醋氨酚,化学名为对乙酰氨基酚,俗名扑热息痛,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解热镇痛药,老的合成方法存在着收率低和污染环境问题,新法“连续一步法合成醋氨酚”可克服上述问题,但合成过程中,同时存在着6种成分:对乙酰氨基酚、对硝基酚、对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乙酸酯、对硝基酚乙酸酯和醋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较费时且需价格昂贵的仪器,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则6组分在紫外区的光谱严重重叠,本文采用逆最小二乘法(CPA)来同时测定醋氨酚合成过程中6组分的含量,快速、简便,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