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70篇
化学   235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7篇
综合类   27篇
数学   38篇
物理学   43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721.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人体胸腔积液中酪氨酸(Tyr)、苯丙氨酸(Phe)和色氨酸(Trp)的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胸腔积液病因鉴别诊断。优化的液相色谱条件如下:VertexTMAQ-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10 mmol/L醋酸铵缓冲溶液(醋酸调至pH 5.6)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和278 nm。结果表明,3种氨基酸在各自相应的线性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信噪比为3时,检出限(LOD)分别为0.50,0.17和0.20μmol/L。胸腔积液样品经甲醇去除蛋白质后取上清液直接测定,3种氨基酸平均回收率在80.7%~101.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5%~8.7%。利用本方法对72例良恶性胸腔积液中的3种氨基酸进行分析,发现Tyr,Phe和Trp含量在不同疾病的样品中存在统计学差异,对胸腔积液病因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22.
为鉴别补骨脂与其混伪品,对两种种子的可溶性蛋白质进行了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补骨脂及其混伪品的电泳图谱存在显著差异,电泳图谱可作为补骨脂及其混伪品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723.
归头和归尾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法的鉴别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采用红外光谱法 (FourierTransformInfraredSpectroscopy ,FTIR)并结合二维相关 (Two dimensionalcorrelationspectroscopy)分析技术分析鉴别了来自甘肃岷县的两批当归药材各自的归头和归尾。尽管归头和归尾属于同种药材的不同药用部位 ,在红外的一维谱图上较为相似 ,但由于氨基酸和挥发油在当归的根头部分和归尾部分的分布不均一而引起二维相关红外谱的不同而可方便的加以区分鉴别。该法快速、准确 ,为客观评价中药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724.
利用PFT-NMR核磁共振波谱仪测定了黄芩提取物的13C NMR图谱,对黄芩提取物的13C NMR指纹图谱进行了解析,并与黄芩素、千层纸素A、汉黄芩素和黄芩甘进行了比较,获得了黄芩提取物的特征峰,结果表明不同黄芩提取物的13C NMR指纹图谱都显示出黄酮类有效成分特征共振峰,并具有很好的重现性和高度的特征性,可以成为黄芩真伪鉴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725.
黄芩的13C NMR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PFT-NMR 核磁共振波谱仪测定了黄芩提取物的13C NMR图谱,对黄芩提取物的13C NMR指纹图谱进行了解析,并与黄芩素、千层纸素A、汉黄芩素和黄芩苷进行了比较,获得了黄芩提取物的特征峰,结果表明不同黄芩提取物的13C NMR指纹图谱都显示出黄酮类有效成分特征共振峰,并具有很好的重现性和高度的特征性,可以成为黄芩真伪鉴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726.
采用红外光谱法(FTIR)并结合二维相关光谱分析技术,对不同染发剂染过的头发进行了鉴别研究,普通头发和染过的头发在一维谱图上差别不显著,而在二维谱图上具有显著性的差别。在1000—2000cm-1区域同步相关红外谱图上,普通头发与高档染发剂染色的头发在1500cm-1附近有3个强的自动峰,2个弱的自动峰。低档染发剂染色的头发在1500cm-1附近有3个弱的自动峰,在2000cm-1附近有3个弱的自动峰。在2800—4000cm-1区域同步相关红外谱图上,普通头发与高档染发剂染色的头发在3300cm-1附近有1个强的自动峰,1个弱的自动峰。低档染发剂染色的头发在3400cm-1附近有1个弱的自动峰。在异步谱图上普通头发与高档染发剂染色的头发也相似,同时区别于低档染发剂染色的头发。  相似文献   
727.
蒙药材珍珠杆及其伪品的紫外/荧光/红外光谱法鉴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用紫外、荧光及红外三种光谱法对四种蒙药材进行了鉴别研究。分别用甲醇、石油醚、氯仿对蒙药材珍珠杆及其代用品钩藤、接骨木和混伪品桂枝进行了超声提取,对提取物分别进行了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测试,并对上述四种药材粉末的红外光谱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四种药材的紫外光谱特征峰相异。用荧光光谱鉴别时, 对药材的提取溶剂有选择性,以甲醇作提取溶剂时四种药材的荧光光谱能有明显的差异。四种药材粉末的红外光谱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728.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和模式识别技术鉴别中药材产地   总被引:27,自引:8,他引:19  
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获得了来自不同产地的中药材的红外光谱,结合近邻法和多类支持向量机等模式识别技术,对来自四个不同产地的269个白芷样本和六个不同产地的350个野生和栽培丹参样本进行了产域鉴别,得到的交叉验证准确率分别达到99%和95%,为中药材产地的快速无损鉴别探索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29.
甘草真伪品的FTIR光谱法鉴别研究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法并结合二维相关(Two-dimensional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分析技术分别对药用植物甘草(药材对照品)及其伪品刺果甘草进行了无损快速鉴别研究。 结果表明:虽然甘草和伪品刺果甘草都是来源于同一科属,但两者所含化学组分的含量不同,其红外光谱图既有一定的差异,又有一定的相似。 而在红外二阶导数谱图上差异较明显,在二维红外谱图的差别不但较明显而且很直观。 凭借这些差异,可方便地进行真伪鉴别,同时还进一步表明了这两种甘草药材中化学组分之间的差异。 该法无损,快速,准确,样品量少,为客观评价中药材的来源,真伪,优劣等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730.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洛伐他丁中的杂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永江  朱炜  邵青  程翼宇 《分析化学》2006,34(1):115-118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质谱联用方法对洛伐他丁及其杂质成分进行分离分析和结构鉴定。实验采用D iamonsil C18(5μm,4.6 mm×250 mm)为分离柱,乙腈-水(含0.1%乙酸)(65∶35)为流动相,分离并检测了洛伐他丁及其杂质;通过与DAD检测器和离子阱质谱联用,获得了它们的紫外光谱和质谱数据;紫外光谱表明除氢化洛伐他丁外其余杂质与洛伐他丁基本结构相同,利用MS和MS2数据确定了杂质的分子量和侧链结构,由此鉴定了其中10个杂质的结构。实验结果表明,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质谱联用技术可以快速鉴定洛伐他丁中的杂质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