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3篇
化学   138篇
力学   8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14篇
物理学   6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在采集多个含油气盆地油样和岩样基础上,利用显微荧光光谱和有机地化参数研究了次生作用对原油和油包裹体荧光颜色及光谱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油次生蚀变主要通过改变原油中饱/芳比来影响荧光参数,其中生物降解和水洗作用使原油荧光颜色、谱形发生改变,并使荧光参数发生红移,气侵分馏和裂解作用使得原油荧光参数发生蓝移,混源作用则使两端元油分别发生红移和蓝移。通过原油和油包裹体的QF-535频率直方图可以定性识别研究区的次生作用或主成藏期。建立研究区衡量次生变化的参数与QF-535的关系式,可半定量判别原油遭受次生蚀变的程度。在显微荧光测试中应该剔除遭受过拉伸或渗漏、热裂解和光氧化作用的油包裹体。  相似文献   
82.
冯旭阳  刘杰  王殿生 《分析试验室》2019,38(11):1324-1329
采用超声波制备出不同含水率的水包油型原油乳状液样品,采用CPMG自旋回波法测量了核磁共振T_2谱。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提出了分别基于水包油型原油乳状液T_2谱中T_2N峰的弛豫时间T_(23),T_2谱各峰面积和加入过量MnCl_2·4H_2O后T_2谱总峰面积测量含水率的3种可能方法。验证实验表明:两种基于T_2谱峰面积的测量方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基于横向弛豫时间的测量方法因受原油乳状液乳化程度的影响较大,可行性较差。该研究成果为测量水包油型原油乳状液的含水率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3.
为降低长距离原油输送过程中混油产生的损失, 需定时检测管线原油成分以确定是否出现混油事故。常规检测输油管线原油成分需从现场管线中取样后, 再进行室内检测, 该类技术操作复杂且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未能实时反映管道混油后油品成分变化。文中应用激光拉曼光谱对原油识别检测进行了实验研究, 试验选取辽河油田不同区块2种原油, 通过特征峰及图谱分析, 实现不同类型原油的识别。结果表明, 2 800 cm-1~3 000 cm-1区域特征峰是激光拉曼证明烷烃存在的重要标志, 该段拉曼谱图特征峰的不同代表了烷烃组分的差异性, 可以有效区分不同类型的原油。该方法的进一步研究, 有望形成一套油品快速、实时检测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84.
夏文杰  董汉平  俞理 《化学学报》2011,69(12):1483-1490
铜绿假单胞菌WJ-1是从蒙古林油田油水样中分离得到的一株能够以原油为唯一碳源, 通过合成某些代谢产物增加其环境竞争力和存活率的烃降解菌. 用氯仿从WJ-1LB培养液中萃取绿脓素, 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ry, GC-MS)分析得该物质为1-羟基吩嗪. 通过在原油培养基中加入和未加入0.2 g/L绿脓素, 培养32 d来研究绿脓素对烃降解菌群T2的群落结构和原油降解能力的影响.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分析结果表明: 在32 d的原油降解中, 含有绿脓素的培养液中T2菌群多样性减少. 气相色谱和棒薄层层析分析得: 含有绿脓素的培养液中原油的芳香族烃等非烃类和正构烷烃中长链组分的降解率比未加入绿脓素的要低.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活性检测结果表明: 不同菌体的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与活性不同, 引起对绿脓素抗性的差异. 可见绿脓素对烃降解菌群的结构和原油降解能力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5.
用气相色谱和色-质联用以对高凝固点(约42℃)原油及一般原油300℃以前组分的碳数分布情况作了分析和比较,并使用氧化铝多孔层空心毛细管柱分离了原油中石油气的低碳数组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6.
X—射线荧光光谱成型滤纸片法测定原油中的钒,镍,锰和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德科 《分析化学》1993,21(2):190-192
  相似文献   
87.
磁法改善原油流动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8.
辽河超稠原油的流变性质及其乳化降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郭东红  江龙 《化学通报》2002,65(10):692-695
研究了辽河超稠原油在不同温度下的流变性质,进行了辽河超稠原油的乳化降粘试验,研制出比较适宜的乳化降粘剂BHJ,制备出稳定性好、粘度适中的水包油型超稠原油乳状液。在乳化剂加量为6‰-1%的情况下,最大降粘率达到90%以上。并对超稠原油乳状液的流变性质、微观结构及燃烧特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9.
优秀原油破乳剂所具备的性能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油破乳剂是国内外油田矿场所必需的化学药剂,可在针对性的破乳剂性能选择上一直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由于原油组成的复杂性,加上影响形成乳化原油的因素众多,给原油破乳剂的研究工作带来许多困难。本文从原油乳状液的形成机理入手,分析了乳状液的稳定性原因、破乳机理、破乳剂分子结构性能、物化性能与破乳效果,提出了优秀的原油破乳剂所应具备的性能。  相似文献   
90.
应用GC PFPD和GC MS技术对加拿大油砂合成原油(Synthetic Crude Oil,简称SCO)减压馏分油(350 ℃~500 ℃)中的含硫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所含硫化物主要是C3~7二苯并噻吩,而催化裂化反应后则以短侧链二苯并噻吩为主,还含少量烷基苯并噻吩和烷基噻吩,三者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2.04%、13.42%和0.56%,均属于难以加氢脱除的含硫化合物。SCO减压馏分油和大港减压馏分油按不同比例混合后进行催化裂化反应,随着加拿大合成原油减压馏分油搀兑比增加,所得液相产物中烷基噻吩和烷基苯并噻吩质量分数逐渐降低,烷基二苯并噻吩相对质量分数增加,4-MDBT是丰度最高的含硫化合物,显示加氢油的特征。随掺兑比的提高,液相产物中总硫质量分数和柴油馏分中硫质量分数逐渐增高,而汽油馏分中硫质量分数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