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9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1653篇
化学   3376篇
晶体学   76篇
力学   36篇
综合类   50篇
数学   14篇
物理学   42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152篇
  1995年   152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131篇
  1992年   124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117篇
  1989年   118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将磷酸三(β-氯乙基)酯(TCEP)作为锂离子电池阻燃剂以提高电池的安全性。本文采用循环伏安、差热分析(DTA)和电子扫描电镜(SEM)研究了电解液1mol/L LiPF6 EC DMC(质量比1/1)中添加7.5(wt)%TCEP时TCEP的分解电位、分解温度和电池100次循环后的负极表面形貌,用高温测试和电化学测试手段考察了电解液中添加3(wt)%和7.5(wt)%TCEP对电池安全性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CEP含量为7.5(wt)%时,电解液的分解电压为4.7V,电解液差热分析(DTA)曲线分别在250、280和320℃出现TCEP的三个分解吸热峰,电池循环100次后表面形貌良好。在150℃环境温度下对电池进行的耐高温测试表明,电池温度在147~155℃上下波动,且TCEP对电池循环性能的影响极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阻燃剂。  相似文献   
992.
姚泽清  张倩  蔡波  吕云 《运筹与管理》2008,17(2):152-156
本文透过2005年中国西部12省、市、自治区的10项国民经济主要指标,使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1],以94.12%的精度用两个新指标来代替原来的10个指标,这两个新指标是原指标的线性组合,且彼此之间还是互不相关的,从而在力保数据信息丢失最少的原则下有效地将一个10维变量系统降至2维,并利用第一主成分给出了西部12个省市区的综合经济实力的排序.  相似文献   
993.
次磷酸的新型生产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电渗析法制取次磷酸,工艺简单,产品纯度高,设备投入小,适于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994.
还原态钼铝催化剂上NO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红外光谱及同位素交换反应后的分析 ,证明吸附在还原态钼铝催化剂上的NO是以双亚硝酰基形式存在的  相似文献   
995.
MoS2是钼基加氢精制催化剂[Co(Ni)Mo/r-Al2O3]活性相的主要组份,其形态与结构对Co(Ni)Mo/r-Al2O3的加氢脱硫(HDS),加氢脱氮(HDN)活性的影响至关重要^[1,2],目前,人们通常使用的TPR方法虽可测定过渡金属硫化物在表面性位,并可有效地区分位于催化剂活性组(MoS2-slab)周边的硫物种,但对不同价态的钼尚无法鉴别^[3],本文制备了硫化态Mo/r-Al2O3催化剂,以CO为探针分子,利用FTIR技术在液氮温度(77K)下考察了催化剂的表面活性位(钼物种)及催化噻吩HDS的活性.  相似文献   
996.
本文模拟了半水法湿法磷酸生产过程中α型半水硫酸钙(α-HH)的结晶过程。在30%P2O5,反应温度95 ℃,过饱和度S=1.64~2.10条件下,通过浊度仪监测溶液中浊度变化,测定了不同F-及SiF2-6浓度下α-HH结晶诱导时间,采用经典成核理论公式计算了α-HH的临界晶核半径及成核速率,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分析了F-及SiF2-6对α-HH结晶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F-、SiF2-6浓度的升高,α-HH晶体的结晶诱导时间延长,表面能和临界晶核半径都增大,然而成核速率减小。当过饱和度S=1.64时,加入0.06 mol·L-1 F-,α-HH结晶诱导时间延长了465 s,成核速率减小到0.403×1029 晶核数·cm-3·s-1,然而,加入0.06 mol·L-1 SiF2-6,α-HH结晶诱导时间延长了710 s,成核速率减小到0.339×1029晶核数·cm-3·s-1。SiF2-6对α-HH晶体抑制成核作用大于F-。F-、SiF2-6阻碍了α-HH晶体沿C轴方向生长,使得晶体长径比减小,晶体形貌向短柱状变化。F-、SiF2-6影响了α-HH晶体(200)、(310)、(400)晶面衍射峰强度和结晶度。控制半水法湿法磷酸中F-及SiF2-6浓度水平,可以得到短柱状的α-HH晶体,有利于过滤洗涤。  相似文献   
997.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一种硅的特殊结构(表面异构的硅十二面体结构)填充到扶手型单壁纳米管组成的复合结构的加热过程,通过可视化,键角分布,二面角分布等分析方法来研究这种结构在碳纳米管中的稳定性和结构演变情况。研究发现这种结构在碳纳米管中是非常稳定的,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硅纳米团簇的四面体结构开始减少,近邻原子数目有所增加,但不超过8个。该复合结构是由二十个四面体组成的正十二面体,通过模拟分析可知这种结构具有相当高的稳定性,一部分原因是正四面体的单臂纳米管比较稳定,对十二面体结构的硅起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另一部分原因是Si20的正十二面体本身具有较高稳定度,这一点我们通过可视化软件发现这种团簇是缩成一团而并不是从中间裂开观察得到。  相似文献   
998.
以Na_2MoO_4·2H_2O和C_2H_5HS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和光照法制备了MoO_3/MoS_2复合结构.使用透射电子扫描显微镜、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手段表征了样品的形貌、结构和光致变色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呈纳米线束状结构.当Na_2MoO_4·2H_2O和C_2H_5HS比例为1∶3时,样品呈黄色;当Na_2MoO_4·2H_2O和C_2H_5HS比例为1∶3以下时,样品呈蓝色.所制备样品具有光致变色效应,当Na_2MoO_4·2H_2O和C_2H_5HS比例为1∶2时,材料的光致变色性能最好.优异的光致变色性能归因于MoO_3/MoS_2复合结构具有合适的能带结构,从而有效地分离光生载流子,抑制了电子和空穴的复合.  相似文献   
999.
针对具有高度对称性的棱烷、立方烷等笼状烃类化合物,提出了一种通过扩展其中一个环而将其从三维立体结构转变为二维平面图形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很容易地对复杂的笼状烃进行系统命名,其中双五棱烷和双六棱烷的命名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000.
钼在钨酸钙荧光体中的能量传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一系列掺杂钼的乌酸钙荧光体,通过测定系列荧光体的发射光谱系统地研究了其发光特性,探讨了钼在钨酸钙荧光体中的能量传递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