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9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1094篇
化学   2585篇
晶体学   27篇
力学   9篇
综合类   30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20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利用循环伏安法将L-苏氨酸聚合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 制成聚L-苏氨酸修饰电极. 实验表明, 该电极对多巴胺和肾上腺素都有较好的催化氧化效果. 运用循环伏安法详细研究了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 在pH 2.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 肾上腺素的电子传递系数为0.51, 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为1.33 s-1; 在pH 7.5的PBS中, 多巴胺在电极上产生一对氧化还原峰, 多巴胺在电极上的电子传递系数为0.60, 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为0.92 s-1. 该修饰电极对多巴胺和肾上腺素能够进行同时测定, 还原峰电流与多巴胺和肾上腺素浓度分别在1.0×10-6-5.0×10-4 mol·L-1和3.0×10-6-1.0×10-4 mol·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2.
以P123 嵌段共聚物为模板剂, 3-三甲基丙基氯化铵三甲氧基硅烷(TMAPS)为修饰剂, 酸性条件下一步法直接合成了有机季铵基团功能修饰的SBA-15, 并通过XRD、TEM、N2吸附-脱附、Raman 光谱等对功能化样品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 对一步法合成TMAPS 修饰的SBA-15 的可能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修饰后的SBA-15 仍然保持了二维六方特征介孔结构, 随着TMAPS负载量的增大, SBA-15 孔道有序度下降, 孔径、孔容和比表面积也随之下降. 有机季铵基团在SBA-15 孔道表面均匀分散, 可与HAuCl4通过快速离子交换制备Au 颗粒高度分散的Au-SBA-15.  相似文献   
103.
Pt电极上吸附原子对仲丁醇电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和石英晶体微天平研究了HClO4溶液中仲丁醇在Pt电极及以Sb和S吸附原子修饰的Pt(Pt/Sbad和Pt/Sad)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过程 .从电极表面质量变化可以看出 ,仲丁醇的氧化与电极表面的氧物种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Pt电极表面Sb吸附原子可在较低的电位下吸附氧 ,明显提高仲丁醇的氧化活性 .与Pt电极相比 ,Sb吸附原子修饰的Pt电极使仲丁醇氧化的峰电位负移约 10 0mV .相反 ,Pt电极表面S吸附原子的氧化会消耗表面氧物种 ,抑制仲丁醇的氧化 .从电极表面质量变化提供了吸附原子电催化作用的数据  相似文献   
104.
以乙醇为溶剂, 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 用溶剂热法制备了Ag表面修饰的负载型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 利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BET)、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UV-Vis)光谱等技术对其进行了系统的表征, 以亚甲基蓝(MB)溶液的脱色降解为模型反应, 考察了不同Ag含量样品的光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用溶剂热法制备的样品中TiO2皆为锐钛矿相, 金属Ag颗粒沉积在TiO2表面, 粒径为2 nm左右, 比表面积较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样品大大增加, 最高可达151.44 m2·g-1; UV-Vis光谱和光催化实验表明: Ag修饰使TiO2对光的吸收能力大大增强, 吸收带边红移至可见光区, 亚甲基蓝在该复合材料上的光催化降解反应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溶剂热法制备样品的光催化性能明显好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样品, 在紫外光和可见光下, Ag摩尔分数为5%的样品表现出最佳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5.
于浩  郑建斌 《中国化学》2007,25(4):503-509
A copper hexacyanoferrate modified ceramic carbon electrode (CuHCF/CCE) had been prepared by two-step sol-gel technique and characterized using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The resulting modified electrode showed a pair of well-defined surface waves in the potential range of 0.40 to 1.0 V with the formal potential of 0.682 V (vs. SCE) in 0.050 mol·dm^-3 HOAc-NaOAc buffer containing 0.30 mol·dm^-3 KCl. The charge transfer coefficient (a) and charge transfer rate constant (ks) for the modified electrode were calculated. The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of this modified electrode to hydrazine was also investigated, and chronoamperometry was exploited to conveniently determine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D) of hydrazine in solution and the catalytic rate constant (kcat). Finally, hydrazine was determined with amperometry using the resulting modified electrode. The calibration plot for hydrazine determination was linear in 3.0 × 10^-6--7.5 × 10^-4 mol·dm^-3 with the detection limit of 8.0 × 10^-7 molodm^-3. This modified electrode had some advantages over the modified film electrodes constructed by the conventional methods, such as renewable surface, good long-term stability, excellent catalytic activity and short response time to hydrazine.  相似文献   
106.
SiO2交联剂交联MMA聚合制备PMMA/SiO2纳米复合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宝立  李笃信 《化学通报》2006,69(6):415-420
用SiO2交联剂(SiO2HPA)交联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自由基聚合制备PMMA SiO2纳米复合材料。采用两步法将可聚合乙烯基单体以化学键的形式键接到SiO2表面合成SiO2交联剂,首先利用过量的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对SiO2纳米粒子表面进行化学修饰合成出表面带有高反应活性NCO基团的功能化SiO2粒子(SiO2TDI),SiO2TDI与丙烯酸羟丙酯(HPA)反应合成SiO2交联剂。系统研究了MMA单体与SiO2交联剂投料比及聚合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此外,利用红外光谱(FT IR)、DSC、TGA、可见光光谱仪等实验手段对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纳米SiO2粒子在复合材料中起着物理交联点和化学交联点作用,复合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明显地高于其纯PMM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随着纳米SiO2粒子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玻璃化温度升高,而透明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7.
二氧化硅表面的APTS修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S)修饰的二氧化硅在生物化学、分析、催化、电子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近年来APTS修饰二氧化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的概述,介绍了APTS修饰二氧化硅的典型方法和APTS修饰层的表征手段,探讨了不同修饰方法可控性及对所形成的APTS层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8.
吴伟  贺全国  陈洪  汤建新  聂立波 《化学学报》2007,65(13):1273-1279
超声条件下, 在乙醇分散的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功能化的磁性Fe3O4纳米粒子和四氯合金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柠檬酸钠, 成功地制备了磁性Fe3O4/Au复合纳米粒子. 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紫外吸收可见光谱(UV-Vis)、带有电子能谱仪(EDS)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光电子能谱(XPS)、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等方法, 对复合粒子的形态、结构、组成以及磁学性质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复合粒子粒径在30 nm左右, 室温下磁化强度可达63 emu/g.  相似文献   
109.
研究了接着PVP修饰电极及其催化动力学,用循环伏安法考察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在酸性溶液中对Fe ̄(2+)的氧化有显著的催化作用,采用旋转圆盘电极法、极化曲线法等就电极对Fe ̄(2+)氧化催化过程的控制步骤及有关动力学参数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10.
唐平  曾百肇 《分析化学》2003,31(6):641-645
用干燥/吸附法制备了脱氧核糖核酸(DNA)修饰金电极(DNA/Au),采用循环伏安法、计时库仑法、微分脉冲伏安法、交流阻抗以及紫外光谱法研究了肾上腺素(EP)在该电极上的伏安行为及Pb^2 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mmol/L pH7.7Tris底液中,EP在DNA/Au上产生一不可逆的氧化峰(Ep=0.16V)。该峰较EP在裸金电极上的峰(Ep=0.11V)电位为正,灵敏度高。在有Pb^2 存在时,峰电位负移,峰高增大。微分脉冲峰高与EP浓度在0.5-75μ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氧化峰为扩散控制为主并兼有弱的吸附性。本文还探讨了其电极反应的机理,认为在无Pb^2 的情况下,EP与DNA的结合是EP嵌入DNA中为主并兼有一定程度的静电吸附。有Pb^2 存在的情况下EP是以EP-Pb^2 嵌入DNA的双螺旋结构中和通过静电吸附在DNA骨架上的Pb^2 为桥梁与DNA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