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52篇
化学   673篇
晶体学   3篇
综合类   25篇
物理学   8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81.
782.
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对溶栓蛋白药物尿激酶(uPA)进行了荧光标记, 制备了荧光素标记的尿激酶(FITC-uPA), 经核磁谱及红外谱表征证实了反应能有效进行, 其荧光素/蛋白值(F/P)值为0.45. 尿激酶经荧光素标记后, 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质, 其荧光检测下限低达10-6 g?mL-1. 在1~100 ?g?mL-1范围内, 荧光强度与溶液浓度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 可用于微/痕量蛋白质的定量/定性检测和跟踪标记. 荧光素标记后的尿激酶, 其流体力学直径与未标记的尿激酶基本一致, 其体外溶栓能力也与未标记的尿激酶相当, 说明FITC标记基本不影响尿激酶的生物活性, 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溶栓药物标记方法.  相似文献   
783.
 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 Ni-Co-B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选区电子衍射、X射线衍射、X射线能谱和差热-热重分析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催化剂的非晶性质和原子组成等. 将此催化剂用于邻氯硝基苯和 3,4-二氯硝基苯的液相催化加氢反应,结果表明,当Co/(Co+Ni)=0.5 (摩尔比)时, Ni-Co-B 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加氢性能和较高的抑制脱卤性能. 在不加脱卤抑制剂的情况下,两种氯代硝基苯的转化率均接近100%, 脱卤率分别为1.12%和0.42%, 优于使用 Ni-B 和 Co-B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时的结果. 还讨论了将Co引入到 Ni-B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时对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4.
四溴荧光素与DNA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荧光光谱和磷光光谱法研究了四溴荧光素(TBF)与DNA的相互作用。探讨了盐效应和乙醇在DNA存在和不存在条件下对TBF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以及不同pH在DNA存在和不存在条件下对体系磷光强度的影响。由荧光猝灭实验,得到无DNA存在下的荧光猝灭常数为719.74 L·mol-1,有DNA存在下的荧光猝灭常数为880.22 L·mol-1。并通过荧光猝灭实验和磷光偏振实验得出了TBF和DNA的可能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785.
左旋多巴与2,3-二氯-5,6-二氰-1,4-苯醌的荷移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左旋多巴和2,3-二氯-5,6-二氰-1,4-苯醌(DDBQ)的反应条件,确定在硼砂溶液中,在60℃反应70 min可获得稳定的络合物,其λmax=346 nm,组成比为1∶1,表观摩尔吸收系数ε=1.1×104L.mol-1.cm-1,应用拟定的方法测定药物制剂测定结果与文献方法一致,回收率在97.25%~102.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7%以内。  相似文献   
786.
基于司帕沙星能够猝灭四溴荧光素的荧光且荧光猝灭程度与司帕沙星的量成正比,建立了一种测定微量司帕沙星的方法。在pH3.5的Clark—Lubs缓冲溶液中,四溴荧光素激发波长λex=485nm、发射波长λem=545nm,司帕沙星的质量浓度在0~2.0m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检出限为42.7μg/L。已用于片剂及胶囊中司帕沙星的测定。6次平行测定回收率为93.8%~104.3%,相对标准偏差为1.1%~2.8%。  相似文献   
787.
实验发现,铁氰化钾在碱性条件下能氧化甲基多巴产生微弱的化学发光,而二氯荧光素能大大增强该体系的发光强度。基于此,并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起一种直接测定甲基多巴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该方法的检出限为5.8×10-9g/mL,甲基多巴在1.0×10-8~1.0×10-6g/mL范围内与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对1.0×10-7g/mL的甲基多巴平行测定11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9%。用该法对甲基多巴片剂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88.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色氨酸与2,3-二氯-5,6-二氰-1,4-苯醌(DDBQ)的荷移反应。由实验得知,在硼砂缓冲溶液中,40℃水浴加热30min,两者可生成稳定的1∶2型荷移络合物。此络合物的λmax=341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4×105L·mol-1·cm-1,浓度在2—12μg/mL的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回收率在98.73%—101.7%之内,相对标准偏差在3.2%以内。  相似文献   
789.
通过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60在0.10 mol·L-1二氯乙酸(Cl2CHCOOH)溶液中对冷轧钢的缓蚀性能,并且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接触角测试对冷轧钢表面的微观形貌和亲水/疏水性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20℃时100 mg·L-1吐温-60的缓蚀率可达89.6%,6~48 h内缓蚀效果稳定;20~50℃时吐温-60在冷轧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标准吸附Gibbs自由能为-42.92~-47.41 kJ·mol-1,吸附过程中伴随着熵增加。动电位极化曲线表明吐温-60为“几何覆盖效应”的混合抑制型缓蚀剂;随着吐温-60浓度的增大,Nyquist图的容抗弧半径增大,电荷转移电阻增大,而界面双电层电容值下降。SEM和AFM的微观表面形貌进一步证实了吐温-60能有效减缓钢表面的腐蚀程度;缓蚀后钢表面接触角增大,表面疏水性增强,可有效屏蔽酸介质对钢表面的腐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