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5篇
化学   174篇
力学   20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3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乳化技术-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清漆中的猛、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立行  邓威  祝黎明 《分析化学》2002,30(6):761-761
1引言 清漆中的微量元素主要来自添加的催干剂,催干剂能加速清漆基料中的不饱和双键经空气氧化而固化成膜。常用的催干剂为锰、铅、钙等金属的环烷酸盐或异辛酸盐。涂料样品的预处理方法通常是将样品在105~129℃烘干、研细,然后采用灰化法或消化法处理,其缺点是耗时长、污染环境。本文将清漆样品制成乳浊液,样品处理全过程只需十几分钟,方法简便。用乳化技术火焰原子光谱法测定清漆中的微量元素还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82.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lower generation broom molecul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endritic molecules with dodecyl groups as the hyperbranchs were synthesized in methanol by Michael addition with dodecylamine and methyl acrylate as raw materials. This new-type dendritic molecules were called vividly "broom molecules" in this report. The surface tension of the aqueous solution of broom molecule terminated amino group was measured by using the dropvolume method. The demulsific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broom molecules for the oil/water (O/W) simulated crude oil emulsion was examin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revealed that, as a new-type of surfactants, the broom molecules terminated amino groups showed demulsification for the O/W simulated crude oil emulsion. 2007 Jun Wang. Published by Elsevier B.V. on behalf of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 All f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83.
以环氧树脂、自乳化水性环氧固化剂、无机填料及水为原料,通过合理的配制工艺制备出稳定的水性环氧复合浆料,研究了复合浆料多相体系的聚合固化、成孔机理和成型材料的强度、孔隙开闭孔性质、孔隙率及其主要影响因子,并探讨了开闭孔水性环氧复合材料相应的应用。  相似文献   
84.
采用脂肪酸-脂肪胺混合的广义阴阳体系,分别通过水相引入与油相引入两种方式对黏度分布在0.05-155 Pa?s范围内的4种原油进行乳化降黏。针对不同地区原油的组成特点与黏度成因,调整复配体系中脂肪酸-脂肪胺的分子结构,采用不同手段构筑乳状液:对于黏度较低的普通稠油,采用水相引入脂肪酸-脂肪胺复配体系的方法;而对于胶质、沥青质含量极高的超稠油,采用油相引入脂肪酸-脂肪胺复配体系黏的方法。两种方法的降黏率均达到95%-99%,获得较为理想的降黏效果。  相似文献   
85.
报道了一种随机高密度接枝亲水、疏水聚合物侧链的刷形两亲性聚合物.首先,结合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和后修饰方法,得到含叠氮侧基的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GMA-N3)作为主链;再分别合成端炔基聚苯乙烯(PS)和端炔基聚环氧乙烷(PEO),然后通过铜催化的叠氮-炔环加成反应,将疏水性PS和亲水性PEO同时高效的接到PGMA主链上,制得两亲性杂侧链的聚合物刷.由凝胶渗透色谱(SEC)分析得知,在主链叠氮基团与两侧链总炔基的摩尔投料比为1∶1的条件下,PS和PEO的接枝效率很高,都大于90%.通过调节主链长度和2种侧链的投料比,获得不同组成的聚合物刷.通过等质量的甲苯/水混合体系,考察两亲性聚合物刷的乳化能力,发现主链聚合度为100,PS∶PEO比例为70∶30的聚合物刷表现出最佳的乳化性能.  相似文献   
86.
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制备出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GMA),经过叠氮钠与PGMA环氧基团的反应引入叠氮基和羟基,然后依次通过端炔基聚乙二醇(PEG-alk)与叠氮基的点击反应,己内酯(CL)在羟基存在下的开环聚合反应,获得双亲支链梳形共聚物(PGMA-g-PEG/PCL)。利用该梳形共聚物的两亲性,在氯仿-水混合体系中,进行自乳化高效负载阿霉素(DOX),得到负载DOX的纳米粒子。利用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和凝胶渗透色谱确认了最终产物及其前体聚合物的结构。利用动态光散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扫描电镜研究该载药粒子在pH为7.0和5.0的水溶液中的释放。结果表明:该纳米粒子平均粒径约为100nm,该粒子能有效释放DOX,在酸性条件下释放速率加快,且伴随PCL的降解。  相似文献   
87.
杨香涛 《化学教育》2020,41(23):22-26
从白衬衫的控诉出发,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以溶解、乳化知识为顺序探讨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的形成与特征,让学生知道溶解、乳化现象的原理与应用并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现了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相似文献   
88.
新型孪尾Gemini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应用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改进的Ross-Miles法及分水时间法,对3种新型孪尾Gemini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C8C8L3Sz、C8C8L4Sz和C10C8L3Sz)的泡沫性能及乳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表面活性剂浓度、分子结构和温度等对其的影响。 结果表明,该系列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好的泡沫性能,且随其浓度的增加,泡沫最大高度和半衰期均存在一个稳定值,疏水链越长,其起泡性能越差,泡沫稳定性越好;温度升高,起泡性能变好,泡沫稳定性变差;当表面活性剂浓度一定时,体系中加入低浓度的短链醇及无机盐均能提高泡沫的稳定性;C8C8L3Sz、C8C8L4Sz和C10C8L3Sz作乳化剂的最适宜的用量分别为6×10-4、6×10-4和4×10-4 mol/L,疏水基越长,乳化性能越好,而连接基对其影响较小;温度升高,乳化性能变差;当油相烷烃碳数相同时,环烷烃要比直连烷烃更易达到最佳乳化效果,但二者的乳状液稳定时间相当;对于油相烷烃碳数不同时,烷烃的碳链越长,乳状液的稳定性越差,乳化效果越不好。  相似文献   
89.
以苯胺、环氧氯丙烷和十四烷基二甲基叔胺为原料,合成了含有苯环的阳离子Gemini型沥青乳化剂3,3'-苯基亚氨基-(二(2-羟基丙基-十四烷基二甲基)氯化铵)(G-T)。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质谱(MS)和核磁共振谱(1H NMR)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研究了其Krafft点、乳化性能和乳化沥青时的相关性能,并测定了25~40 ℃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平衡表面张力(γcmc)及计算了相应的热力学函数。 结果表明,G-T的Krafft点低于0 ℃,乳化分水时间为309 s。 25 ℃时,cmc为1.269×10-3 mol/L,γcmc为38.33 mN/m。 随着温度的升高,cmc增大、γcmc减小、饱和吸附量(Γmax)减小、极限占有面积(Amin)增大。 乳化沥青测试表明,G-T拌和时间为255 s,是慢裂型沥青乳化剂。 所制备的乳化沥青满足微表处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90.
为了解敏化剂对乳化炸药压力减敏的影响,研究了化学发泡+空心玻璃微球和空心玻璃微球+膨胀珍珠岩2种复合方式分别敏化的乳化炸药压力减敏。依据乳化炸药爆炸冲击波的波峰值,计算了它在水下受到冲击波作用之后的压力减敏度,将复合敏化的乳化炸药与分别用单一敏化剂的乳化炸药压力减敏度作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第1种复合方式敏化的乳化炸药压力减敏度介于单一敏化的乳化炸药之间,以10cm受压距离为例,压力减敏度分别为1.000、0.983、0.210;第2种复合敏化的乳化炸药压力减敏度小于单一敏化的乳化炸药,10cm受压距离的压力减敏度分别为0、0.274、0.618。分析认为,敏化剂颗粒或气泡的破损与其微界面周围局部破乳的综合作用是造成乳化炸药压力减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