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64篇
化学   499篇
晶体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物理学   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61.
汤志刚  周荣琪 《分析化学》1999,27(9):1084-1086
提出了柱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工业合成牛磺酸及其中间产物2-氨基乙基硫酸酯。用2,4-二硝基氟苯作为衍生化试剂,以乙腈-水-磷酸缓冲溶液为流动相,在360nm处进行紫外检测。上述两种物质在C18反相色谱柱上得到良好的分离,并进行了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562.
邓国才  王健刚 《分析化学》1999,27(4):419-422
提出以三氟乙酸酐作为衍生化试剂,将核黄素半合成中间体N-(D)-脱氧核糖醇基-3,4-二甲苯胺(Ⅰ)及4,5-二甲基-N-(D)-脱氧核糖醇基-2-偶氮苯基苯胺(Ⅱ)转化为低沸点易汽化物质,采用以苯乙酮作为内标,测定中间体(Ⅰ)和(Ⅱ)纯度的气相色谱法。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准确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方法回收率(Ⅰ)为96.9% ̄101.2%、(Ⅱ)为99.4% ̄100.4%,相对标准偏差(Ⅰ)在4  相似文献   
563.
建立了提取和清洗整合成一步的超声辅助-固相分散溶液提取离子色谱法测定染发剂中的9种染料中间体的方法。样品基质经分散后,测定组分进入溶液,油脂溶解在正己烷中,干扰化合物被分散剂吸附。在振荡、超声和加热的协同作用下,9min内快速完成提取,具有高的样品处理效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商业染发剂中的中间体以确定方法的提取效率。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2~100mg/L,检出限0.019~0.048mg/L,回收率85.0%~107.0%,相对标准偏差0.3%~3.7%。实验结果表明,方法简单、可靠,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常规分析。  相似文献   
564.
樊美公  于联合 《化学进展》1996,8(2):129-144
光反应中间体及高级激发态的光化学是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个新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是用分步双激光光解技术。本文将侧重于介绍有关的新概念、新理论、新反应和新技术, 其中包括光反应中间体的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 光反应中间体的单分子和分子间反应以及高级激发三重态的光物理和光化学等。最后还将介绍分步双激光技术在高技术新材料中的应用, 如在光信息存储材料中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565.
本文为了揭示甲基乙烯基克里奇中间体(MVCI)的不同异构体的光化学过程的异同,进而深入理解甲基和乙烯基的不同贡献,在多参考态完全活化空间CASSCF和多参考态二阶微扰理论CASPT2水平开展了电子结构计算,并基于CASSCF方法进行了轨线面跃迁非绝热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从第一激发态S1出发的优势反应通道为关环为双环氧乙烷的过程,其中,围绕C-O键为顺式的两种构型关环进度明显慢于反式,说明了乙烯基上的氢与端位氧原子间形成的分子内氢键约束了C-O键的旋转. 更为重要的是,首次在克里奇中间体的光化学中发现,甲基和乙烯基两个重基团的协同作用造成C3原子处呈明显的三角锥化,进而在垂直区域导致两个结构不同、分别趋近顺式和反式构型的势能面交叉点. 从不同初始构型出发的轨线,其无辐射跃迁对两类不同交叉点的偏好造成了各构型间显著不同的动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566.
以苯甲腈和乙腈为起始原料,在叔丁醇钾催化下,得到烯胺中间体,随后经过4步反应并在温和简单的条件下,以中等到良好的产率(74%~88%)合成新型5-氨基异噻唑衍生物,所有产物结构由1H NMR,13C NMR和HR-MS(ESI)表征。  相似文献   
567.
研制的高低温环境下红外光谱原位表征系统将红外光谱同高低温原位红外体系组合起来,为高低温原位红外反应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有效信息,同时为构建高效稳定的原位红外研究提供新的技术支撑.高低温环境下红外光谱原位表征系统通过液氮制冷与加热调控,在真空或常压的状态下为光谱测量提供低温恒温环境,并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提供可进行原位预处理或原位反应的高温环境.高低温环境下红外光谱原位表征系统可以适用于任何物质研究,尤其适用于液氮环境下气体吸附研究,比如反应中间体的过程捕捉、探针分子弱吸附方面的研究、单原子催化剂的鉴定以及探针分子吸附表征等.因而高低温环境下红外光谱原位表征系统在这些领域具有极高的通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68.
含磷吲哚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磷化合物,不仅广泛存在于医药制剂中,而且作为配体和中间体广泛存在于材料学和有机合成中。利用膦亲核试剂对磺酰吲哚原位生成的插烯亚胺中间体进行迈克尔加成,能够以较高收率得到一系列3-膦取代吲哚化合物。以磺酰基吲哚和二苯基氧磷为原料,在无机碱碳酸铯作用下发生迈克尔加成反应,合成了11个结构新颖的3-(1-磷酰基)甲基吲哚类化合物3a~3k,产率为72%~98%,并对这些化合物进行1H NMR、13C NMR、31P NMR、熔点和HR-MS(ESI-TOF)表征。  相似文献   
569.
针对高中生学习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有机化学模块中的几点普遍问题进行剖析。结合历年竞赛真题讲解了甲基是否具有空间位阻、氧正离子中间体是否稳定、中间体和过渡态的区别、五元环和七元环哪个更容易开环、1-氯二环[2.2.1]庚烷和1-氯二环[2.2.2]辛烷哪个容易发生取代反应这5个问题。强调竞赛中有机模块的本质是考查对于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考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夯实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提高思维能力,才能取得理想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