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53篇
  免费   824篇
  国内免费   8372篇
化学   16858篇
晶体学   190篇
力学   86篇
综合类   300篇
数学   12篇
物理学   1403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329篇
  2022年   361篇
  2021年   348篇
  2020年   320篇
  2019年   328篇
  2018年   290篇
  2017年   317篇
  2016年   402篇
  2015年   396篇
  2014年   770篇
  2013年   670篇
  2012年   588篇
  2011年   586篇
  2010年   654篇
  2009年   699篇
  2008年   703篇
  2007年   682篇
  2006年   717篇
  2005年   755篇
  2004年   808篇
  2003年   999篇
  2002年   884篇
  2001年   970篇
  2000年   647篇
  1999年   562篇
  1998年   528篇
  1997年   531篇
  1996年   478篇
  1995年   421篇
  1994年   380篇
  1993年   352篇
  1992年   298篇
  1991年   294篇
  1990年   240篇
  1989年   229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由聚丙烯(PP)、聚乙烯(PE)制成的单层或多层微孔膜(PP,PP/PE/PP)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且具备自关闭功能,已被广泛用作液态锂离子电池的隔膜,但PP,PP/PE/PP等微孔膜表面能低,难与塑料电极真正复合为一体,不能直接用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因此在PP,PP/PE/PP等微孔膜表面涂敷一层具有黏结性质的过渡薄膜,兼顾两种材料的优点,有助于提高机械强度和将电极粘结起来的黏结力。聚合物复合膜是一种具有3层结构的复合膜,由两外层膜及中间膜组成。正丁醇不溶胀PVDF—HFP,可以丁醇为介质来测量复合膜的吸液率,该数据可作为膜孔率高低的判据,也可用于粗略判断膜电导率高低。  相似文献   
72.
Photoinduced synthesis of CO2 and CH4 was investigated using a batch reaction system on several photoactive materials supported on silicon dioxide. Single semiconductor showed higher selectivity to C1 compounds. The production of C2-C3 oxygenates took place preferentially on composite semiconductor photocatalysts. In particular, it was found that acetone was the primary product over Cu/CdS-TiO2/SiO2.  相似文献   
73.
The paper reported a novel and efficient aerobic oxidative coupling reaction of 2-naphthol derivatives catalyzed by CuCu (Ⅰ or Ⅱ)N-alkylimidazole complexes in excellent yields.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CuCu(Ⅱ)N-methylimidazole complex to be determined by X-Ray.  相似文献   
74.
用so1-gel法以正硅酸乙酯、乙醇和蒸馏水为原料,以盐酸为催化剂,包埋三联吡啶钌[Ru(bpy)3C12]制备催化Belousov-Zhabotinsky(BZ)反应的非线性光催化薄膜,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在薄膜中Ru(bpy)3Cl2的包埋量.通过投影图像的方法光激发BZ反应,在包埋Ru(bpy)3C12的薄膜上产生化学波图像.在薄膜中演化形成的图像具有相当高的图像清晰度.在图像的演化过程中,具有图像反转、边界增强、图像分割等图像处理能力,并可以通过改变BZ反应条件来调控增强某些图像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75.
76.
介绍了金属Au和Al薄膜的制备方法,研究了其UV光电发射特性,并做了寿命实验。给出了在真空中以及放在大气中光电发射衰减的情况。指出了其在大气中达到一个稳定值之后,再反复多次暴露于干燥大气时仍存在一个稳定光电发射周期的特点,可长达数月。金属薄膜有一个最佳膜层厚度,这与光电发射逸出深度、膜层结构等密切相关。近年来光电子成像器件发展非常迅速,急需光电发射均匀的面电子源,因此在微通道板的特性测试和像管的动态模拟中,Au和Al金属薄膜成为被优选的对象。  相似文献   
77.
用低温陈化法制备了SO42 -/Fe2 O3 ZrO2 (简称SFZ)固体超强酸催化剂 ,用红外光谱 (IR)和X光衍射(XRD)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并考察了它对合成癸二酸二正丁酯的催化性能 .IR谱显示 ,低温陈化的SFZ样品在10 70cm-1处吸收峰远强于常温陈化样品 .XRD分析则显示 ,在焙烧温度为 6 5 0℃、Fe/Zr为 2∶1时 ,低温陈化的样品出现了亚稳态的ZrO2 四方晶相 .该样品在催化酯化反应中使产率达 90 %以上 ,高于常温陈化样品的 30 % .研究结果表明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低温陈化所出现的亚稳态的ZrO2 四方晶相是表面酸性和催化活性增加的微观原因  相似文献   
78.
纳米级银粉,以其纳米尺寸所赋予的独特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催化剂材料、电池电极材料、低温材料和导电浆料,探索纳米银粉的制备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2004年,通过超声化学法,在乙二醇介质中、以硝酸银为原料制备出了有机包覆的纳米银。产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红外光谱等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79.
超分子有机薄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亚军 《发光学报》2003,24(1):I001-I002
利用超分子有机薄膜技术能制成新的传感分子电子器件、光学器件和生物分子器件等,受到跨学科高技术研究领域的重视。本文描述了超分子有机薄膜的制备方法以及在各应用领域的研究状况。重点介绍了我们研究组在近20年工作中,利用LB膜技术,在光电器件、气体传感技术和光学非线性,特别是在生物传感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按照生物体系提供的信息,模拟合成功能分子,建造有组织的分子组装体,以便用来研究依赖于分子排列的生物物理化学效应。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