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8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006篇
化学   1845篇
晶体学   1篇
综合类   63篇
物理学   23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118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镧系乙酰丙酮-5,10,15,20-四(4-吡啶基 )卟啉配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乙酰丙酮-5,10,15,20-四(4-吡啶基)卟啉稀土配合物Ln(TPyP)acac[In:Dy,Ho,Yb,Lu;H~2TPyP:5,10,15,20-四(4-吡啶基)卟啉;Hacac:乙酰丙酮].配合物由一 个中心稀土离子,一个乙酰丙酮和一个四(4-吡啶基)卟啉组成,乙酰丙酮以氧双卤配位,卟啉以氮四卤配位,因此配合物有六配位的结构.  相似文献   
62.
合成了6种氨基酸水杨醛席夫碱(Sal-AA):Sal-Gly(甘氨酸)、Sal-Phe(苯丙氨酸)、Sal-Arg(精氨酸)、Sal-Tyr(酪氨酸)、Sal-Met(甲硫氨酸)、Sal-Glu(谷氨酸)及其金属铜配合物。并分别在2种不同介质(三氯甲烷和甲醇)中,与四苯基卟啉TPP进行反应,研究了其紫外可见光谱性质,讨论了卟啉作为人工信号转导体系的传递介质,与氨基酸水杨醛席夫碱铜配合物的反应中,实现信号分子铜离子进一步传递的可能性以及溶剂对该信号传递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三氯甲烷为溶剂时,除了Sal-Met的铜配合物之外,其余均能被TPP夺取而形成Metal TPP。而在以甲醇为溶剂时,只有Sal-Gly的铜配合物能被TPP所夺取。  相似文献   
63.
杨胜勇  包子民  李象远 《化学学报》2003,61(7):1025-1029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定性轨道分析方法研究了六配位锇(IV)卟啉络合物[Os (por)L_2] (L = CH_3, OCH_3, SCH_3, SeCH_3, Cl, Br, I)中不同的轴向配体对 络合物的结构和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性质的轴向配体对锇的两个e_g轨道 (即d_(xz)和d_(yz))的影响不同,导致锇具有不同的电子组态:(1)当铀当配体 为反位影响很强的CH_3时,L-Os-L弯曲,这种弯曲导致d_(xz)和d_(yz)转道能级分 裂,整个络合物表现为弯曲抗磁;(2)当轴向配体为反位影响很弱的OCH_3, SCH_3, SeCH_3以及卤素Cl, Br, I时L-Os-L均保持线性,其中单π供体性较强的 SCH_3,SeCH_3,使得d_(xz)和d_(yz)轨道能级有较大的分裂,络合物呈线性抗磁 ;单面π供体性较弱的OCH_3,其d_(xy)和d_(yz)轨道能级分裂较小,整个络合物 呈线性顺磁;卤素则由于其双面π供体的等同性,使得它对d_(xz)和d_(yz)轨道的 影响一样,其简并性仍得以保持,化合物也表现为线性顺磁。  相似文献   
64.
酞菁氧钛/卟啉氧钒复合体系光导性能的协同增强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酞菁氧钛(TiOPc)/卟啉氧钒(VOTPP)复合光生材料中发现了光敏性的非线性增强现象,对复合体系的电子跃迁光谱和X射线衍射图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基态下两种材料之间没有明显相互作用,光致放电研究说明,该现象来自光激发状态下复合体系中的隙间态跃迁对光导的贡献,XPS测试结果表明酞菁氧钛与卟啉氧钒分子之间存在着定向的部分电荷转移,光致激发状态下的电荷转移是协同增强效应的起因,这种协同增强效应为利用弱的电子给体与弱的受体复合体系设计新型光导材料与器件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65.
Static second-order nonlinear optical effects of amino acid zinc(Ⅱ) porphyrins 1, 2,3 and 4 were calculated by the TDHF/PM3 method based on the molecular structures optim.zed at the semiempirical PM3 quantum chemistry level, showing due to the cancellation of symmetric center, these amino acid zinc(H) porphyrins exhibit second order nonlinear optical response. The analysis of β components indicated that these amino acid zinc(Ⅱ) porphyrins are of multipolarizabilities, and they may be ascribed as the “mixture” of octupolar and dipoar molecules with ||βJ=3||/||βJ=1||≈5.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tatic β values of non-chiral and chiral amino acid zinc(Ⅱ) porphyrins. However, the βxyz component, which is quite important to quadratic macroscopic X^(2) susceptibility of chiral material, i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ncrease of side chain group of amino acids.  相似文献   
66.
合成及表征了一系列以柔韧碳氢链相连不同长度的p/p型单核铁(Ⅲ)双卟啉配合物,以可见光谱首次观察到该系列配合物在氯仿溶液中开放式及闭合式构象的平衡,发现680nm处吸收峰强度与这种构象平衡有关,烷氧链越长,该吸收峰强度越大.利用该类配合物模拟了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对环己烷的羟化作用,催化结果表明,在以分子氧为氧源及还原剂存在的温和条件下,该类配合物的催化活性显著高于单核铁卟啉(FeTPPCl),随着柔韧碳氢链长度的增加,双卟啉的催化活性依次增加.高的催化活性与双卟啉配合物在溶液中的构象平衡,即闭合式构象引起的立体位阻及电子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67.
Total imernal reflection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TIRF) and synchronous scanning technique were combined to study the adsorption behavior of the meso-tetrakis (4-sulfonatophenyl)porphyrin (TPPS) at the glass-water interface without any surfactant. The pH dependence of synchronous fluorescence signal at the interface was analyzed. Both unprotonated (TPPS^4-) and diprotonated (H2TPPS^2-) forms of TPPS were observed at the interface. But the interface favored the adsorption of. The apparent estimated pKa2 value shifted from 5.00 in the bulk solution to 2.7 at the interface. STIRF provides a good technique to study multi-component systems at the interface.  相似文献   
68.
李晶  汪尔康 《应用化学》1994,11(4):94-96
本文首次以LB技术将四苯基卟啉铜(CuTPP)分子沉积到高定向热解石墨上,并用STM研究其表面形貌,得到了原子级分辨的CuTPP分子的表面形貌图,结果表明,CuTPP分子具有近似圆状平面结构,分子直径为1.0nm,与理论结果十分吻合,结合STM原理,讨论了有机大分子STM成像的条件。  相似文献   
69.
合成了一种新的有非线性光学性能的标题化合物晶体NaAP·HAP,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_12_12_1,a=25.773(6),b=12.377(3),c=7.2037(6)(?),z=4,D_c=1.54g·cm~(-3)。晶体结构由HAP分子(2,4-二硝基苯丙氨酸)、AP~-离子和Na~+离子组成。Na~+离子由周围的六个氧原子形成扭曲的八面体配位。这些NaO_6八面体通过共点形成无限链状结构。可用晶体结构的空间因素来解释实验测定的MAP和NaAP·HAP的二次谐波相对强度的顺序。  相似文献   
70.
合成了四—(3—甲氧基—4—羟基苯基)卟啉及其金属钴配合物,并用元素分析,H NMR UV、IR及DSC谱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在所合成的钴卟啉配合物存在时氢醌的氧化反应和硫醇化反应,表明它具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