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9篇
力学   5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了碳酸盐岩样品中总硫及其硫的形态的分析方法,采用分级萃取技术提取样品中的单质硫、硫酸盐硫和硫铁矿硫,选择波长182.0nm,用ICPAES测定不同形态的硫和总硫,用差减法得到有机硫。用此方法测试了国家一级标准和10个广元地区的碳酸盐岩样品,结果表明,碳酸盐岩中总硫的浓度较大,在0.05%~2.00%之间,碳酸盐岩中硫主要以硫酸盐硫和硫铁矿硫两种形式存在,占总硫含量的90%以上,单质硫的含量较低,低于总硫含量的1%,有机硫的含量受总硫和几种无机硫的影响误差较大。样品中各形态硫的加和值与总硫测定值和总硫参考值相符,每个样品的硫测定3次,其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5%~3.7%。  相似文献   
2.
已探明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层储量巨大。对塔里木盆地西北部柯坪-巴楚-阿图什一带的4块区域开展了系统的野外和重点观测工作,包括蓬莱坝剖面、柯坪水泥厂剖面、托普郎剖面等。本研究通过考察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热液溶蚀及相关现象。从野外产状、伴生关系以及矿物岩石学特征角度解剖奥陶系地层中热液矿物组合的地质特征。研究表明,该区域存在富镁流体、富氟流体和富硫流体3种流体,分别来源于封存卤水、火成活动和TSR热液。不同性质流体蚀变具有相似的分带性。  相似文献   
3.
碳酸盐岩储层流体包裹体差分拉曼光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J  Zha M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30(9):2397-2400
拉曼微探针分析法对单个气液包裹体的化学成分和相态的无破坏性测量来说,目前几乎是唯一最好的方法.但是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主矿物具有较强荧光时,提高信噪比的问题急待解决.本工作对碳酸盐岩储层包裹体样品制成的薄片进行了显微观察、荧光测试及拉曼分析,并进行了空间上横向XY扫描、纵向上深度剖析(Z扫描)和冷热台上变温的流体包裹体筹分拉曼光谱测量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差谱揭示了包裹体更真实的光谱曲线,消除了主矿物对包裹体的干扰,以较高的信噪比显现出包裹体中流体(-170℃温度下的冰)位于位移波数3 098 cm-1附近的宽拉曼散射峰,明显的改善了信噪比.  相似文献   
4.
Y油田为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油藏复杂的地质特征决定了其开发模式有别于常规砂岩油藏.为了有效提高Y油田采收率,利用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地质模型,对水平井长度、射孔间距及酸压缝长等油藏产能影响因素与转注时机、注采比以及关井时间等注采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认为:对于Y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水平井水平段长度为500m、射孔间距为20m或酸压规模为100m时,累计产油量可达到最大值;压力降至废弃压力时进行转注,可获得最大采收率;周期注采比等于1时,周期时效与累计增油量达到最大值;关井时间为8天时,采收率提高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导了在前人基础上改进的碳酸盐岩(白云石-方解石)地质样品钙同位素化学分离方案。通过对比云南永善桧溪剖面白云岩-灰岩过渡岩性在不同浓度盐酸下淋洗结果,确定了4N浓度盐酸能有效富集白云石-方解石体系中的钙元素,且热电离质谱(TIMS)测试结果显示4N盐酸与1.6N盐酸淋洗方案处理后钙同位素测试结果一致,表明在相同测试精度的情况下,针对白云石-方解石体系下碳酸盐岩地质样品化学分离方案能提高化学分离效率。本文进一步结合青藏高原研究热点问题,对钙同位素在青藏高原地质样品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钙同位素在青藏高原隆升前古海洋环境重建、隆升期构造活动恢复及隆升后火成岩来源示踪上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张强勇  王超  向文  张岳  刘中春 《实验力学》2015,30(5):567-576
碳酸盐岩油气藏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其中30%以上为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在我国缝洞型油藏占已探明的碳酸盐岩油藏储量的2/3,是今后增储的主要领域。为准确揭示碳酸盐岩油藏基质的力学特性,本文以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地层为研究背景,通过现场深孔钻井取样得到埋深达5300~6200m的碳酸盐岩油藏基质岩样,并通过力学试验首次获得超埋深碳酸盐岩油藏基质的弹模、泊松比、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粘聚力、内摩擦角等力学参数,借助电镜扫描试验揭示出超埋深碳酸盐岩的微细观破裂机制。该项研究成果可为分析碳酸盐岩油藏溶洞的垮塌破坏机理提供有效的试验参数。  相似文献   
7.
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是塔中地区重要的油气产层.测定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热液矿物(方解石、石膏、重晶石等)及围岩的碳氧同位素以及锶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热液溶蚀围岩后释放的CO2可能是形成方解石中特征氧同位素组成的主控因素;自生碳酸岩矿物的碳同位素组成反映其在成岩期至少有2种碳源,早期形成的碳酸盐岩与二叠纪富^13C的碳源相关,成岩早期至晚期的碳酸盐岩的沉淀或重结晶可能与由局部地质事件导致流体在沿裂缝系统运移时混合了有机质降解过程中产生的富^13C的CO2有关;^87Sr/^85Sr值(0.708-0.718)高于同期海水,说明是该区域的热液流体富。^87Sr值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9.
西秦岭早三叠世深水碳酸盐岩沉积演化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西秦岭东部早三叠世深水碳酸盐岩层序的研究,将其划分为下层段的碳酸盐缓坡型静海细粒沉积和上层段的碳酸盐陡坡型半深海-深海沉积。文中重点对上层段进行了剖析,共综合出5种相组合,它们在垂向上构成4個向上变薄变细的巨旋回,每一个巨旋回代表一次张裂断陷事件后沿断崖陡坡向盆地堆积的沉积柱,记录了西秦岭海槽在早三叠世逐渐裂解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西南碳酸岩盐地区的红枫湖及环湖河流水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液-液萃取和ICP-MS测试方法,对水中溶解态稀土元素浓度进行了测定,借以探讨碳酸盐岩水体环境下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和环境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红枫湖湖水溶解态稀土含量相对较低,∑REE总浓度分布于14.3~27.2 ng.kg-1之间,平均含量为18.24 ng.kg-1,明显低于地表水体浓度平均值。环湖河水溶解态∑REE浓度分布于4.07~102.28 ng.kg-1,平均为24.12 ng.kg-1。湖水和河水的页岩(PAAS)标准化的溶解态稀土元素配分模式都显示了显著的重稀土富集特征以及Ce元素负异常,而水化学络合计算结果显示,水体中溶解态稀土几乎以占绝对优势的碳酸盐无机络合形态存在,其他络合方式所占比例非常微小。这些都显示与相对偏碱性的水化学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