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35篇
化学   695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12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油烟污染及其排放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烹调油烟已经成为城市三大公害之一, 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巨大危害, 油烟治理势在必行. 本文介绍了油烟的组成、分析方法和主要危害, 阐述了各类油烟净化技术的技术特点, 分析了油烟净化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指出催化燃烧技术是油烟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以制药工业企业三床式蓄热式热氧化炉(Regenerative Thermal Oxidizer, RTO)处理VOCs废气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对RTO底部固态二次污染物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分析,推断了固态二次污染物可能的形成机理,提出了预防性措施。结果表明:该固态二次污染物主要成分为含水率2.87%、三乙胺盐酸盐含量93.37%,邻苯二甲酸含量2.35%,其他1.41%;基于成分分析,推断固态二次污染物(三乙胺盐酸盐)的形成机理可能是由于未参与燃烧反应的三乙胺与含氯有机物经过高温焚烧产生的HCl在进出气室内相遇混合而成;基于固态二次污染物形成机理,提出了对含氯有机物单独收集处理或者采用四床式RTO等预防性措施。  相似文献   
3.
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黄心夜合鲜叶挥发油成分的提取效果,为黄心夜合挥发油提取方法的选择与药材的采集提供科学依据。分别以水蒸汽蒸馏法、CO2超临界萃取、静态顶空法提取黄心夜合鲜叶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静态顶空萃取法获取的成分种类最多,主要成分有3-蒈烯(5.15%)、2-甲基2-丁烯-1-醇(5.26%)、2-乙基-1-甲基-3-丙基-环丁烷(5.03%)、甲氧基环庚烷(3.24%)、柠檬烯(3.27%)、别香橙烯(2.96%)、2-十一烯-4-醇(2.85%)、环己基甲基硅烷(2.69%)、1,2,3-三甲基-,(1α,2β,3α)-环己烷(2.76%)、1-丁烯基三甲基硅烷(2.73%)、角鲨烯(2.57%)、三甲基[4-(1,1,3,3,-四甲基丁基)苯基]硅烷(2.35%)等;CO2超临界萃取法次之,主要成分有亚油酸(20.04%)、三十六烷(10.49%)、棕榈酸(7.22%)、叶绿醇(5.32%)、5,7,8-三甲基-二氢香豆素(5.67%)、α-芹子烯(2.46%)等,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的成分种类最少,主要成分有β-罗勒烯(14.58%)、β-蒎烯(10.71%)、β-反式-罗勒烯(7.75%)、香芹烯(6.53%)、[1R-(1α,3α,4β)]-4-乙烯基-α,α,4-三甲基-3-(1-异丙烯基)-环己甲醇(5.91%)、α-蒎烯(4.75%)、γ-依兰油烯(4.47%)、大根香叶烯(4.47%)、蓝桉醇(3.98%)等。3种提取方法没有共同的挥发油成分,只是水蒸汽蒸馏法和CO2超临界萃取法有3种萜烯类化合物、3种醇类化合物相同。相对而言水蒸汽蒸馏法更适于提取分析常温下黄心夜合鲜叶释放的挥发油成分。  相似文献   
4.
废轮胎热解油的成分分析及二次热解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废轮胎在中试回转窑中进行中温热解(450~650℃)所得热解油进行了GC-MS研究。通过对热解油化学组成 的全面分析,讨论了轮胎热解反应,尤其是较高热解温度和较长气相停留时间下的二次热解反应途径。通过与不同反应器 的比较研究,进一步得出了微负压回转窑热解技术的反应特点,并为回转窑热解油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As the scaling-down of non-volatile memory (NVM) cells continues, the impact of shallow trench isolation (STI) on NVM cells becomes more severe. It has been observed in the 90nm localized charge-trapping non-volatile memory (NROMTM) that the programming efficiency of edge cells adjacent to STI is remarkably lower than that of other cells when channel hot electron injection is applied. Boron segregation is found to be mainly responsible for the low programming efficiency of edge cells. Meanwhile, an additional boron implantation of 10°tilt at the active area edge as a new solution to solve this problem is developed.  相似文献   
6.
利用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多组分和快速实时分析探测的方法——激光质方法研究机动车尾气。发现在266nm激光作用下,低速状态下机动车尾气中的芳香族含量远高于加速状态下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激光镊子拉曼光谱技术可以实现在自然状态下对单个细胞或细胞器较长时间的观察研究.应用激光镊子拉曼光谱技术实时观察南极微生物低温降解芳香烃过程中单个南极细菌的细胞生长和胞内生物大分子的动态变化过程,收集、分析其拉曼光谱,结果发现:单细胞的拉曼光谱反映了其细胞内部的生命物质组成,南极动球菌 NJ41 和希瓦氏菌 NJ49 生...  相似文献   
8.
SPME-GC-MS分析香叶树叶的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香叶树的叶片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共鉴定出25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性总成分的92.55%.香叶树的主要挥发性化学成分是月桂烯(18.15%),β-蒎烯(12.08%),α-蒎烯(11.94%)及β-石竹烯(8.64%)等.  相似文献   
9.
非挥发性溶质对共沸物沸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了 10种非挥发性溶质对甲醇 -四氢呋喃共沸物沸点的影响 .发现与共沸物平衡的气相组成因非挥发性溶质不同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但所有非挥发性溶质都引起共沸物沸点升高。运用热力学原理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理论分析及对分析结果的实验检验表明 ,少量非挥发性溶质总引起共沸物沸点升高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汽油车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转鼓试验台架上对一台排放符合欧Ⅲ法规的汽油车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汽车运行工况按照欧Ⅲ测试循环(NEDC)进行.取样点分布于催化器前后,总挥发性有机物通过AWA4000排放系统测量,同时使用大气采样罐对排气取样,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按照美国环保局(EPA)推荐的TO-14/TO-15方法,对VOC组分进行了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冷起动工况是VOC排放最恶劣的阶段,前40s的排放量占全部测试循环(1180s)的28.81%,其中对大气质量影响较大的芳香烃含量很高,主要成分为甲苯、二甲苯和三甲苯,冷起动阶段其浓度分别高达12.4mg/m3、10.5mg/m3和8.7mg/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