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2篇
化学   249篇
物理学   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81.
为了促进燃料电池的广泛应用,必须研发一种高效、经济的氧还原(ORR)催化剂材料替代目前使用的昂贵的Pt基催化剂. 本文合成了NiO@rGO、Pd-NiO@rGO和Ag-NiO@rGO三种催化剂材料,并对其ORR催化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三种材料均具有催化ORR的能力,但与NiO@rGO相比,Pd-NiO@rGO和Ag-NiO@rGO展示了更加优异的性能,主要表现在其4电子转移ORR过程、起始电位增加,中间产物的产率降低和稳定性提高. 其中,Pd-NiO@rGO作为ORR催化剂的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82.
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单重态二甲基亚硅基卡宾与丙酮环加成反应的反应机理,势能面结果表明该反应有两条相互竞争的主反应通道. 反应规律为:二甲基亚硅基卡宾中的π轨道与π键化合物中π轨道的[2+2]环加成作用造成了扭曲四员环中间体和平面四员环产物的形成;平面四员环产物中卡宾C原子的不饱和性,导致了甲基迁移产物和硅杂双环化合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183.
利用羟丙基-β-环糊精对合成的超支化聚硅碳烷进行表面接枝改性,通过物理吸附的方法将改性后的超支化聚硅碳烷涂覆于毛细管柱内壁表面,制备出一种新型的毛细管电泳涂层柱.选用16 kV的分离电压、214 nm紫外检测波长、10 cm位差进样7 s和40 mmol/L磷酸盐缓冲体系为分离条件,考察氧氟沙星和扑尔敏两种手性异构体在涂层柱上的分离性能以及涂层柱的稳定性能.在pH 3.0时,对氧氟沙星的分离度为1.81,理论塔板数为4.68×104 plates/m;在连续进样100次后,分离度变化不大,理论塔板数下降率在15%以内,涂层柱运行稳定,各项性能均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4.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拓宽知识面,我们总结了多年教学实践经验,从 1987年开始,在对基础化学实验改革的同时,在二年级第 2学期期末集中 4周的时间为应化系的学生开设了一门新的实验课程———无机大制备实验。该课程经历了 10多年的不断改进,现在已形成一门完整的课程。这门新课程不仅强化了技能训练和操作规范,而且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能力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作用。  对于综合性实验,设计理论及技巧方面是比较难的,大二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并不能完全独立地完成综合性实验的设计和实施,但在指导教师的参与下,学生通…  相似文献   
185.
核苷类似物因其显著的抗病毒、抗肿瘤活性,已作为化疗药物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核苷类似物的高效绿色合成是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对近年来离子液体介质中的核苷改造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羟基和氨基的保护、糖基的改造、碱基的改造、糖基与碱基的耦合和寡核苷酸的合成.离子液体作为一类物理化学性能"可设计"的绿色软介质...  相似文献   
186.
淀粉样蛋白(Aβ)的错误聚集是阿尔茨海默症(AD)的关键病理诱发因素,主要通过Aβ的自聚集和金属离子诱导聚集两种方式实现.实验结果表明,食用樱桃红(ER)、丹参酮(TS)、氯碘喹啉(CQ)在不同程度上都能起到抑制淀粉样蛋白聚集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大不相同.将ER,TS和CQ分子结构进行两两重组,获得3种新的活性分子,使其兼具金属螯合、旋转键及N-末端区域(NR)结合的复合优势.结果发现,改性分子对不同Aβ42聚集体的作用各异.有的改性小分子对纤维起到解聚集的效果,而有的则增加纤维的稳定性;有的小分子对一种纤维结构起到解聚集的效果,而对另一种则起到稳定的作用.并发现尽管小分子的负电基团与同带负电的Aβ纤维有很强的排斥作用,但其对某些构型依然有解聚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7.
功能化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在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近年来功能化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进行了总结,对当前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对功能化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在生物工程领域,医学领域,环境、食品领域和功能材料领域进行了阐述。并综合分析了磁性微球在各个领域的优势及已经取得的成果。最后,展望了功能化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的发展前景,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列出亟待解决的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8.
用Cu(NO3)2·3H2O为原料,25%氨水为配位剂,用NaOH做沉淀剂,在不同醇-氨水体系中用配位沉淀法制备粒径可调的纳米CuO。通过热重差热分析法(TG-DTA)分析前驱体的组成并得到煅烧最佳温度。在制备前驱体过程中,探究了反应体系溶剂分别为乙醇、正丁醇、正辛醇时对产物粒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醇溶剂中碳链的增长,得到纳米CuO的比表面积依次增大,粒度依次减小。将纳米CuO与硫单质混合,在通入氮气的管式炉中以200 ℃加热90 min,可以得到表面硫化的CuO(CuO/CuS),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红外吸收光谱(FT-IR)对纳米CuO和CuO/CuS进行表征。最后将纳米CuO和CuO/CuS分别对乙基黄原酸钾进行吸附,结果表明CuO/CuS对乙基黄原酸钾吸附能力明显增强,进而证明氧化铜表面发生了硫化。  相似文献   
189.
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含有反式环己烷结构的C-葡萄糖苷类SGLT2抑制剂,关键步骤是对溴苯甲醚与反式环己烷甲酰氯在无水AlCl3催化下的区域选择性Friedel-Crafts酰基化.所有化合物的结构经过了1H NMR和HRMS的表征.小鼠口服糖耐量实验(OGTT)显示,化合物11a~11d均显示较强的降血糖活性,且11c的活性超过了阳性对照药dapagliflozin,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90.
N,N,N′,N′-四丁基丙二酰胺萃取Yb(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代酰胺类萃取剂易合成、分解产物易除去可用于萃取铀 (Ⅳ )、钍 (Ⅳ ) [1 - 4 ] ,但对高放废液中共存稀土元素的萃取研究较少[5] 。本文在以前研究工作的基础上[6] ,进一步探讨了TBMA萃取Yb(Ⅲ )的性能。1 实验部分1 1 试剂和仪器试剂均为AR级。TBMA由实验室合成 ,减压蒸馏提纯 ,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检验产品为目标产物 ,纯度高于 98%。FTS 1 65红外光谱仪 (美国Bio Rad公司 ) ,75 2分光光度计 (上海分析仪器总厂 ) ,PHS 2C精密数显酸度计 (上海伟业仪器厂 ) ,恒温康氏振荡器 (实验室改装 )。1 2 实验准确称量 1 970 3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