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化学   3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李建  张露  李鸿 《物理通报》2022,(8):53-56
文章以密度、压强、浮力综合应用复习为例,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重庆市近年中考物理试题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明确中考复习目标.结合具体习题设计案例,阐述了中考物理试题的习题化深度设计的意义.通过复习习题的深度设计,落实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熟悉、掌握,也渗透着物理思想,科学推理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提高中考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2.
<正>题目三个正数a,b,c满足a≤b+c≤2a,b≤a+c≤2b,则b/a的范围是___.解法一∵三个正数a,b,c满足a≤b+c≤2a,b≤a+c≤2b,∴两个不等式同时除以a得  相似文献   
3.
郭依玲  丁伟 《化学教育》2019,40(3):92-96
从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的角度,对反应温度及浓度对Cu2+与弱酸根离子双水解反应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实验结果表明:Cu2+能与CO32-、HCO3-、AlO2-等弱酸根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但同时还可能伴随着其他反应的发生;HCO3-、AlO2-浓度的变化与双水解反应的速率以及生成物无太大关系,而随着CO32-浓度的减小,双水解反应会更加剧烈并倾向于生成Cu(OH)2沉淀。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中常发现诸如近地卫星的环绕运动,小球在地球内部的光滑直隧道中做简谐运动,无限摆长的小角度单摆运动等,它们的周期都相等且约为84 min.从力学和运动学两方面指出造成这种周期相同的现象绝非偶然巧合,而是一个只与地球密度有关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5.
冉雪峰  谢祉锐 《物理通报》2024,(2):77-78+82
尝试利用电动力学中常用的求电势的方法“分离变量法”求解椭球星体的重力势增量.  相似文献   
6.
发生薄膜干涉的厚度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池 《物理通报》2011,40(12):122-123
人教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必修加选修》第三册第二十章第一节是"光的干涉".教材在讲到薄膜干涉的应用时有这样一段话:"光的干涉现象在技术中有重要应用.例如,在磨制各种镜面或其他精密的光学平面时,可以用干涉法检查平面的平整程度.如图1(a)所示,在被测平面上放一  相似文献   
7.
【题目】(2008年高考宁夏卷理综第21题)如图1所示,C为中间插有电介质的电容器,a和b为其两极板;a板接地.P和Q为两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在两板间用绝缘线悬挂一带电小球.P板与b板用导线相连,Q板接地.开始时悬线静止在竖直方向,在b板带电后,悬线偏转了角度α.在以下方法中,能使悬线的偏角α变大的是A.缩小a,b间的距离B.加大a,b间的距离C.取出a,b两极板间的电介质  相似文献   
8.
陈悦  张文华 《化学教育》2020,41(5):53-59
以“分子和原子”3堂同课异构课为载体,阐述了模型素材差异对学生概念认知水平的影响。通过控制变量法以及采用“前测问卷-课堂授课-课后测试-访谈问卷”的研究方法,得出以下结论:(1)教师采用教育的类比模型进行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对“分子”“原子”概念的建构,采用图像和符号模型进行教学更有利于学生“从微观角度解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的建构。(2)从知识来看,使用图像和符号模型组织教学整体来说能帮助学生对“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建构到更高水平。从建模能力来看,使用图像与符号模型教学更能培养学生的图像识别与描述能力,使用教育的类比模型教学更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建模能力。(3)同时使用2种模型进行教学时学生对概念建构的程度最好,概念建构所达到的水平也更高。同时,研究对教材的编写、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陈悦  张文华 《化学教育》2019,40(15):33-36
模型是为了理解事物而对事物做出的一种抽象,不同模型对学生关于同一概念的认知理解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以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章节为载体,设计了可以观测模型素材差异对初中生“分子和原子”概念认知水平影响的3份工具。  相似文献   
10.
<正>十七世纪法国数学家皮埃尔·德·费马(Pierrede Fermat,1601—1665)曾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几何最值问题:"已知一个三角形,求作一点,使其与这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它的答案是:当三角形的三个角均小于120°时,所求的点在三角形内部,且与三个角顶点连线的张角均为120°;当三角形有一内角大于或等于120°时,所求的点在三角形最大内角的顶点处.我们将这个点称为"费马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