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0篇
化学   474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6篇
数学   45篇
物理学   7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本文报道了对一种电子给体-受体化合物(E)-(5-(4-(二苯基胺)苯乙烯基)二噻吩并[2,3-b∶3′,2′-d]噻吩基)-2-亚甲基丙二腈(TPA-DCST)的合成与光谱学行为的研究。化合物TPA-DCST的分子结构中含有强电子给体(三苯胺)与强电子受体(二氰基乙烯)两个部分,并由二噻吩并[2,3-b∶3′,2′-d]噻吩作为共轭桥将电子给体与受体相连接。在合成方面,采用Wittig反应将三苯胺通过双键与二噻吩并[2,3-b∶3′,2′-d]噻吩相连接、醛基化,并与并二腈经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目标产物。产物通过了核磁氢谱、碳谱、红外以及高分辨率质谱的确认。光谱方面,主要考察了该化合物的吸收与荧光行为。其最大吸收峰位在412nm左右,归属于π-π*跃迁。在非极性溶剂正己烷中表现出来自分子间聚集而形成的聚集态荧光(550nm),并通过了单分子在CTAB胶束([c]=1.02×10-2 mol/L)的发光(460nm)试验得到验证。溶剂效应表明,该化合物没有出现典型的ICT态的发光现象,其原因在于电子给体与受体相连的共轭桥单元,即二噻吩并[2,3-b∶3′,2′-d]噻吩不具有有效的共轭效应。浓度效应与温度效应进一步表明TPA-DCST分子易于产生分子间聚集态的发光。在THF-H_2O二元溶剂体系中呈现典型的聚集诱导(AIE)发光现象,发光峰位为692nm。随着TPA-DCST分子间的聚集程度的增加,聚集态的荧光出现大范围的红移,直至固体发光红移到710nm。TPA-DCST分子的聚集因素可能来自于疏脂作用、偶极-偶极相互作用等。  相似文献   
82.
《化学研究》2021,32(4)
乌尔曼反应常用于卤代芳烃与亲核试剂的偶联,多数反应需要在高温加热条件下进行,且常需加入配体与铜催化剂联用。光催化乌尔曼反应利用清洁、可再生的光能,反应条件更加简单、温和、高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光催化乌尔曼偶联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3.
《化学研究》2021,32(5)
本文采用玻璃纤维(GF)增强聚甲醛,考察不同玻纤添加量及退火对POM流变行为、力学性能及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玻纤的加入使聚合物基体的结晶度提升,熔体的储能模量、耗能模量及复数粘度明显提升;同时,玻纤的加入,尤其是退火后处理,能有效提高基体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但是,玻纤的加入对基体的冲击性能的改善效果不明显,体系的维卡软化点温度略有提升。从扫描电镜结果可以看出,玻纤在基体中的拨出现象较为明显,玻纤/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较差是玻纤对POM力学性能改善效果不佳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4.
85.
《化学研究》2021,32(3)
氢气是未来代替化石燃料的理想新能源,电解水技术由于操作简单、污染小、产氢纯度高而受到广泛关注。但电解水技术需要有效的催化剂来降低电解过程中高的过电位,降低能耗,提高电解效率。贵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由于特殊的结构、尺寸和形貌在电解水方面表现出较强的催化活性,成为本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作者对近年来在电解水中应用广泛的贵金属纳米复合材料进行综述,并对该类材料在电解水应用中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6.
《化学研究》2021,32(4)
尿酸与水的相互作用是进行尿酸和其他物质在水溶液中研究的基础。使用实验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研究了二者在水溶液中的氢键作用及作用位点。结果表明其作用在本质上是弱氢键到中等强度氢键,且尿酸的主要作用位点为O11和H18。氢键作用的存在使尿酸的n→π~*跃迁吸收带发生蓝移,电化学氧化电位变大。  相似文献   
87.
细胞内蛋白质的氧化还原状态直接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凋亡,而氧化还原状态的改变对调控细胞的生存或死亡尤为重要。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 TRX)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调节蛋白,其在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是发挥其氧化还原调控作用的重要过程。以TRX为对象并以其中的色氨酸残基(Trp)作为内禀荧光探针,利用蛋白质定点突变、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荧光光谱和圆二色谱等技术和方法,研究TRX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PX3)相互作用过程中氧化还原态的变化。通过观测TRX以及突变体中色氨酸荧光光谱的变化,研究蛋白相互作用的电子转移模式以及TRX氧化态-还原态之间的相互转化。结果表明氧化态的TRX与还原态的GPX3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并发生电子交换,解释了二者之间电子传递模式为GPX3将电子传递给TRX,为揭示TRX在细胞信号传递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8.
董莹  王勇  邢欢欢  屈建莹 《电化学》2015,21(1):85-90
以壳聚糖为保护膜、玻碳为基底,用纳米Au和Fe3O4磁性纳米粒子构建了新型亚硝酸盐(NO2-)传感电极. 实验表明,该传感电极对NO2-有良好的电催化氧化活性,NO2-浓度(5.0×10-6 ~ 2.0×10-3 mol·L-1)与氧化峰电流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 0.9996),检出限7.1×10-7 mol·L-1, 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89.
制备了一种吖啶橙敏化的光致聚合物材料,并研究了材料的全息特性.用Ar+激光器三种波长的光对材料进行记录.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较高的衍射效率、较高的曝光灵敏度和较大的折射率调制度,最大衍射效率均大于40%.将计算机二进制文件经过编码生成的二值图像存入样品,其再现图像较为清晰,译码后能够准确地还原出原文,表明该光致聚合物适合数字全息存储.  相似文献   
90.
大学物理实验网络教学平台的建构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多媒体开发软件及网页制作工具,建构了一个大学物理实验网络教学平台。介绍了此平台的详细设计方案,以及它所具有的功能和特点,探索大学物理实验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的新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