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3篇
化学   109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21篇
物理学   6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51.
采用大变形刚粘塑性有限元法模拟超塑性恒压轴对称充模胀形过程、分析了模具几何参数及材料参数对胀形过程中材料的流变行为、胀形制许厚度分布和成形时间的影响规律。给出了质点的流动轨迹、不同时刻制件的剖面形状及应力、应变分布;基于修正的Gurson粘塑性势推导了内部空洞体积分数累积增大模型并据此进行了变形-损伤耦合计算.  相似文献   
152.
长链双马来酰亚胺改性氰酸酯树脂及其复合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长链双马来酰亚胺改性的氰酸酯树脂及其复合材料, 并对其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当长链双马树脂(MTHMI)占改性树脂的质量分数为37.5%时, 改性树脂(MTI/T3)的5%热失重温度为414℃, 复合材料在室温和200℃时的拉伸强度分别为431.2和331.0 MPa, 弯曲强度分别为631.5和278.4 MPa, 复合材料的X-Y轴热膨胀系数为18.1×10-6-1, 吸湿率为1.4%. 实验结果表明, 该类树脂与普通双马改性氰酸酯树脂及分别由质量分数为20%和30% MTHMI改性的氰酸酯树脂MTI/T1和MTI/T2相比, 具有良好的加工性, 优异的耐热性和力学性能, 较低的吸湿性和热膨胀系数.  相似文献   
153.
张亚清  唐黎明  李麒 《化学学报》2015,73(2):126-130
研究凝胶形成温度对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凝胶纤维尺寸的影响, 发现凝胶纤维平均直径随着凝胶形成温度的降低而降低, 在-25 ℃下可得到平均直径为1.1 μm的小尺寸凝胶纤维. 在不加共聚单体条件下, 以1.1 μm小尺寸MBA纤维为模板和反应单体, 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自由基聚合, 以较高收率得到形貌规整并有一定自支撑能力的聚合物微米管. 研究各种反应条件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RAFT试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及反应温度都会影响产物形貌及收率.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红外光谱仪表征了聚合物微米管的微观形貌和组成, 热失重分析表明产物具有很高的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154.
用XRD、DSC 等手段研究了有机蒙脱土在环氧树脂中的插层与剥离行为,证明环氧树脂容易插层到粘土片层间,形成稳定的插层混合物,加入胺固化剂固化后,粘土被剥离而得到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剥离程度与所采用的固化温度关系不大,主要取决于固化程度,全部剥离的时间与环氧树脂凝胶的时间接近.  相似文献   
155.
本文采用ICP-AES法对镍基、铁镍基高温合金与结构中微量硼元素的测定进行了研究,着重考察了镍基DZ125合金,铁镍基GH4169合金和结构钢的基体与合金元素对硼含量测定的影响,采用了分步沉淀分离方法,消除了铁(基体)、钨和铌,钽(合金中共存元素)对硼的干扰,测定了样品中微量硼,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6.
ICP-AES法测定铝合金中Fe、Si、Mo、Zr、Ti、Y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本文采用ICP-AES法测定了铝合金中Fe、Si、Mo、Zr、Ti、Y,并对样品的溶解方法、共存元素间的光谱干扰、内标元素的选择等进行了研究,建立的分析方法简便快速,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57.
硫和钇在含钇Ni3Al基IC6合金高温氧化过程中的界面行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电子探针的元素线扫描技术,研究了添加钇后的IC6合金中钇和硫在1100℃氧化时的界面行为,发现加钇后,由于在金属熔体中能脱硫同时形成的富钇相也能在高温氧化过程中作为硫的陷阱,减少了硫在氧化物基体界面上的扩散偏聚,提高了氧化物/基体之间的结合力,使得所形成的氧化物不易剥落,从而提高合金的高温氧化能力。钇提高IC6合金高温抗氧化能力的另一个原因是,钇能扩散到所形成的氧化物的晶界,提高氧化物的晶 界  相似文献   
158.
ICP-AES法测定铁-镍-钴基高温合金中的镧、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宝如 《光谱实验室》1999,16(2):161-164
本文研究了铁-镍-钴基合金中La,Y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的测定,并研究了基体和共存元素对测定的影响。通过精密度和准确度试验,表明方法准确,可靠,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9.
ICP-AES法测定铝锂合金中Li、Mg、Fe、Cu、Si、Zr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莉  潘傥  徐普德 《光谱实验室》1999,16(4):434-438
本文研究了采用ICP-AES技术同时测定铝锂合金中Li、Mg、Fe、Cu、Si、Zr等六元素的分析方法,优化了工作条件,经对合成样品和实际样品测量,对Li(1%-4%)、Mg(0.5%-6%)、Fe(0.05%-2.5%)、Cu(0.5%-5%)、Si(0.05%-0.5%)、Zr(0.05%-0.5%),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回收率为93%-105%。方法对照结果亦表明,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60.
建立了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R-ICP-MS)测定含钌单晶高温合金中铟含量的方法,并研究了铟测定时可能存在的质谱干扰。钼的氧化物离子对~(113)In的质谱干扰很严重;钌的氧化物离子对~(115)In有一定程度的干扰,但其产生的干扰量与钌在样品中的含量呈线性关系,可通过建立的校正方程扣除,故选择~(115)In作为铟检测同位素。0.1 g样品中加入体积比为3∶1的盐酸-硝酸混合溶液9 mL和氢氟酸1 mL,在80℃下常压消解60 min,用水稀释至250 mL,用HR-ICP-MS在低(分辨率为300)、中(分辨率为4 000)、高(分辨率为10 000)等3种分辨率模式下测定~(115)In含量,用高纯镍的消解液配制的标准溶液系列制作标准曲线。铟的质量分数在2μg·g~(-1)以内与其对应的响应值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分别为0.002μg·g~(-1)(低分辨率),0.004μg·g~(-1)(中分辨率)和0.009μg·g~(-1)(高分辨率)。对标准物质(GBW 01636)进行分析,测定值与认定值基本一致。对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为76.0%~90.0%,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均小于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