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15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曹继莲  布多 《化学教育》2015,36(11):76-77
探讨了增加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并应用数学公式解析了得出的结论, 提出了化学平衡移动不符合勒夏特列原理的公式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去搜集相应的物理学史料,将之融入教学过程;寻找典型的物理学史事件,以之为线索来串联和粘合散见于教学内容中的物理学知识,以及在平时有意的开展一些物理学史研究,用来支持大学物理教学等3种手段,是我们认为将物理学史引入大学物理教学当中比较切实可行、且容易形成规范化的一种实践方法.介绍了这种实践方法的实践过程.认为将物理学史引入大学物理教学,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方法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传统Haber-Bosch工艺合成氨需要大量的能源消耗和复杂的工厂基础设备。在可再生能源的推动下,将氮气电化学还原为氨被认为是替代Haber-Bosch工艺最有效的方法,这在科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然而,这个过程受到氨产量和法拉第效率低的影响,因此开发更有效的电催化剂对其实际应用至关重要。在之前报告的催化剂中,单原子催化剂(SACs)在高效利用原子和不饱和配位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这为优化催化剂性能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文章综述了单原子催化剂在电化学合成氨中的理论研究,详细分析了贵金属催化剂、非贵金属催化剂和非金属催化剂这3类单原子催化剂的性能表现,旨在为电化学合成氨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几个典型的与"旋转"相关物理学实验的分析,阐述了"旋转"在实现实验目的方面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激光致冷     
介绍了用于固体降温的反斯托克斯致冷以及用于中性原子降温的多普勒致冷、蒸发致冷、偏振梯度致冷、速度选择相干原子布居俘获致冷和腔致冷等激光致冷技术的有关原理、技术实现、发展状况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激光偏振梯度致冷是另外一种使中性原子降温的有效方法,而且能使原子温度突破多普勒温度极限。实验上首先由W.D.Phillips领导的研究小组于1988年采用并获得成功,然后Dalibard和Cohen-Tannoudji给予了理论解释。激光偏振梯度致冷原理大致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负热容量系统的热平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晓荣  管靖 《大学物理》2006,25(7):20-21,49
以黑洞为例,对《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和《新概念物理教程.热学》中提到的负热容量系统的不稳定性作一注释.  相似文献   
18.
周勇  赵军霞 《化学教育》2011,32(2):59-59,63
1 提出问题 在现行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叙述到"加热时,铁还能与硫反应" [1].对该实验的研究资料比较多,但这些研究结果中存在反应物铁与硫的质量比不清楚[2,3]、混合物质量不准确[2,4]、实验的危险性描述过度[2,3,5]等问题.为此,在参考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对这个实验进行验证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实验中取用的铁与硫混合物质量较大和反应结束后的冷却方式是引起试管炸裂的主要原因,而SO2的产生来自试管的炸裂.笔者从减少实验药品的用量出发,使反应能够在普通小试管中进行,克服了该实验过程中试管炸裂和产生SO2等"危险",取得了很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电导法测定了碘化铅(PbI2)在不同条件下的电导率,并计算其溶解度和溶度积,取得了比较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20.
赵懂叶  孟凡涛 《物理通报》2017,36(10):80-89
介绍了如何利用 MAT LA B软件处理波尔共振实验数据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