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74篇
化学   610篇
晶体学   5篇
物理学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煤中有机硫形态结构和热解过程硫变迁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利用热解 质谱并结合固定床热解反应装置,对煤中有机硫的形态主其对加氢热解过程 变迁特性的影响,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煤中有机硫的形态结构在褐煤中主要以脂肪族、芳香族硫化物为主,而在 煤中则主要以各种不同芳构化程度的噻吩结构为主,初步表明煤中有机硫形态结构随煤变质程度的变迁呈较强的连续递变性。煤热解过程中硫在呼产物中的变迁和分布与煤中有机硫的形态结构特点密切相关。较高芳构化噻吩结构不完全的氧  相似文献   
22.
以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纳米铜活性组分.将物理法制备的负载型纳米Cu/γ-Al2O3催化剂用于催化一氧化碳氧化反应,发现在催化过程中其催化活性呈规律性变化,即初始活性较低;空气中焙烧预处理易使纳米粒子长大.催化剂的氧化与一氧化碳还原实验表明,铜氧化物活性高于零价铜  相似文献   
23.
煤的孔结构特征对水煤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本文选用17种不同变质程度的中国煤,详细研究了煤孔结构特征对煤浆性质的影响。发现煤孔体积通过影响煤在分散体系中的吸水性,从而影响煤之成浆性。但由于不同变质程度煤表面亲水性的显著差异,煤孔体积在影响煤成浆性的能力方面差别很大,这使得煤吸水性和浆体最高煤浓度与煤孔体积并不存在直接的相关性,而是取决于煤孔体积V和以煤-水接触角(θ)的余弦值表示的煤表面亲水性因子的乘积,即煤之有效孔体积:V×cos(θ/  相似文献   
24.
由铜基催化剂催化甲醇水蒸汽重整制氢是有效解决车载燃料电池等制氢需求的潜在途径.但传统铜基催化剂对该反应的低温催化活性及制氢选择性均不理想.近年来碳纳米管及活性碳纤维等因具有独特的纳米孔结构、高比表面积和优异的吸附性能作为潜在的新型催化材料而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25.
热重质谱联用(TG/MS)系统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两种商品型分析仪器热重(TG)和质谱(MS)联用,并将这一热重质谱联用系统(TG/MS)应用于含酚废水的催化氧化和煤燃烧的过程研究,在获取样品重量变化的同时对逸出气相产物进行了在线检测,获取了苯酚氧化反应的历程和煤燃烧过程中氮、硫氧化物的逸出信息。  相似文献   
26.
碳酸二甲酯法合成1,5-二氨基甲酸甲酯的反应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在乙酸锌催化作用下1,5-萘二胺与碳酸二甲酯甲氧基羰基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二水合乙酸锌只有失去两个结晶水变成无水乙酸锌后才能产生催化活性.无水乙酸锌与1,5-萘二胺形成一个新的配位络合物,该配位络合物是一个适宜的亲核试剂,能与碳酸二甲酯进行亲核反应,生成1,5-萘二胺的甲氧基羰基化产物.在无水乙酸锌与1,5-萘二胺形成配位络合物的过程中,无水乙酸锌的结构从双齿型转变成单齿型.  相似文献   
27.
用BOCMP方法及MonteCarlo模拟技术,对H2S导致Cu基催化剂失活的原因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原料气中存在H2S时,WGS反应的活化能明显高于无H2S时的活化能,随着表面H2S浓度的增大(θ=0,0.10,0.25),反应的活化能也逐渐变大(其大小比为1∶1.34∶3.3),究其原因可归结为H2S的存在使得反应物分子的吸附热减小,从而使H2O的解离吸附(WGS反应的速控步骤)活化能增大。  相似文献   
28.
通过对溶胶凝胶-超临界干燥法制备的NiO-SiO2-Al2O3催化剂上CO氧化反应的原位DSC测试,实现了对催化剂的活性以及催化剂制备参数影响反应性能的规律考察,同时与实际微反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9.
焙烧温度对合成低碳醇用Cu/Mn/Ni/ZrO2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焙烧温度对合成低碳醇用Cu/Mn/Ni/ZrO2催化剂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产物分布都发生较大的变化.催化剂在较低的温度下焙烧,低温下反应液相产物的分布符合S-F方程;反应温度升高时,液相产物中主要是甲醇和异丁醇;在高温下焙烧的催化剂,其催化活性较低,但即使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异丁醇在液相高级醇(C2+OH)中也是主要的产物.结合其他的一些反应结果与XRD,BET,TPR及EXAFS等表征结果,认为焙烧温度使催化剂的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进而影响催化剂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催化剂对合成低碳醇反应表现出不同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30.
采用无机盐作为前驱物,利用溶胶凝胶超临界流体干燥(SCFD)法,制备出大孔、高比表面纳米级TiO2超细粉。详细考察了初始水凝胶pH值对TiO2超细粉形貌、晶相、颗粒大小、比表面积及孔结构等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当在酸性环境中,所制得的TiO2超细粉的比表面积随着pH值的减小而增大;而在碱性环境中,则随着pH值的增大而增大。TiO2超细粉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由pH为6.5时的SBET=142.2m2·g1,VPN=0.45cm3·g1,增大到pH值为13.0时的SBET=425.6m2·g1,VPN=1.79cm3·g1,且颗粒分布均匀狭窄,颗粒间的三维网络织构更为规整清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