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6篇
化学   116篇
力学   1篇
物理学   1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01.
催化燃烧是目前最有效的处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技术之一. 本文从催化剂活性组分、催化剂载体、有效组分颗粒大小、水蒸汽的影响及催化燃烧反应中的积碳等几个方面, 对近年来催化燃烧处理VOCs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分析表明: 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主要着重于选择有效的载体和双组分贵金属催化剂; 非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活性的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钙钛矿和尖晶石型等催化剂的研制, 还有这些活性组分粒径大小及载体对催化燃烧VOCs反应活性的影响;此外, 在实际应用中,水蒸汽和催化剂积碳失活等问题对催化燃烧VOCs的反应也有很大影响. 本文的评述将为选择合适的催化燃烧技术处理VOCs污染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2.
催化燃烧是目前最有效的处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技术之一. 本文从催化剂活性组分、催化剂载体、有效组分颗粒大小、水蒸汽的影响及催化燃烧反应中的积碳等几个方面, 对近年来催化燃烧处理VOCs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分析表明: 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主要着重于选择有效的载体和双组分贵金属催化剂; 非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活性的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钙钛矿和尖晶石型等催化剂的研制, 还有这些活性组分粒径大小及载体对催化燃烧VOCs反应活性的影响;此外, 在实际应用中,水蒸汽和催化剂积碳失活等问题对催化燃烧VOCs的反应也有很大影响. 本文的评述将为选择合适的催化燃烧技术处理VOCs污染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3.
催化燃烧是目前最有效的处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技术之一. 本文从催化剂活性组分、催化剂载体、有效组分颗粒大小、水蒸汽的影响及催化燃烧反应中的积碳等几个方面, 对近年来催化燃烧处理VOCs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分析表明: 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主要着重于选择有效的载体和双组分贵金属催化剂; 非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活性的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钙钛矿和尖晶石型等催化剂的研制, 还有这些活性组分粒径大小及载体对催化燃烧VOCs反应活性的影响;此外, 在实际应用中,水蒸汽和催化剂积碳失活等问题对催化燃烧VOCs的反应也有很大影响. 本文的评述将为选择合适的催化燃烧技术处理VOCs污染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4.
催化湿式氧化苯酚的TiO2-CeO2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正雄  祝万鹏  杨少霞  王建兵 《催化学报》2006,27(12):1073-1079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催化湿式氧化降解苯酚的TiO2-CeO2催化剂,通过单因素多次实验和正交实验两种不同的实验方式,考察了不同的制备条件如活性组分配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老化过程的pH值等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证明了老化过程中保持较高pH值对于TiO2-CeO2催化剂的活性具有决定性作用. 当活性组分摩尔配比为1:1, 焙烧温度为450 ℃, 焙烧时间为5.0 h, 老化过程中pH保持为11时得到的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150 ℃, 氧分压为4.5 MPa的条件下,经90 min的反应,浓度为2.1 g/L的苯酚溶液COD去除率达到了93%. 通过热重差热、N2吸附-脱附、 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析方法揭示了催化剂的微观结构. 结果表明, BET比表面积、表面吸附氧以及表面三价金属元素的相对含量等物理和化学结构特性对催化剂的活性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5.
TiO2薄膜光催化臭氧化邻苯二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研究了用碳黑改性的TiO2薄膜催化剂光催化氧化邻苯二酚的反应.结果表明,臭氧投加量对邻苯二酚的降解和总有机碳(TOC)的去除有重要影响,与光催化氧化(TiO2/UV/O2)、单独臭氧化(O3)和光助臭氧化(UV/O3)过程相比,邻苯二酚光催化臭氧化(TiO2/UV/O3)过程能明显增大TOC的去除率.动力学研究表明,邻苯二酚完全氧化过程遵循零级反应,TOC的降解仅取决于臭氧或氧气的浓度而与邻苯二酚的浓度无关;邻苯二酚在TiO2/UV/O3作用下完全氧化的速率常数是UV/O3作用下的1.32~1.80倍(在相同的臭氧浓度下),是TiO2/UV/O2作用下最大速率常数的2.56~5.36倍,是UV/O2作用下最大速\r\n率常数的5.47~11.4倍.  相似文献   
106.
催化燃烧是目前最有效的处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技术之一. 本文从催化剂活性组分、催化剂载体、有效组分颗粒大小、水蒸汽的影响及催化燃烧反应中的积碳等几个方面, 对近年来催化燃烧处理VOCs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分析表明: 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主要着重于选择有效的载体和双组分贵金属催化剂; 非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活性的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钙钛矿和尖晶石型等催化剂的研制, 还有这些活性组分粒径大小及载体对催化燃烧VOCs反应活性的影响;此外, 在实际应用中,水蒸汽和催化剂积碳失活等问题对催化燃烧VOCs的反应也有很大影响. 本文的评述将为选择合适的催化燃烧技术处理VOCs污染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7.
四方柱γ-MnOOH纳米棒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热法,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在160 ℃的条件下,用乙醇还原KMnO4合成了四方柱γ-MnOOH纳米棒。粉末XRD衍射表明合成的材料为单斜的γ-MnOOH晶体结构,扫描电镜观察到四方柱纳米棒的直径为几十纳米,长度几微米;纳米棒的形貌随CTAB用量增加趋于均一。催化活性测试表明γ-MnOOH纳米棒在120 ℃的低温下可以将甲醛完全氧化为CO2和H2O。  相似文献   
108.
天然水中可溶性硅酸与铝盐作用机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文东  杨宏伟  蒋晶  祝万鹏  蒋展鹏 《化学学报》2008,66(23):2625-2630
通过考察单核铝和溶解铝浓度的变化, 对天然水体中溶解性硅酸与铝盐的反应机理进行研究. 试验过程中, 采用8-羟基喹啉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铝浓度并结合热力学计算进行机理验证. 结果表明: 单体硅酸和聚硅酸主要与溶液中的单核铝反应生成溶解性硅铝酸盐. 单体硅酸与单核铝的结合能力较弱; 聚硅酸与单核铝的结合能力则较强, 反应产物主要为二啮或三啮配合物. 溶液pH对反应过程有着重要影响, 偏碱性环境对硅酸与单核铝间的反应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9.
催化湿式氧化(catalytic wet air oxidation, CWAO)为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处理技术[1~8],它可使难降解有机物分子在相对较低的反应温与压力下降解矿化或生成易生物处理的小分子有机物.  相似文献   
110.
李金波  左剑恶 《中国化学》2008,26(10):1799-1805
利用循环伏安法(CV)、电化学阻抗谱(EIS)和Mott-Schottky曲线研究了温度和溶液pH值交互作用下X80钢在模拟土壤环境中的腐蚀性能。结果表明:低pH值条件下X80钢表面会形成一层稳定性差的腐蚀膜;高pH值条件下X80钢表面会形成一层保护性强的腐蚀膜。随着pH值得增大和温度的降低X80钢表面所成腐蚀膜的膜电阻和传递电阻增大,这表明随着pH值得增大和温度的降低X80钢表面所成腐蚀膜对基体的保护性增强。X80钢在模拟土壤环境中表面所成腐蚀膜呈n型半导体特性,膜内施主密度随介质pH值增大而降低,随溶液温度升高而增大。平带电位和pH值之间呈现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