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7篇
化学   33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19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3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8 毫秒
41.
摩擦磨损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原位动态研究,可以跟踪观察磨屑形成和磨痕演变的全过程,以及材料表面在摩擦磨损中变化的真实情况.在由国产台式扫描电子显微镜改装成的滑动摩擦磨损试验装置上,对15#钢-45#钢摩擦磨损过程所作的原位动态研究表明:15#钢在对摩过程中始终存在粘-滑现象,微切削是其主要磨损机理;15#钢磨痕形貌变化可分5个阶段——第1阶段出现与滑动方向垂直的横向裂纹,第2阶段产生大片状剥离,第3阶段产生小片状疲劳剥离,第4阶段产生块状磨屑并形成表面凹坑,第5阶段磨痕趋于平坦.这种滑动摩擦磨损试验装置不仅具有对摩擦磨损过程作动态跟踪观察的功能,而且可用于对摩擦学过程作准动态观察,这两种观察方法对研究摩擦磨损过程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42.
采用磁控溅射共溅射法制备MoS2/WS2复合润滑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射线能谱仪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薄膜的成分和结构进行分析,采用UMT-2MT型微摩擦磨损试验机在大气(相对湿度45%~50%)和室温(20~25 ℃)环境下评价薄膜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MoS2/WS2复合薄膜结构致密,具有较好抗氧化性,其耐磨寿命、摩擦稳定性和抗载荷能力比MoS2磁控溅射薄膜均有显著提高,而摩擦系数更低.  相似文献   
43.
TiC—Fe3C对铸铁激光熔敷层耐磨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栾景飞  严密 《摩擦学学报》2002,22(5):339-342
采用铁基熔敷材料 ,在铸铁激光熔敷层内得到内生 Ti C.研究了内生 Ti C和 Fe3 C对熔敷层耐磨性的影响 ,分析了内生 Ti C数量及体积分数对熔敷层磨损表面形貌及磨损质量损失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 ,通过引入内生 Ti C可以显著改善铸铁表面激光熔敷层的抗磨性能 ,这主要是由于 Ti C硬度很高 ,且具有弥散强化及细晶强化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44.
采用乙炔热分解法在多孔阳极氧化铝膜板上制备了定向生长的非晶态碳纳米纤维阵列膜,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Raman光谱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阵列膜和非晶态碳纳米纤维的组织形态和微观结构,并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和环-块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非晶态碳纳米纤维阵列膜的摩擦性能.结果表明:以经草酸溶液二次阳极氧化得到的有序多孔氧化铝薄膜作为模板,通过化学催化气相沉积可以获得分布均匀的非晶态碳纳米纤维阵列,这种定向非晶态碳纳米纤维阵列构成的表面膜摩擦力均匀,具有优良的自润滑作用.  相似文献   
45.
片状纳米石墨的制备及其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磨损性能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采用搅拌球磨法制备了平均直径1 μm、厚度10~20 nm的片状纳米石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片状纳米石墨的微观形貌和组织结构;利用四球和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片状纳米石墨作为液体石蜡添加剂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片状纳米石墨能够显著提高润滑油的抗磨性能及承载能力,降低摩擦系数,其最佳添加量约为50 ppm.  相似文献   
46.
1 会议概况 值此中国力学学会50华诞之际,为回顾中国力学的光荣历程、展现我国力学的优秀成果、弘扬中国力学的优秀传统、展望新世纪力学学科的发展趋向,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Chinese Conference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2007,CCTAM'2007)于2007年8月20~22日在北京召开.大会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39个单位协办.  相似文献   
47.
采用超声喷雾法制备了硫化铟(In2S3)薄膜,并考察了后续快速热处理(rapid thermal process,RTP)对硫化铟薄膜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薄膜的形貌、结构、透射率等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超声喷雾法制备的In2S3,薄膜均匀致密,采用RTP热处理可提高薄膜的结晶性能,但对薄膜的透光性影响较小.通过计算可以得出薄膜的禁带宽度约为2.25~2.38 eV.  相似文献   
48.
颗粒增强有机硅基复合涂层的冲蚀磨损行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志  苏立志 《摩擦学学报》2000,20(5):348-351
利用气流喷砂型试验机,对SiC和Al2O3颗粒增强的有机硅基复合材料涂层(SMCC)的冲蚀磨损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合适的基体组成、增强体颗粒种类及含量使SMCC冲蚀率较纯有机硅树脂涂层降低了1个数量级。冲蚀表面形貌SEM分析表明:低速冲蚀时涂层冲蚀磨损机理以显微犁耕为主,并伴有显微切削;而高速冲蚀时的磨损机量主要是微裂纹的产生和扩展造成成涂层的大块剥落,并伴有微切削和微犁耕。  相似文献   
49.
多壁纳米碳管空气电极的交流阻抗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多壁纳米碳管、活性炭和石墨等空气电极的交流阻抗特性.结果表明,纳米碳管空气电极的阻抗谱由两个半圆组成,高频区半圆对应欧姆极化阻抗,低频区半圆对应电化学极化阻抗.催化剂Pt以纳米颗粒的形式沉积在碳管的外表面,明显减小了电极的欧姆阻抗和电化学极化阻抗,提高了氧还原反应的电催化活性.活性炭电极除存在电化学阻抗外,还存在薄液膜扩散阻抗(Nernst扩散),石墨电极形成的薄液膜反应区域较小,电极反应呈Warburg扩散阻抗特征,相应的电催化活性较低.采用交流阻抗等效电路分析方法,对拟合的动力学数据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50.
酸碱控制的卟啉-苝酰亚胺分子阵列荧光开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氯仿溶液中分子阵列N,N-二[对-5′-(间-10′,15′,20′-三苯基卟啉)基-苯基]-3,4:9,10-四羧基二酰亚胺(TrPP-PTCDI-TrPP)在不同浓度的三氟乙酸作用下荧光光谱的变化,质子化无金属卟啉的光致激发态成为各种激发态中相对稳定的物种,因此无论激发无金属卟啉基元(λ=439nm)还是酰亚胺基元(λ=491nm),分子阵列都表现出质子化无金属卟啉生色团的特征荧光发射,酸的引入使激发态下高效率的电荷转移衰变途径被关闭,辐射衰变途径被打开.在溶液中引入三乙胺去质子化使电荷转移衰变途径被打开而辐射衰变途径被关闭,因此分子阵列构成了一个通过酸碱控制的荧光开关.考虑到酸碱中和反应的方便性及分子阵列对不同波段光激发同时敏感的广谱性,该分子阵列开关具有特殊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