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84篇
化学   891篇
晶体学   1篇
综合类   194篇
物理学   4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高固体分羟基丙烯酸树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氧化二苯甲酰(BPO)/过氧化二异丙苯(DCP)(质量比为2:3)为复合引发剂,二甲苯为溶剂,选用适量含羟基单体和分子量调节剂,以减缓树脂合成聚合反应中的自动加速现象,合成了分子量为3000-4000,多分散性指数d〈2的高固体分羟基丙烯酸树脂.该树脂与缩二脲多异氰酸酯(HDI)的配漆实验证明,所得漆膜鲜映性好、丰满度高、色泽好、雾影值低、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2.
锂锰尖晶石红外光谱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对锂锰尖晶石的红外光谱进行了研究。由于锂锰尖晶石的晶体结构属于Fd3m空间群,锂离子占据四面体空隙(8a位置),锰离子占据八面体空隙(16d位置)。根据群论的知识,对锂锰尖晶石晶体中离子的振动方式与红外活性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讨论。并列出了锂锰尖晶石的红外光谱实验数据。通过理论分析,我们推断:位于618.6和501.5cm~(-1)的红外吸收带分别来源于Mn(Ⅳ)-O和Mn(Ⅲ)-O键在晶体中的不对称伸缩振动(单元为Mn(Ⅳ)O_6和Mn(Ⅲ)O_6八面体),位于1124cm~(-1)的弱红外吸收带来源于Li-O键的不对称伸缩(单元为LiO_4四面体)。还有一些低于400cm~(-1)的可能吸收带在400~4000cm~(-1)范围内未能检测到。这一结论的可靠性通过锂锰尖晶石和掺杂的锂锰尖晶石的红外光谱实验数据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3.
大肠杆菌HB101感受态细胞的显微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数生长前期的大肠杆菌在生理盐水中用CaCl2可以直接诱导建立感受态并完成转化过程。利用H-8100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用CaCl2直接在生理盐水中诱导建立感受态的大肠杆菌细胞,发现感受态细胞整体电子密度趋于均匀,但存在有电子密度较高颗粒,表明大肠杆菌感受态建立过程中,细胞整体对电子通透性增强,可能存在涉及细胞膜通透性的复合物重新形成相关的胞内物质代谢及其在细胞内定位的受控改变,暗示大肠杆菌可能具有建立自然感受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ONOO-活性氧的荧光光谱分析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介绍了ONOO^-活性氧的化学性质,并对其参与的主要化学反应进行了分类和总结.同时,比较了近年来用于ONOO^-检测的方法,并重点论述了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尤其是酶催化动力学荧光分析法在检测ONOO^-活性氧方面的优势和最新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HCHO-(DL-苹果酸)-BrO-3-Mn2+-H2SO4体系化学振荡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HCHO参与下的(DL-苹果酸)-BrO-3-Mn2+-H2SO4化学振荡反应体系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考察了该体系中各反应物的初始浓度范围及主要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在5.0×10-5~1.0×10-2 mol·L-1范围内, HCHO对振荡反应的诱导期和周期有较大影响,且HCHO浓度的对数lnc(HCHO)与诱导期倒数的对数ln(1/tin)及周期倒数的对数ln(1/tp)均存在线性关系. 诱导期和周期的表观活化参数分别为70.87,55.71 kJ·mol-1. 另外还对HCHO参与下的可能振荡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采用AMI方法研究了10种新型的磺酰脲类除草剂的电子结构,并以原子的Mulliken净电荷和除草剂在不同浓度(100,10mg/L)下对油菜、稗草两种作物的根、茎部位的抑制率为训练样本集。构造并训练得到具有活性预测能力的BP神经网络.结果表明,该BP网络不仅能对训练样本很好拟合。亦能对未知化合物的活性作出很好的预测.  相似文献   
17.
无机纳米粒子作为生物探针在生物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无机纳米粒子在生物分析领域的研究进展分别从生物分子与纳米粒子的耦联方式、检测生物分子的纳米金探针、核酸或蛋白质修饰的其它纳米探针以及生物纳米技术的应用前景4个方面对该领域的发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8.
纳米级氧化铁的合成及其对六价铬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纳米氧化铁,研究了合成条件,并采用TEM对产品进行了表征,测得产品的平均粒径为20-30nm.研究了纳米级氧化铁对Cr(Ⅵ)的吸附.在pH=3.0,吸附比为3.5×10-6:1×10-2(g/g)时,平均吸附效率为95.98%,最大吸附量为398.3μg Cr(Ⅵ)/g.采用2mol/LNaOH可完全洗脱纳米氧化铁所吸附的Cr(Ⅵ),测定了回收后的纳米氧化铁对Cr(Ⅵ)的吸附效率,结果表明纳米级氧化铁可循环使用,这将为环境污水中Cr(Ⅵ)的治理及研究纳米材料的吸附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把荧光显微镜,阿达玛变换多通道成像技术和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结合起来,建立了一种单细胞DNA荧光图像自动定量分析系统,对系统的成像原理、信号编码和解码方法及单细胞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讨论,分析结果表明,本系统提供的单细胞定量分析数据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0.
染料中间体间氨基-N-取代-苯磺酰胺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间氨基苯磺酸为原料,经乙酰化保护氨基,用氯磺酸/氯化亚砜将磺箕转变为磺酰氯,再分别与氨基G酸、吐氏酸、γ-酸、6-氨基-1,3-萘二磺酸、5,6-二氨基-1,3-萘二磺酸胺化缩合,水解去乙酰基,较高收率地合成了间氨基-N-取代-苯磺酰胺类染料中间体。产物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核磁和质谱确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