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81篇
化学   237篇
晶体学   17篇
力学   7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48篇
物理学   109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6 毫秒
411.
采用传统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空穴掺杂的系列样品Sr2xKxFeMoO6(0≤x≤0.04),研究了其晶体结构和磁性质.X射线粉末衍射结果表明该系列样品均为单相,四方晶系,空间群为I4/m.碱金属K的含量可以调控反位缺陷的浓度.未掺杂样品Sr2FeM006在280K时的原胞磁矩为1.12μB.掺杂量为x=0.04样品的原胞磁矩为1.26μB.阳离子有序、晶格畸变是影响Sr2-xKxFeMoO6磁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12.
带自由变量的广义几何规划(FGGP)问题广泛出现在证券投资和工程设计等实际问题中.利用等价转换及对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的凸下界估计,提出一种求(FGGP)问题全局解的凸松弛方法.与已有方法相比,方法可处理符号项中含有更多变量的(FGGP)问题,且在最后形成的凸松弛问题中含有更少的变量和约束,从而在计算上更容易实现.最后数值实验表明文中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413.
一种Salen型荧光探针对镁(Ⅱ)离子的选择性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静  于洁  冯素玲  王爱军 《发光学报》2012,33(6):669-673
研究了Salen类型的荧光探针N,N'-二(2-羟基-1-萘甲醛)-l,2-苯二胺(NAPPDIH)对Mg2+的选择性响应。荧光和紫外光谱滴定实验显示NAPPDIH与Mg2+能够以1:1的化学计量比形成配合物。NAPPDIH与Mg2+结合后,溶液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移,肉眼可观测到溶液的浅黄色迅速加深。与其他金属离子相比,Mg2+显示唯一的荧光增强。此外,在3.0×10-6~5.0×10-5 mol·L-1 范围内,Mg2+的浓度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因此,NAPPDIH可用于Mg2+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414.
一个关于多元函数可微的定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家知道,多元函数的可微与可导是两个概念,但如果一个多元函数的所有偏导数在某一点都存在并连续,则它一定在该点可微.本文给出了一个在较弱条件下关于多元函数可微的定理.  相似文献   
415.
酶法提取番茄红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提取番茄中番茄红素时,添加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筛选出最佳工艺为: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比例为4∶1、添加酶量为0.5%、酶的作用温度为40℃、pH4、浸提时间为4h,按此条件可大大提高番茄红素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416.
以廉价的鸟苷为原料,经过乙酰基保护糖环上的羟基,再和POCl3反应,将6-位羰基转化为氯原子,继而还原脱除氯原子,然后在亚硝酸异戊酯作用下发生重氮化反应,将2-位氨基转化为羟基,最后脱除乙酰基,以5步和56%的总收率得到2-异肌苷.重氮化优化的反应条件是:6倍量的亚硝酸异戊酯为重氮化试剂、CHCl3/H2 O为混合溶剂...  相似文献   
417.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联用技术分析饮用水中的氯仿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联用技术(HS-SPME-GC)对饮用水中的氯仿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SPME萃取头、吸附和热解吸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聚丙烯酸酯(PA)萃取头对水中的氯仿有较佳的富集效果,方法具有较好的重现性(RSD为5.23%,n=8),线性范围为5~100μg/L,检出限为3.45μg/L。  相似文献   
418.
采用副玫瑰苯胺比色法对14种食用菌产品的SO2残留量进行了测定,并对SO2残留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2种食用菌鲜品和2种罐头的SO2残留为20~27 mg/kg,低于国家标准(50 mg/kg)。食用菌干品的SO2残留标准可设定为小于500 mg/kg,有6种干品的SO2残留低于这一标准,为175~291 mg/kg;另外4种干品的SO2残留为1588~2 920 mg/kg,超标情况非常严重,它们都是些白色的食用菌(如银耳、金针菇、竹荪)。副玫瑰苯胺比色法是检测SO2残留最准确、最灵敏的方法,适合于各种SO2浓度的样品;改良的副玫瑰苯胺比色法只适合于高SO2残留的样品;碘量法不适宜检测深颜色的食用菌,而且在检测低SO2残留样品时准确度不高;快速测定法可用于食用菌产品中SO2残留的定性检测和半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419.
UV照射大肠杆菌对其吸收光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探讨了样品池溶液及分光光度计内置紫外光对大肠杆菌吸收光谱测定的影响。发现样品池溶液(2.8 mL双蒸水+0.1 mL生理盐水+0.1 mL LB培养基)较为合理,既给细菌提供了有利的生存环境,又对细胞的紫外吸收影响较小;研究同时发现在257 nm波段150 s内细胞吸收强度基本没有变化,说明内置的紫外光不会影响试验测定结果。在此基础上,研究了UV照射0,20,40,60,80,120 s大肠杆菌吸收光谱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随着UV照射剂量的增加,大肠杆菌吸收光谱存在一个先降后升再降的现象。该现象反映了辐射中细胞损伤死亡和修复存活的生物学效应。该研究从光谱学角度探讨了UV对大肠杆菌细胞的损伤作用,对利用光谱技术研究细胞的辐射损伤、死亡和修复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20.
通过水热或溶剂热合成的方法制备了3个Cd(Ⅱ)/Co(Ⅱ)/Zn(Ⅱ)配位聚合物[Cd(hbmb)0.5(pta)]n1),[Co(hbmb)(1,4-bdc)]n2)和{[Zn2(hbmb)1.5(bptc)(H2O)]·0.5hbmb·3H2O}n3)(hbmb=1,1''-(1,6-己烷)双-(2-甲基苯并咪唑),H2pta=邻羧基苯乙酸,1,4-H2bdc=1,4-苯二乙酸,H4bptc=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单晶结构解析表明配合物1是一个4-连接的二维平面网络,拓扑符号为(44·62)。配合物2是一个4-连接的二维褶皱网络,拓扑符号为(42·6)(42·63·8)。配合物3是一个(3,4,4)-连接的三重穿插网络,拓扑符号为(42·62·82)(4·62)(4·64·8)。其中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a=0.758 32(15) nm,b=1.452 8(3) nm,c=1.911 3(5) nm,β=112.26(3)°,Z=4;配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a=1.090 8(2) nm,b=1.873 1(4) nm,c=1.301 9(3) nm,β=91.09(3)°,Z=4;配合物3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a=1.119 6(2) nm,b=1.481 2(3) nm,c=1.926 6(4) nm,α=89.72(3)°,β=87.65(3)°,γ=68.28(3)°,Z=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