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06篇
化学   347篇
晶体学   5篇
物理学   3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有机铬(Ⅲ)配合物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率.本文合成了一种新型磺基水杨酸铬(Ⅲ)混配配合物[Cr(SSA)(en)2]·2H2O(SSA=5-磺基水杨酸,en=乙二胺),通过红外、紫外、荧光光谱以及元素分析、电导率测定和X晶体衍射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pH 7.4,0.05 mo1·L-1 Tris-HCl缓冲液中,利用荧光光谱研究了配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结果表明配合物可与人血清白蛋白以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结合,条件结合常数为(2.7±0.1)×104mol·L-1,结合位点数为3.87.在pH 7.4,0.05 mol·L-1Tris-HCl缓冲液中,观察了不同温度下EDTA和脱铁伴清蛋白为竞争剂的配体取代反应动力学行为,其中37℃时反应速率常数分别0.0142TT和0.0225 h-1.  相似文献   
72.
变温下荧光猝灭和加强理论公式合理性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曼曼  席小莉  杨频 《化学学报》2006,64(14):1437-1445
通过荧光和紫外方法研究盐酸左氧氟沙星、氟罗沙星、加替沙星和沃氟沙星四种喹诺酮类药物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作用, 在不同温度下对荧光加强和猝灭理论公式的等价性和精细差异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在不同温度下两种理论公式尽管在求取解离常数上所得结果都可视为有效, 但猝灭方程的双倒数图反而不及荧光加强方程的双倒数图与体现动态、静态猝灭机理的猝灭曲线一致. 对于能量转移效率E, 我们首次定义: 按自由荧光体白蛋白的荧光强度F0和加入药物至荧光不再变化时的荧光强度F值计算F/F0, 进而将F/F0代入E=1-F/F0计算能量转移效率E. 它标示出每个体系发生能量转移的最大限度, 向体系中再添加药物, 已不能发生进一步的猝灭, 这一新定义的引入, 使得能量转移效率E这一量值有可能推广到估算白蛋白运载药物能力的最大限度.  相似文献   
73.
黄芩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紫外光谱研究了光、温度、pH、Na2SO3、FeSO4及抗坏血酸对黄芩素稳定性的影响.在室温条件下,黄芩素溶液的吸光度值在6h内强度有明显的下降;当温度升高或在避光条件下,偏酸性黄芩素溶液的吸光度值在6h内强度不变,而碱性条件下依然有下降趋势;但黄芩素溶液加入抗坏血酸或Na2SO3后,吸光度值可稳定不变.本文研究提示:黄芩素对光和pH稳定性差;抗坏血酸和Na2SO3具有提高黄芩素溶液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4.
本文合成了新的R_E(TTA)_4·HP络合物(R_E为Pr~(3+)和Tm~(3+)),测定了它们的紫外-可见-近红外溶液吸收光谱。应用DSCPCF模型推导了组态f~2和f~(12)在D_4场中的全部矩阵元表达式,并对Pr~(3+)的部分支谱项讨论了R_EO_8络合单元对称性交化对f能级的影响,进而归属了光谱吸收峰。  相似文献   
75.
对顺、反二氯四(二甲基亚砜)钌(Ⅱ)配合物的生产、发展和应用进行了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76.
应用双层点电荷配位场(DSCPCF)模型和不可约张量方法,系统地推导了D_2对称场中f~N(N=1—13)组态各支谱项~(2S+1)L_J(J=0—8和J=1/2—15/2)的配位场微扰矩阵元,讨论了二角场(D_2,G_(2v))中不同配位数(5—12)的DSCPCF参数A_m~k的具体表达式及其在较高对称场(D_4,C_(4v),D_(2d),D_(4d),D_(2h),D_(4h)和O_h)中的约化行为,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计算程序DSF.D适用于二角、四角及其立方对称场任意配位数的稀土配合物的光谱解析。  相似文献   
77.
贾卫平  焦勇  杨频 《化学学报》2007,65(14):1348-1352
以分子模拟方法研究了与Aβ肽相互作用中铜、锌两种金属离子竞争取代的可能机理. 结果表明, 锌离子不能竞争取代准螺旋配合物[Cu-H13(Nπ)-Y10(OH)], 不影响其聚集抑制作用; 配合物[Zn-H14(Nτ)-V12(CO)]和[Zn-H13(Nτ)-E11(CO)]中的锌离子能被铜离子所取代, 配合物构象无明显变化. 另外, 铜离子还能取代简单桥联模式[H13(Nτ)-Zn-H14(Nτ)]中的锌离子.  相似文献   
78.
使用分子力学方法模拟了化合物[Co(phen)2hpip]3+(phen=1,10 phenanthroline, hpip= 2-[2-hydroxyphenyl] imidazole [4,5-f][1,10]phenanthroline)对正常、错配序列DNA的识别作用及对错配DNA在构型上的修复作用. 模拟结果显示, 该配合物的两个手性异构体都从小沟方向特异性的识别正常DNA, 而从大沟方向特异性的识别剪式错配DNA与错配相邻的区域. 两个手性异构体都能将错配DNA的错配区域由剪式构型转变为平行构型, 其中右手异构体转变得更完美. 详细的分析发现, 在配合物插入碱基堆积过程中的空间位阻状况决定了识别作用的结果, 体现在以下两点: (1)辅助配体菲啰啉与DNA骨架及碱基的空间冲突情况; (2)骨架及碱基对在DNA为适应配合物的进入而发生扩张时的空间拥挤程度. 配合物对剪式错配构型的修复不但与空间相互作用有关, 还与配体hpip-碱基及碱基之间堆积的紧密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9.
荧光法研究手性金属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以溴化乙锭为荧光探针,研究手性金属配合物[Ni(phen)3]^+和[Fe(phen)3]^2+与DNA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作用存在插入和静电结合两种模式,即部分菲咯啉配体插入DNA双螺旋碱基对中,同时带正电荷的配合物与DNA的磷酸基团发生静电结合。  相似文献   
80.
川芎嗪与二氯化钯的不同反应产物及晶体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控制不同反应条件,川芎嗪与PdCl2可以反应得到不同颜色的晶体,经过X-射线结构分析,证实了它们为不同的反应产物:PdL2Cl2(Ⅰ)和(LH2)PdCI4·4H2O(Ⅱ)[L=Tctramcthylpyrazine:C8H(12)N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