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4篇
化学   54篇
晶体学   13篇
物理学   28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薛晨  徐衡 《波谱学杂志》2014,31(3):397-406
用一种计算直接键连原子核自旋耦合常数的半经验公式,结合量子化学计算得到的32种有机分子稳定几何构型的7种不同算法下的原子电荷,探究原子电荷算法的不同对1JCH理论计算的影响,拟合出基于7种原子电荷的耦合常数计算公式,并利用拟合公式对5种分子进行了检验.计算结果表明拟合的32种分子及检验的5种分子的耦合常数的计算值均与实验值较好的符合,拟合得到的基于7种原子电荷的计算公式均可以对其他分子体系的耦合常数进行预测.另外,计算结果同样显示原子电荷算法的不同对1JCH理论计算值有一定的影响却不显著,其中基于电荷均衡方法电荷(QEq)得出的耦合常数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偏差较其它6种原子电荷的小,结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12.
徐衡  郭畅  郭丽敏  黄荣谊 《光谱实验室》2012,29(5):3238-3241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不同溶剂对两种8-氨基喹啉镉配合物溶液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极稀溶液中,发光体结构发生改变,相对与固体配合物而言,溶液荧光波长均向短波位移;不同溶剂中溶液荧光强度和波长均有较大的改变,主要是溶剂极性影响所致;在所选溶剂中,乙氰溶液的发射强度最强,属最佳选择溶剂.  相似文献   
13.
以咪唑与间二氯甲基苯为原料合成二水合[1,3-二(N-咪唑基甲基)苯]柔性双咪唑配体,通过IR、1H NMR和元素分析对配体进行了表征,并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晶体结构分析表明,该标题化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晶胞参数为a=1.6852(6)nm,b=0.9529 (3)nm,c=0.46494(16)nm,β=100.552(4)°,V=0.7340 (4) nm3,Z=2,Dc=1.241g·cm-3,F (000)=292,μ=0.086mm-1,最终偏差因子R1=0.0323,wR2=0.0826.运用HF/6-31G(d)方法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该配体的端基N原子活性较高,易于与中心金属原子配位.  相似文献   
14.
张霞  周晓红 《化学教育》2009,30(10):74-75
“烃类性质及鉴定”是一个基础化学实验。笔者在带领学生做这个实验时发现有多个地方学生对于观察到的现象的描述是一致的,但对于现象所作出的解释却分歧很大,具体表现为对反应程度和反应产物没有统一的认识,存在很多疑问,而现有教材^[1]中也找不到明确的答案。针对这些疑问,笔者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5.
疏水改性智能水凝胶P(NIPA-co-DiAB)的合成及其温敏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耿同谋 《应用化学》2010,27(6):637-641
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和N,N-双烯丙基苄胺(DiAB)为共聚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为交联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表面活性剂、过硫酸铵(APS)-四甲基乙二胺(TMEDA)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采用自由胶束交联共聚法合成了疏水基团为芳香基的疏水改性温敏性智能水凝胶P(NIPA-co-DiAB)。研究了DiAB摩尔分数(x(DiAB))对水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 在初始溶胀阶段,随着x(DiAB)由0增大至3%,P(NIPA-co-DiAB)水凝胶的溶胀行为由Fickian扩散转变为non-Fickian扩散。x(DiAB)分别为0、1%、2%和3%时,P(NIPA-co-DiAB)水凝胶的平衡溶胀率SR0在蒸馏水中分别为63.6、93.5、141.6和167.4,在0.01 mol/L SDS溶液中分别为63.1、71.0、59.0和77.5,在CTAB溶液中分别为37.6、42.2、44.1和60.0,在Triton X-100溶液中分别为30.9、49.4、68.5和88.3。 结果表明,P(NIPA-co-DiAB)水凝胶的(SR0)大于PNIPA水凝胶,且在蒸馏中比在0.01 mol/L表面活性剂溶液中要大。 加入0.01 mol/L Triton X-100、CTAB或SDS后,PNIPA水凝胶的体积相变温度或较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由32.5 ℃分别增加至35.4、45.6和80 ℃。P(NIPA-co-DiAB)水凝胶的LCST由32.0~32.5 ℃分别增加至34.7~35.6 ℃、45.8~46.2 ℃和80 ℃。 加入表面活性剂能增加P(NIPA-co-DiAB)水凝胶的体积相变温度,高的体积相变温度与DiAB含量无关。  相似文献   
16.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诺氟沙星对牛血清白蛋白以及锌(Ⅱ)对诺氟沙星和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光谱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诺氟沙星和锌(Ⅱ)都可以使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强度发生猝灭。根据荧光猝灭双倒数图计算诺氟沙星和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结合常数为6.80×105,结合位点数为1.21。由此可见,诺氟沙星和牛血清白蛋白之间有很强的结合作用,这为诺氟沙星在体内被蛋白质储存和转运提供了条件。并且在锌(Ⅱ)存在下,诺氟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作用有所增强。荧光猝灭双倒数图计算的结果表明,诺氟沙星和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均随锌(Ⅱ)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通过对锌(Ⅱ)、诺氟沙星和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的研究,进一步探讨了诺氟沙星、锌(Ⅱ)在生物体内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张霞 《化学教育》2008,29(1):74-74
醛酮可以和亲核试剂发生亲核加成反应,醛酮的结构不同,加成的活性也不同。一般说来醛的活性大于酮,脂肪族醛酮的活性大于芳香族,且随着空间位阻的增大和碳正电性的降低而变差。由于醛酮与饱和NaHSO3溶液的加成反应产物不溶于反应体系而析出,易于观察,常利用这个反应通过比较沉淀析出的先后来判断醛酮底物的反应活性[1,2]。此外,现行很多实验教材[1,3]都利用斐林(Fehling)试剂来区分脂肪醛和芳香醛,这些教材普遍认为,前者能生成正性结果即砖红色Cu2O沉淀而后者不反应。但笔者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这两个问题值得探讨。1丙酮与饱和NaHSO3溶…  相似文献   
18.
加兰他敏的半合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兰他敏提取工艺中的主要副产品——力可拉敏的药用价值明显低于加兰他敏, 为提高力可拉敏的利用价值, 在催化剂存在下脱氢制取加兰他敏. 以力可拉敏为原料, 分别考察了反应时间、温度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得出在9%镧镍稀土合金催化剂存在下, 240 ℃时选择性脱氢, 半合成加兰他敏, 收率达45.9%, 光学纯度为97%. 计算该反应在反应前10 min内的表观活化能为77.25 kJ/mol, 属化学反应控制过程. 产物用HPLC, IR, MS, 1H NMR和13C NMR进行定性及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9.
在B3LYP/6-31+G(d)级别水平上对4种Be配合物的几何结构进行了全优化,并探讨了烷基取代基对其分子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等方面的影响.采用TD-B3LYP方法在同样级别水平上研究了各配合物的电子吸收光谱,分析了光谱的变化规律.上述计算结果表明,随烷基取代基团给电子能力的增强,前线分子轨道能级升高、能隙增大、最大吸收波长发生蓝移,且最大吸收波长的跃迁类型为配体内的π→π*跃迁.  相似文献   
20.
在B3LYP/6-31G(d)水平上对2,7′-(乙烯基)-二-8-羟基喹啉(2,7′-Ethq_2)及其6种桥基取代物的几何结构进行了全优化,探讨了取代基对分子的结构、电荷转移、前线分子轨道能级、能隙等方面的影响.采用含时的密度泛函理论(TD-DFT)研究各分子的气相及液相中的电子光谱,分析光谱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和立体效应对取代物的电子结构和电子光谱有重要影响,取代基重新调整了2,7′-Ethq_2的原子电荷布居,改变了前线分子轨道能隙,导致吸收光谱发生变化.氨基和氰基对2,7′-Ethq_2影响较为显著,吸收波长红移较大.此外溶剂的极性对其电子光谱也有影响,随溶剂极性的增大,硝基取代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发生明显的红移,其它取代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均发生较小的蓝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