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化学   29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2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1.
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皂荚壳多糖的单糖组分及其含量的方法。皂荚壳样品经乙醇-水(95+5)溶液提取,滤液经分级沉淀除去蛋白质,过中空纤维膜净化。以ZORBAX Carbohy-drate色谱柱(4.6mm×250mm,5μm)分离,以不同体积比的乙腈和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鼠李糖、核糖、木糖、阿拉伯糖、果糖、甘露糖、葡萄糖、山梨醇和半乳糖等9种单糖的质量浓度分别在一定的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在0.010~0.048g.L-1之间。采用标准加入法做回收试验,平均回收率在99.3%~101%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8)均小于0.2%。  相似文献   
12.
本文合成了一个新的配合物Co(H2CA)2(H2O)2(H3CA=三聚氰酸),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荧光和单晶X-Ray射线进行了表征。标题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a=0.503 83(7)nm,b=0.699 82(10)nm,c=0.911 08(13)nm,α=90.107(2)°,β=98.032(2)°,γ=110.788(2)°,V=0.296 92(7)nm3,Z=1,R=0.038 2。在配合物中,Co(Ⅱ)离子与三聚氰酸配体上的N原子,配位水的O原子配位,形成规则的平面正方形配位构型。相邻的2个Co(Ⅱ)平面四边形单元通过配体三聚氰酸上的氢键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室温荧光光谱测定表明该化合物在420 nm处有强的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13.
中药及其制剂的应用具有悠久历史,随着研究的深入,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野生资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开展野生和栽培品及化学成分累积动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比较野生和栽培的滇龙胆不同部位(根、茎、叶)化学成分的差异,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二阶导数光谱对其进行分析及评价研究。采集60份样品的红外光谱数据,用Nicolet Omnic8.0软件计算各个样品的二阶导数光谱和匹配值。结果显示,野生和栽培滇龙胆根、茎及叶的红外光谱图整体峰形相似,在1 732,1 643,1 613,1 510,1 417,1 366,1 322,1 070cm-1附近主要为酯类、萜类、糖类物质的吸收峰。1 800~600cm-1波段范围内,样品与龙胆苦苷标准品二阶导数光谱的峰位和峰强有差异,具有多个指纹特征峰,分别为1 679,1 613,1 466,1 272,1 204,1 103,1 074,985,935cm-1;野生和栽培样品的根在1 613cm-1(龙胆苦苷中萜类物质C—C吸收峰)附近特征峰明显强于茎和叶,根中龙胆苦苷类成分高于茎及叶;野生样品的茎在1 521,1 462,1 452cm-1附近为木质素类物质的苯环骨架振动峰,并呈现强吸收峰,栽培样品茎呈现中等强峰,茎富含木质素类物质。所有样品红外光谱与野生样品根的平均光谱相似度较大,二阶导数光谱与野生样品根的平均光谱的相关性差异较大,相似度大小分别为:根茎叶。红外光谱法结合二阶导数谱能为同类物种野生和栽培药材不同部位的差异分析和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野生近缘种在丰富种质资源以及改善栽培物种品质产量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三七及其野生近缘种亲缘关系进行探讨,以期为三七的品种改良及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采集三七及其4个野生近缘种(珠子参、屏边三七、越南人参、羽叶三七)、三七总皂苷标准品红外光谱,将三七及其野生近缘种红外光谱进行自动基线校正、平滑、纵坐标归一化、二阶导数预处理,结合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进行亲缘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三七与三七总皂苷标准品红外光谱在3 400,2 930,1 635,1 385,1 075,927 cm~(-1)等附近存在多个共有峰,推测这些共有峰强度与皂苷含量之间有一定关系;三七及其野生近缘种原始光谱较为相似,存在C-H,C=O,O—H,C—N,C—O等官能团吸收峰,不同物种的二阶导数红外光谱指纹区(1 800~500 cm~(-1))具有较大差异,如1 385和784 cm~(-1)等特征吸收峰差异明显;选取指纹区光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通过比对两种方法的3D得分图,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物种的区分效果优于主成分分析;前6个主成分数据的系统聚类分析表明,三七与越南人参、珠子参亲缘关系较近,与屏边三七、羽叶三七亲缘关系较远。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的方法能有效对三七及其野生近缘种进行亲缘关系分析,同时为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云南昭通产天麻中天麻多糖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法用于天麻多糖的含量测定时,供试品溶液在180min内显色稳定,RSD=0.351%(n=6);回收率在97.36%-100.88%之间,平均回收率为99.25%,RSD=1.447%(n=6).本实验结果可靠,并且该法不受蛋白质的影响.通过回收率实验可知,本法所测多糖含量,准确率较高,重复性较好,且此法简便,灵敏.为其质量标准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并为天麻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明矾炮制前后半夏中铝形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莎  杨晓梅  赵荣华 《光谱实验室》2011,28(6):2983-2986
通过中药传统煎煮和超声提取两种方法获取生半夏和清半夏水提液,采用下列三步分析水提液中各种铝形态: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部分滤液通过732Na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另一部分滤液与8-羟基喹啉反应.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总铝及各形态铝含量.结果显示,生半夏中铝总量11.20μg/g,清半夏则高达3.253mg/g.生半...  相似文献   
17.
不同产地对中药次生代谢产物有显著影响,产地鉴别有助于中药的科学合理利用;其次,有效成分含量检测是评价中药质量的主要手段。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建立快速鉴别三七产地及测定三七中四种主要皂苷的方法,为三七的科学、合理、规范使用以及对三七质量进行快速评价提供依据。采集5个区域12个产地117个三七样本的红外光谱。产地鉴别预处理数据采用离散小波变换除去噪音造成的部分高频信号,偏最小二乘判别对产地判别贡献率大于1的数据进行筛选,kennard-stone算法将117个个体分为70%训练集与30%预测集。训练集数据用于建立支持向量机判别模型,交叉验证法用于筛选支持向量机最优参数,预测集数据对支持向量机判别模型结果进行验证。皂苷含量预测预处理数据采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离散小波变换处理;处理的红外数据设为X变量,三七样品中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的四种皂苷总量设为Y变量,采用正交信号校正去除红外光谱中与四种皂苷总量无关的干扰数据。个体数据分为80%训练集与20%预测集,训练集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预测集数据对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 (1)交叉验证法得到支持向量机判别模型的最优参数为c=2.828 43,g=0.062 5,训练集的产地判别最优正确率为91.463 4%;(2)支持向量机判别模型参数设置为最优参数,代入预测集数据,预测集的产地判别正确率为94.285 7%,判别正确率较高;(3)训练集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的相关系数R2=0.941 8,校正均方差RMSEE=4.530 7;(4)代入预测集数据,预测集的相关系数R2=0.962 3,外部检验均方差RMSEP=3.855 9,皂苷预测值与高效液相检测值接近,预测效果良好。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支持向量机能对三七进行产地鉴别,正交信号校正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能对三七中四种主要皂苷总量进行准确预测,为三七质量控制提供一种快速简便、无损、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毛泽伟  饶高雄 《合成化学》2016,24(3):250-252
以THF为溶剂, CuI/TMEDA为催化剂,四乙酰溴代葡萄糖与芳基溴化镁经取代反应合成了芳基葡萄糖碳苷(2a~2c),其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确证。该方法立体选择性较好。在最佳反应条件(THF为溶剂,10% CuI和10% TMEDA为催化剂,于0 ℃反应至终点)下,2a~2c的收率为58%~71%, α/β为1/6.5~1/7.1。  相似文献   
19.
以4-二甲氨基苯甲醛和2-溴-4′-氟苯乙酮为原料,经缩合和取代反应制得4-二甲氨基-4′-(1-哌嗪基)查尔酮(2); 2与卤代烃反应合成了6个新型的查尔酮哌嗪衍生物,收率71%~88%,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表征。  相似文献   
20.
以3-羟基氮杂环丁烷盐酸盐为原料,经取代、官能团转化制得3-氨基氮杂环丁烷化合物(3); 3经衍生化合成了10个3-氨基氮杂环丁烷衍生物(4a~4j),其中4f~4j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ESI-TOF)表征。采用MTT法初步测试了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4h对A549表现出较强的细胞毒活性(IC50=8.06 μmol·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