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8篇
化学   87篇
晶体学   22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黄芩素在一定的电位范围内具有明显的电化学信号,Al3+的加入对于黄芩素的电信号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氧化峰电流的降低值ΔI p与Al3+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基于此建立了方波伏安法测定Al3+的新方法。通过对支持电解质、黄芩素的浓度、加入顺序等条件进行优化,发现在2.0×10-8~5.0×10-7mol/L和5.0×10-7~8.0×10-6mol/L范围内,ΔI p与Al3+浓度成正比,检出限为2.2×10-8mol/L;并对油条中的Al3+进行了检测。同时,利用循环伏安法、紫外光谱法等初步探讨了黄芩素与Al3+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黄芩素在玻碳电极上发生了2电子2质子的电化学转移行为,且其电极氧化过程受到吸附作用控制;加入Al3+后,二者生成了一种新型络合物,导致黄芩素的电化学活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2.
近年来,大量含有有害物质的建筑和装饰材料的使用,使得室内空气化学污染日趋严重,直接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本文综述了消除室内化学污染的热点处理技术,以及国内外采用催化氧化技术治理室内污染物的研究成果,同时介绍了催化氧化在不同污染物治理过程中的反应机理,并对今后催化氧化去除室内污染物的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3.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高效、洁净、全固态结构、高温运行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把反应物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电化学装置,这种新型发电技术是目前发展最快的能源技术之一,有望在近年内走向商业化应用。SOFC单体电池由致密的电解质和多孔的阳极、阴极组成,现在主要发展了管状结构和平板式结构两种形式,单体电池通过致密的连接体材料以各种方式组装成电池组,广泛应用于大型发电厂、热电耦合设备、小型供能系统和交通工具等,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4.
介绍了一种处理基础无机化学实验数据的方法,即用Microsoft Office系列中的Excel软件自动完成数据的分析和图表的处理.以"化学反应速率"及"碘化铅溶度积常数的测定"的实验内容为例,通过实验测得的反应速率和c(I-) 标准曲线吸光度及PbI2饱和溶液的制备.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公式计算和图表处理,找出了线形拟合关系,确定了反应级数,计算出了速率方程、速率常数、活化能和溶度积常数,以完整详实地实验记录将处理的结果完整地展示出来.方法具有方便快捷、精确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减少人工处理数据带来的误差.是本科生学习处理专业实验数据的基本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5.
卤化物钙钛矿(ABC3)太阳能电池由于其优异的光电性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对结构中的A位及B位离子进行等价离子取代是调控钙钛矿材料禁带宽度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研究拟用超卤素离子团簇(BeX3-,MgX3-,BX4-,AlX4-,SiX5-,PX6-,X=F,Cl)对立方相CsPbI3钙钛矿中的I-离子进行部分掺杂或完全取代,设计了一系列基于超卤素团簇掺杂的新型卤化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材料,并运用第一性原理的方法对材料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上述超卤素离子团簇对CsPbI3钙钛矿中的I-离子进行部分掺杂比全部取代后得到的结构体系禁带宽度小;采用PCl6-团簇取代I-离子得到的CsPb (PCl63体系的禁带宽度是1.58 eV,其导带底部主要由Cl原子的3p轨道、P原子的3s轨道以及Pb原子的6p轨道杂化组成,该材料是一种潜在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材料.  相似文献   
86.
兼具高光学质量和电化学性能的薄膜光电极难以制备, 限制了光电催化氧化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的应用. 本文采用原位煅烧法制备了负载在氧化铟锡(ITO)玻璃上的石墨相氮化碳(g-C3N4)薄膜电极, 并通过掺杂K+提高其光电催化氧化性能; 对电极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其光电催化氧化降解水中双氯芬酸钠(DCF)的效率及降解路径. 结果表明, 原位煅烧法能制备出高质量的K+/g-C3N4薄膜光电极, K+的掺杂并未明显改变电极上g-C3N4的晶型、 价态和多孔形貌, 但可以提高ITO玻璃上g-C3N4的负载量, 增强电极对可见光的响应; K+的最佳掺杂浓度为0.002 mol/L, K+/g-C3N4薄膜电极光电催化氧化降解DCF的速率常数是纯g-C3N4薄膜电极的1.86倍; 当初始pH值为4, 电压为1 V, 光源强度为0.96 W/cm2, 反应2 h后水中DCF降解率达到70%. K+/g-C3N4薄膜电极光电催化氧化过程中, 光催化氧化和电化学氧化之间存在协同作用, 两者相互增强, 并提高了反应过程中光生 空穴(h+)和羟基自由基(·OH)浓度, 在这两种活性物质作用下, 水中DCF分别被h+氧化生成咔唑衍生物、 与·OH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多羟基芳香化合物, 最后开环生成小分子物质.  相似文献   
87.
以硅藻土为载体,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硅藻土复合材料.在750下对复合材料煅烧晶化,以罗丹明B为降解对象检测了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并结合XRD、BET、SEM等表征手段,探究了H2O/HAc比例对复合材料晶型、比表面积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2O/HAc比例对TiO2/硅藻土复合材料中TiO2的晶相组成和光催化性能有很大影响.当H2O/HAc=6时,二氧化钛颗粒均匀地负载在硅藻土表面,样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好的光催化效果,同时锐钛矿晶型比例为80.2;.  相似文献   
88.
聚4-甲基-1-戊烯是一种具有低密度、高透气性等优良性质的膜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制备方法和具体应用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PMP膜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热致相分离法、熔融拉伸法、溶剂挥发法及静电纺丝法、非溶剂致相分离法、热致相分离-熔融拉伸耦合法等其它方法进行PMP膜制备的原理及影响因素,并对PMP膜在体...  相似文献   
89.
高岭石表面与层间具有较高的活性和良好的规范性,因而适合对其进行化学修饰,在催化剂负载方面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以甲氧基嫁接的高岭石为前躯体,采用置换插层法制备出高岭石/三聚氰胺插层复合物,进一步在550 ℃煅烧获得g-C3N4/高岭石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和热重-差热分析等手段对复合光催化材料进行表征,并对其光催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高岭石与光催化剂前驱体三聚氰胺质量比为1∶1和1∶2时,较难缩聚得到g-C3N4;然而,当高岭石与三聚氰胺质量比为1∶3、1∶4、1∶5时,可获得不同g-C3N4占比的复合材料,其整体分散状况因高岭石的加入而有效改善,这表明高岭石的加入能有效避免g-C3N4的团聚.所制备的高岭石负载石墨相氮化碳光催化材料具有较好的光学性能,在探索经济、高效、绿色矿物基复合光催化剂方面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
首先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表面带负电荷、粒径为360n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PSt)种子乳液,并以EtOH/H2O混合物为分散介质,利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在25℃下对PSt微球表面进行改性,得到了表面硅烷化并带有正电荷的改性PSt种子乳液,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加入原硅酸乙酯(TEOS)使其和微球进行共水解与共缩聚,制备出了核壳结构PSt/SiO2复合微球,并利用电镜对复合微球的结构形态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PSt种子乳液改性时体系的zeta电位随着KH-550用量的增加而升高,当KH-550用量为PSt种子重量的1/3时,体系的zeta电位从原来的-34.5mV升高到了38mV,达到对PSt微球表面改性的最佳值;在制备PSt/SiO2复合微球时,TEOS水解缩聚形成的SiO2包覆到改性微球上的量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反应24h时达到97.9%的最大值;随介质中水含量的增加,吸附到复合微球表面上的SiO2纳米颗粒逐渐减少,复合微球表面逐渐变得光滑,当EtOH/H2O质量比降低到60/28.5时,得到结构均一、壳层厚度为35nm的核壳结构PSt/SiO2复合微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