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4篇
化学   16篇
晶体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65篇
无线电   22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51.
光通信用塑料光纤及其系统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分析了塑料光纤的结构、特性以及其相关通信系统网络组件;分析了应用质子注入技术可以解决塑料光纤通信系统光探测器光敏面积和响应带宽之间的矛盾;最后通过最新的塑料光纤通信系统应用总结了塑料光纤的现状,讨论了POF通信系统其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52.
光子晶体光纤与普通单模光纤之间耦合损耗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有效折射率模型对光子晶体光纤与普通单模光纤的耦合损耗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了耦合损耗与光子晶体光纤结构参量、波长之间的依赖关系,确定了取得最优耦合的光子晶体光纤的结构参量。  相似文献   
53.
利用光子晶体光纤实现10 Gb/s光传输系统宽带色散补偿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利用光子晶体光纤(PCF),在10Gb/s光传输系统中、20nm宽带范围内完成了色散补偿传输实验,得到了很好的色散补偿效果。实验中,10Gb/s光脉冲序列经过2.163km普通单模光纤被展宽后,用26mPCF对其进行色散补偿,此光纤在C波段20nm波长范围内对普通单模光纤能够实现较好的色散斜率补偿。实验结果表明,PCF在色散补偿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在未来光通信系统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4.
周守利  崔海林  黄永清  任晓敏   《电子器件》2005,28(3):509-511
要精确描述HBT的复合电流,必须考虑异质结界面处的准费密能级分裂。而重掺杂改变了分裂量的大小.从而使复合电流发生与之相对应的变化。本文利用更准确的考虑了重掺杂效应影响的准费密能级分裂模型,计算了各种复合电流。通过比较得出准费密能级分裂对复合电流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5.
由最小能量原理导出的键合条件出发,利用线性薄板理论,在同一理论模型框架下,通过量度键合过程能否进行的弹性应变能累积率,分析了晶片表面的宏观尺度的弯曲和微观尺度的起伏对晶片键合的影响,并对所得结果进行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56.
GaAs纳米线通常呈现纤锌矿结构(WZ),而WZ(1010)侧面已被实验所观测到。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了GaAs(1010)的表面弛豫和表面能,计算结果表明:(1010)A表面只出现原子的弛豫现象,表面能为40.6×1020meV/m2;而(1010)B表面却重构形成了GaGa和AsAs二聚体,表面能为63.5×1020meV/m2。相对于ZB(110)表面,WZ(1010)A面具有更低的表面能,(1010)A表面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说明了在表面能占重要影响的纳米线中WZ结构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7.
利用无催化选区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SA-MOCVD)法在GaAs(111)B衬底上分别制备了GaAs纳米线和GaAs/InxGa1-xAs/GaAs纳米线径向异质结构.系统地研究了生长条件对GaAs纳米线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GaAs纳米线的形貌和长度依赖于生长温度、AsH3的分压以及SiO2掩膜表面的圆孔直径.因此可以通过调节以上因素来得到高质量的GaAs纳米线.并且发现扩散是影响无催化选区生长GaAs纳米线的主要机理.微区光致发光谱(μ-PL)表明,GaAs/InxGa1-xAs/GaAs纳米线径向异质结构被成功合成,室温(300 K)下它的发光波长为913 nm.这些结果对于GaAs纳米线及其异质结构制备的进一步研究及其在光电子器件中的应用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8.
臧鸽  黄永清  骆扬  段晓峰  任晓敏 《物理学报》2014,63(20):208502-208502
设计了一种In P基的背入射台面结构的单行载流子光探测器.通过在吸收层中采取高斯型掺杂界面及引入合适厚度和掺杂浓度的崖层,使得光探测器同时具备了高速和高饱和电流特性.理论分析表明,在光敏面为14μm2、反向偏压为2 V条件下,该器件的3 d B带宽可达58 GHz,直流饱和电流高达158 m A.在大功率光注入条件下,详细分析了光探测器带宽降低和电流饱和现象,得出能带偏移和电场坍塌是其根本原因的结论.  相似文献   
59.
高速光探测器是高速光纤通信系统和网络中的关键器件,它要求光探测器具有宽的频率响应带宽和高量子效率。垂直入光型pin光探测器的高速性能和量子效率均受到吸收层厚度的限制。为了改善其高速性能,采用InGaAsP材料作为吸收层以及限制层渐变掺杂的方法,对垂直入光型pin光探测器的高速响应性能进行了理论研究和仿真,结果表明,高速响应达到了40GHz。与不采用渐变掺杂浓度的同种结构光探测器相比,高速响应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0.
A novel scheme employing low-density parity-check (LDPC) codes in atmospheric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proposed. We deploy coherent detection at the receiving side in the proposed scheme. To reduce bit error rate (BER) and enhance the system performance, LDPC codes are exploited and coherent receiver is used to improve the receiving sensitivity. Experiments are implement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The atmospheric channel attenuations are set to 20-30 dB/km. The coherent detection with LDPC codes can reduce the received power requirement by ~4 dBm at the BER of 1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