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4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244篇
化学   1064篇
晶体学   21篇
力学   32篇
综合类   49篇
数学   145篇
物理学   37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稀土金属离子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稀土金属离子Eu(Ⅲ)、Pr(Ⅲ)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实验发现:Eu(Ⅲ)和Pr(Ⅲ)对H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用Stern-Volmer方程分别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发现:HSA与Eu(Ⅲ)、Pr(Ⅲ)发生反应生成了新的复合物,发生了分子内的非辐射能量转移。Eu(Ⅲ)、Pr(Ⅲ)对HAS的荧光猝灭作用,属于静态荧光猝灭。荧光猝灭图表明:Eu3+和Pr3+在HSA分子中至少有两类结合位点,Eu3+与HSA形成2.76∶1的复合物,结合常数lgK分别为12.03和9.05;Pr3+与HSA形成2.2∶1的复合物,结合常数lgK分别为9.89和6.97。同时用圆二色谱及同步荧光光谱法探讨了 Eu(Ⅲ)和Pr(Ⅲ)对HSA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程琼  彭国治 《分析化学》1998,26(11):1315-1319
报道了一种抗真菌治疗新药酮康唑的吸附行为及其测定。该药物在玻碳电极上预富集后,用示差脉冲伏安法测定,其响应电流与药物浓度在2.0×10^-10-1.0×10^--5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屈限为4.0×10^-11mol/L。可用于尿和血清样品中药物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33.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高频电导法同时测定地芬诺酯和阿托品的方法。探讨了缓冲溶液、有机溶剂添加剂、分离电压和进样条件以及毛细管内径和长度等因素对分离检测的影响。在电泳介质为10.0mmol/L乳酸-15.0?H5OH、分离电压20.0kV的优化条件下,6min内即可实现地芬诺酯和阿托品的同时分离检测,线性范围分别为5.00~500和2.00~320mg/L;检出限分别为3.0和1.0mg/L。  相似文献   
34.
A multifunctional nanohybrid based on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 and biocompatible polypeptide was fabricated for targeted and dual-responsive therapy of tumor cells.  相似文献   
35.
Gold nanotubule membranes were prepared by using electroless deposition of gold within the pores and surfaces of polycarbonate track-etched membranes.And the gold nanotubule membrane was used as an electrode for determination of uric acid in urine samples for the first time.In Britton-Robinson buffer of pH 4.56,uric acid exhibited well-defined 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mograms.And the interference between coexistent ascorbic acid and uric acid was overcome owing to the attractive ability of the gold nanotubule electrode to yield a large anodic peak difference ca.0.404 V(vs.SCE).The proposed method was then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uric acid in urine without any pretreatment.  相似文献   
36.
Wang XS  Zhao H  Qu ZR  Ye Q  Zhang J  Xiong RG  You XZ  Fun HK 《Inorganic chemistry》2003,42(19):5786-5788
The reaction of Cu(I)(CH(3)CN)(4)BF(4) with 4-pyridylacrylic acid (4-HPYA) affords an unprecedented 8-fold interpenetrating diamondoid-like coordination polymer network [Cu(I)(3)(4-PYA)(2)(H(2)O)(BF(4)) ] (1) with a Cu(+)(4)(CO(2))(4) cluster as connecting node. The interpenetration in metal coordination polymers is the highest degree ever found within diamondoid nets containing a cluster as connecting note. Its fluorescent property was also reported.  相似文献   
37.
报道了深圳市南山区714名0 ̄6岁儿童头发中6种必需微量和宏量元素的水平,分析了不同年龄、性别儿童6种元素的异常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头发中锌、铜、铁、钙和锰元素缺乏状况相当严重总缺乏率占89.9%。  相似文献   
38.
Sn0.5Ti0.5O2催化剂上SO2、NO和CO反应的机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Sn0.5Ti0.5O2催化剂对NO+CO反应活性不高, 350 ℃时NO的转化率只有50%,但反应气中含有SO2时, NO的转化率接近100%,说明SO2对Sn0.5Ti0.5O2催化剂上的NO+CO反应具有促进作用. XPS表征发现,SO2+CO、SO2+NO+CO反应后催化剂表面有微量硫存在,而反应前没有检测到硫的存在.结合反应性能测定、瞬变应答实验、XRD、TPD研究等,发现催化剂上的表面硫参与了NO的催化还原反应,是NO+CO反应更重要的活性中心.据此,提出了SO2+NO+CO反应的氧化还原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39.
通过3-氟-4-吗啉基苯胺和取代水杨醛缩合反应,合成了14个含吗啉基片段水杨醛席夫碱类化合物(Ⅰa-Ⅰn)。通过核磁共振波谱仪(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和元素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了产物的结构和淬灭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活性。 结果表明,在0.02~0.10 g/L,所有化合物均表现出一定的淬灭DPPH自由基活性。 其中,化合物Ⅰd和Ⅰf表现出较为优异的性能,化合物Ⅰd的活性在30%~55%,化合物Ⅰf的活性则大于50%。 随着化合物Ⅰd、Ⅰh、Ⅰj和Ⅰn质量浓度的增大,其淬灭DPPH自由基的活性均呈现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40.
蛋白质的硫巯化是一种重要的氧化翻译后修饰,在细胞衰老、内质网应激、血管舒张、细胞凋亡等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表征硫巯化修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发展了一种基于碘乙酸功能化的聚酰胺-胺树枝状聚合物(PAMAM-INS),并结合滤膜辅助的样品预处理技术用于硫巯化肽段的富集(简称FADE策略),利用FADE策略能从100倍质量干扰的牛血清白蛋白酶解产物中选择性地富集出硫巯化标准肽段。将细胞培养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引入到FADE策略中,并将其应用于不同浓度梯度硫氢化钠刺激的SHSY5Y细胞硫巯化蛋白质组分析,共鉴定到163条硫巯化肽段。生物信息学的结果表明,硫巯化修饰可能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